流动性视角的银行资本结构研究进展

2010-04-03 02:17邓学衷彭利燕
关键词:存款人比率流动性

邓学衷,彭利燕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证明,银行的存在是因为它在经济中承担着两个核心的功能——流动性创造和转移风险。Diamond和Dybvig(1983)[1]指出,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创造流动性,是用相对流动的负债为相对不流动的资产提供融资。Holmstrom和Tirole(1998)与Kashyap(2002)认为,在资产负债表以外,银行通过贷款承诺和类似的流动资金请求权来创造流动性。[2,3]然而,流动性短缺与银行失败互为因果,国际社会一再发生的银行危机使流动性与银行资本结构的关系成为理论关注的热点,回顾和总结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对改进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维护宏观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保证流动性的最优银行资本结构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Modigliani 和Miller在1958年提出的M&M定理。该定理指出,在一个充分信息、不存在破产成本和税收的完美资本市场里,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如果将定理中简化的前提假设放宽其中一个或多个,可以推导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在引入税收和破产成本后,由于债务具有“税盾”作用,而股息和红利则不具有抵税的作用,所以较多地以债务融资取代股票融资可以减少企业对政府的支付,而将更多的收益转给投资者。在其他条件给定时,企业所有者为增加企业价值,将倾向于采取高比率的负债为企业融资。但是,随着财务杠杆比率的提高,企业不能偿付固定利息支出的风险加大,预期的财务危机成本上升将降低企业价值。因此,税收节约和财务危机成本共同决定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点是增加负债的税收规避效应正好等于破产成本的上升。

然而,MM定理及其发展较少考虑到单个企业之间的差异。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是,创造流动性是银行的核心功能。在Diamond和Dybvig(1983)[1]的分析框架中,银行为存款人提供的流动性保障比市场更为有效。沿着这个思路,Hans-jurg Buttler(1999)[4]更详细地阐述了活期存款契约的性质,并建立了基于流动性保障的最优银行资本结构理论。

1.活期存款契约的经济价值

对于竞争性的银行企业而言,银行出售的存款契约的经济价值等于持有的利息加存款人无法预测的流动性需要保障的风险溢价。溢价隐含地由存款人支付,因为存款人有机会随时以面值从银行提取其持有的存款的任意数量。银行发行存款契约的成本包括利息和其他经营成本。这样,存款契约具有四个特殊的涵义:

(1)存款契约作为银行销售的一种服务,不仅是一种产出,也与非银行企业的资产一样是一种投入;将负债看作银行的产品要素,显然与MM定理的关键假设不符,即投资决策是独立于融资决策而做出。据此,Hans-jurg Buttler以存款、贷款和现金余额作为一种产出,而工资、资本的租金价格作为固定投入来建立多元成本函数;并且考虑到企业竞争和无增长的经济规模。

(2)存款契约的履行依赖于银行的信心,而信心在最初又是源于银行的清偿能力,一旦银行的清偿力成为问题,银行对存款人的头寸支取变成或有的,理性的存款人会挤兑银行,这反过来又博士迫使银行的流动性短缺。这说明清偿能力与流动性是相关的。存款支取的随机特征在最初并不威胁银行的健康;如果银行的信心最终丧失了,存款的提取将不再是随机的:如果存款人对银行的清偿能力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所有的存款将被提取。换句话说,由于存款人失去了信心,银行将由存款人清算,而不是由关心他们资产清算价值并做出资本比率决策的所有者。因此,随着杠杆比率的提高,预期的破产成本增加得相当快。考虑到这种现象,Hans-jurg Buttler提出了与银行企业流动性和清偿能力相关的存款人反应函数,且股东期末财富有四种组合形式的财务情况:即有清偿能力/无清偿能力、流动性充足/流动性不足。

(3)对银行清偿能力的知情程度是影响存款人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在银行资本结构模型中引入信息知情程度作为一个参数,以衡量存款人的信息知情度。

(4)银行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资本比率、资产风险和现金余额的决策影响银行挤兑的概率。因此,银行资本结构对财务危机和清算概率都会产生影响。这样,期末现行存贷款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依赖于管理者开始时对财务危机和清算的决策。

2.最优银行资本比率

根据活期存款契约的性质,Hans-jurg Buttler放松了Diamond和Dybvig(1983)[1]无摩擦的假设,并考虑到股权收益率约束,构建了银行资本结构模型,模型突出了三个特征:(1)只要存款人认为银行的清偿能力不充足,存款人可以根据活期存款契约的要求,提取存款;(2)所有者期末财富状况表现为银行企业有清偿能力、无清偿能力和流动性充足、流动性不足四种情况的组合;以此为基础构建存款人反应函数、存款人信息知情度函数、所有者四种财富状况下的最终存款和贷款概率密度函数以及经济规模不变条件下的多维成本函数。(3)最优资本结构所服从的条件是预期的股权收益率超过无风险利率。

Hans-jurg Buttler对最优化模型进行随机模拟,结果显示:(1)银行较高的股权资本债务比率对存款人显示出一个良好清偿力和流动性的信号,通过这种策略,银行能够建立起声誉;较低的股权资本比率随着风险的暴露而可能走向失败,换句话说,银行在过去建立起来的声誉帮助它们遭遇清偿不足或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在没有股权收益率约束的条件下,最优资本比率的范围在0.88~1之间、贷款-现金比为1∶1,这时候银行没有任何风险曝露,会保持较好的清偿能力和流动性;(2)在要求股权收益率大于市场风险利率的约束下,无约束的最有条件就不能包括在内,如果利率很小或者存款利率变化的易变性比较大,这时候,资本比率低于0.04和1∶1的贷款-现金比,那么银行将处在不能清偿和流动性不足的风险曝露状态。

二、流动性创造与银行资本结构

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一直被称为银行业的天然“孪生姐妹”,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复杂关系与信息不对称和银行外部的经济环境联系在一起。银行资本理论研究的焦点是银行股东面对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增加而是否增加资本比率,但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严格地依赖专门的模型假设,一些主要的模型均假定银行资本成本为外生变量。在引入资本成本和银行营运的性质函数以后,流动性创造与银行资本结构的关系成为文献关注的焦点。

1.银行资本的流动性对冲效应

Bolton和Freixas(1996)[5]认为,由于质量不同的银行是混合在一起,好的银行没有提高资本比率的愿望。在监管者要求银行发行股权资本的时候,银行发行股权的“柠檬成本”相对较小,因而Gary Gorton和Andrew Winton(2000)[6]将活期存款的交换媒介功能与银行资本成本联系起来,探索流动性准备与银行资本的关系。根据他们的研究模型,银行股权资本减少了银行失败以及相应的私人和社会的无谓损失,但对于存款投资者(存款人)来说,银行股权是一种信息敏感性资产,这种资产的比率过高将形成效果不理想的流动性对冲需求。存款投资者(存款人)持有存款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满足潜在的流动性冲击,银行资本要求的普遍增加又迫使投资者(存款人)减少存款持有,以满足股权持有水平;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机会,小股东不得不出售股权以获得流动性,这样就提高了预期交易损失的结果贴现。此外,如果存款投资者获得了银行股权,他们有激励去获得有关银行价值的昂贵信息;不过,私人激励是一种事后激励,而信息成本却是一种事前的社会损失。所以,减少存款这种高效率的交易媒介以提高银行股权资本比率是一种低效率的流动性对冲效应。

2.权衡流动性创造的银行资本结构决策

20世纪90年代以前,银行资本结构的多数工作是从产业企业的资本结构来推断的,但是银行的资产和功能与产业企业显著不同,银行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发行存款单不必遭遇产业企业所面临的不对称信息成本(Gorton和Pennacchi,1990)。[7]要真正理解银行资本结构,需要把握银行营运函数的性质,回答银行资本承担什么作用。

Diamond和Rajan(2000)[8]建立了一个单期和两期项目的融资模型,提出了银行资本理论。他们描绘出关于企业家-借款人、银行-贷款人、资本-债权人和存款人的决策树,将代理成本、契约交易、谈判理论纳入分析框架,解决了所有代理关系中的各种选择条件。在他们的模型中,银行的资产一方和负债一方是紧密联系的,较高的资本比率降低了银行财务危机的概率,但也减少了流动性创造;资本数量影响银行要求借款人偿付的总额。从银行经营的性质来看,银行建立资本结构的动机是以其发放的贷款为基础,实现最大化融资数量。存款比率与银行的经营环境状况是相关的,在较差的环境下,预期的波动增加,银行信贷资产自然流回的比例降低,以现金购回非存款要求权存在困难,支付存款的现金减少,因而调整资本结构的时间很紧,被迫收回贷款来调整资产结构,更新其他贷款的流动性,并压缩存款比率,这个过程会影响到银行在良好状况下的经营。在银行的资本结构中,较高的存款水平增加银行的经营机会,但损害银行从企业家那里抽取租金的能力,因为有足够现金的企业家会利用银行对流动性的强烈要求而降低支付水平。比较而言,如果企业家现金不足,就必须在将来提供更高的支付水平,因为银行信贷在未来的偿还要用一个较高的利率进行贴现,该利率是银行的投资者为非流动性项目准备的现金,以保证银行的健康经营。风险与资本是相互作用的,资本需求约束的上升使银行更加安全,也增加了银行租金,但减少银行能够提供给外部融资者的资金,增加银行的有效资本成本。资本需求还有更加微妙的效应,如改变银行范围和银行挤兑的概率,影响信贷流动甚至使银行的风险更高。因此。他们的结论是:

(1)由于存款的脆弱性和易于提取,商业银行能够创造流动性;在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存款变得更加脆弱;银行持有较多的资本会减少流动性创造,但能够使它获得生存并避免危机。具有不同数量资本的银行是从借款人那里获取收益。

(2)最优银行资本结构依赖于竞争环境、可以获得的项目和初始资金;它是银行在流动性创造、预期的危机成本和要求借款人偿付的能力三个因素的均衡。

(3)银行的资产与负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银行资本结构至少具有三个效应,即影响银行安全、银行的低成本再融资能力以及从借款人中获得回报。

3.银行资本与流动性创造的关系

银行资本与流动性创造的联系主要源于两个理论假说,一个是“金融脆弱性挤出假说”,即较高的资本比率会减少流动性创造。Diamond和Rajan(2000,2001)[8,9]建立了银行与企业家之间的关系,银行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为企业家提供融资。企业家的偷懒行为会减少其从银行获得的融资;反过来,银行的偷懒行为也会限制银行组织资金的能力。如果银行以偷懒威胁,存款人会经营甚至挤兑银行,存款契约可以缓解银行的敲竹杆行为,以使流动性创造达到最优。资本所有者不能营运银行,这就限制了他们提供资金的意愿,减少了流动性创造,因而资本比率越高,流动性创造越少。不过,Diamond和Rajan关于资本对流动性创造的负面效应是以不完全存款保险为条件的。Gorton和Winton(2000)[6]指出,与股权投资相比,存款是更有效的流动性对冲机制,较高的银行资本比率实际上是将投资者的资金从存款形式转化为银行股权资本形式,由于存款的流动性强,银行股权的流动性很差,当资本比率提高时就会通过挤出存款而减少总体上的流动性创造。

Berger和Bouwman(2008)[10]的研究表明,“金融脆弱性挤出假说”不是对所有规模的银行都适用,它更多地适用于小银行,因为国际性的资本市场往往是基于投资者自身的不同特征而严重分割的,包括选择股权还是债务等投资风格的分割,这就意味着银行股权资本的增加可能只是引起股权投资者转移股权,而不一定引起存款的转移。在实践中,投资者持有的银行股权资本只占权益资本的一个少的部分,大银行还使用流动性比存款差得多的次级债,即使大银行存在挤出效应也是比较小的。规模小的银行就不同,市场的分割程度低,银行的股权投资与存款投资存在明显的重叠现象,而且,小银行的资金储备主要是存款和资本,任何资本的增加极有可能挤出存款。

另一个是与银行风险转移功能直接相联系的“风险吸收假说”。该理论认为,较高的银行资本比率能够提高银行创造流动性的能力。一方面,流动性创造会使银行遭遇风险,因为银行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要所进行的流动性创造越多,它要处理的、与非流动资产相联系的损失就越大(Allen和Santomero,1998;Allen和Gale,2004)。[11,12]另一方面,银行资本吸收风险并扩大了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这就促使较高的资本比率创造更多的流动性(Von Thadden,2004;Coval和Thakor,2005)。[13,14]对此,Berger和Bouwman(2008)[10]指出,银行通过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化为流动负债来创造流动性,“风险吸收假说”更适用于大银行而不是小银行。其原因有三:一是大银行要受到严格的监管审查,增加银行资本的价值是其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二是大银行要受到来自未保险存款人的更大强度的市场约束,资本对未保险融资的可获得性和成本具有更大的效应;三是大银行会经营更多的大额放款或从事表外业务带来的机会,参与这些经营将增加银行风险,并促使其增加权益资本。

银行资本与流动性创造的实证方面并不多见,在信贷紧缩分析中,Peek和Rosengren(1995)[15]发现,在1980s后期和1990s早期,银行资本比率的下降引起贷款损失的上升,大大地减少了银行放款,在危机时期银行资本与流动性创造呈现持续的正相关关系。Gatev,Schuermann和Strahan(2005,2006)[16,17]认为,银行在对冲流动性风险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为随着市场的流动性冲击银行会获得存款流入,这就使受到流动性冲击而抽回的贷款得到及时的增补。Pennacchi(2006)[18]证实了贷款承诺与存款行为协同的存在,但这种协同不支持存款保险情况下的流动性创造。不过,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十分明确资本对流动性创造的效应。为了从更深此次揭示银行资本与流动性创造的关系,Berger和Bouwman(2008)[10]构建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测量指标,他们首先按照资产的形态、成本和银行处理他们的债务以获得流动资金来满足客户需要的时间,将资产分为流动的、半流动的、非流动的三类;同样地,也按照形态、成本和客户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的时间将负债加权益分为流动的、半流动的、非流动的。资产负债表表外保证项目和衍生工具参照表内项目处理。然后,对这些已分类项目分配相应的权重。研究样本包括1993~2003年之间几乎全部的商业银行。他们得出的结论显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每年都在增加,到2003年已超过2.8万亿美元;大银行、跨国银行控股公司成员、零售银行以及并购不久的银行是主要的流动性创造者,在资产负债表内,银行只大约创造了一般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外的流动性创造具有突出的作用;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与银行价值正相关;对大银行而言,较高的资本比率与流动性创造正相关,中等银行不显著,而小银行的资本与流动性创造是负相关的。

三、流动性危机与银行资本结构

银行金融机构是依靠高杠杆来支撑其风险业务的,流动性短缺或危机往往引起银行收缩杠杆(降低资本比率),对这个问题的传统理论解释是不对称信息和金融传染。前者认为,如果放款人不能确定借款人的资产质量并预期可能恶化,理性的放款人将拒绝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甚至将借款人拒之门外;后者认为,如果放款人的放款在某些投资或某些方面产生了损失,它的微观审慎行为是减少总放款,包括对一些信誉良好客户的放款(Allen和Gale,2000;Dasgupta,2004)。[19,20]然而,当银行的资产质量没有问题却发生了流动性危机,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传染理论就不能做出解释(Liu和S.Mello,2008)。[21]

在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与欧洲的许多银行,包括在产业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银行也破产、被接管或被政府救援。对此,Shin(2008)[22]通过分析Northern Rock的破产案例指出,Northern Rock的资产质量坚实,对它的挤兑不是传统意义的零售存款人,它的失败源于高杠杆对机构投资者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即挤兑来自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一边,而不是资产一边。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最近20多年来由大型金融机构主导的信贷批发市场逐步发展起来,许多商业银行可以从信贷批发市场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源;而信贷批发市场和大机构投资者(机构放款人)的兴起又使银行的流动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Liu和S.Mello(2008)[21]建立了金融机构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危机的关系模型,从债权人结构及其行为、流动性危机的触发效应对此次危机中的银行破产进行了理论解释。

1.银行的机构债权人及其行为

在传统意义上,为了避免流动性短缺对权益资本的侵蚀,银行很重视由个人存款人提供的备用流动性。根据Liu和S.Mello(2008)[21]的分析,随着信贷批发市场的发展,银行的债权人结构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型的金融机构放款人(投资者)在银行的债务持有人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型金融机构投资者的共生关系已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一般而言,在金融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大型金融机构放款人不会对其借款银行实施挤兑,这种行为同时也可以起到稳定小放款人的作用,他们容易协调而不对其借款金融机构造成挤兑现象;即使一些银行在抵押贷款中受到损失而收缩了资本,在资产清理后仍然可以重新恢复价值,因为银行可以找到资金充足的投资者注入新的资本。然而,作为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级投资者为了适应市场条件的演化都会经常性地调整其头寸的风险轮廓,一旦遭遇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冲击,他们就变得更加厌恶风险,迅速收回放款,并被迫降低杠杆比率,使得市场的流动性下降;其他有提供流动性能力的投资者(如主权财富基金)不敢介入并注入资金。

2.流动性危机的触发效应

在批发信贷市场的主导下,一些大型的机构债权人已经建立了特有的影响。根据Liu和S.Mello的研究,由于银行的大型机构债权人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当一个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型机构债权人在市场混乱状态下遭到流动性冲击时,必然要面临高概率的资产负债表约束而降低杠杆比率,这也就迫使他们大规模地从借款机构收回已经发放的信贷资金并清理其资产头寸,大型机构债权人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银行小债权人的挤兑预期,因而大型机构债权人与小债权人的协调不参与挤兑的合作门槛大大增加了;另一方面,对于借款的银行机构来说,随着其资产的流动性变差,不得不以跳楼价出售资产,信贷市场的长期投资者被吓跑了,没有存款投资者愿意对银行进行投资,随着这个过程在不同银行机构之间的迅速扩张,挤兑现象就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打击银行,整个系统因此产生流动性危机的触发效应。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证实了银行机构之间这种流动性危机的触发效应,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对冲基金已有的套利交易变得十分模糊,主权财富基金不敢进入,大量的小存款人从脆弱的银行提取资金,日益消耗的银行资本使银行的流动性提供功能难以恢复;同时,市场流动性的恶化又引起健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收紧,尽管不涉及到银行的资产质量,但流动性的短缺却迫使这些银行以高折扣率迅速地出售资产,从而形成了流动性短缺的恶性循环。

3.银行债权人结构变化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由于金融市场的变化,当今银行金融机构的商业营运模式表现为高杠杆的风险经营与大型机构债权人的融合。Liu和S.Mello的研究表明,这种融合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存在两种联动机制:一是高杠杆对银行权益资本的螺旋式侵蚀。对依托高杠杆经营的银行机构来说,高杠杆意味着资产价值的任何较小的损失会引起权益资本较高比例的损失;为了保持资本比率的适当水平,银行要么注入资本要么按照杠杆乘数销售其现有资产,这就会引起螺旋式的损失——资产价值下降越快,对银行权益资本的侵蚀速度也越快,就迫使银行以跳楼价增加资产的销售,反过来,又会使资产的下降更快从而侵蚀更多的银行资本(Adrian和Shin,2007;Brunnermeier,2009)[23,24]。另一种机制是机构债权人的资产流动性恶化导致银行的资本结构调整无法实现。机构债权人资产的流动性冲击会减少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而市场流动性变差又使得市场缺少真正的长期投资者(true long-term investors),由于不同资产市场的高度关联,将进一步恶化机构债权人资产的流动性,机构债权人不得不锁定在吸引短期投资者(the lock up period to attract short-term investors);这样,机构债权人的资本结构越来越短期化,当市场流动性恶化时,银行无法获得新的权益资本支持来维持他们的资本储备,以实现资本结构调整。

通过这些分析,Liu和S.Mello得出结论:银行的高杠杆与机构债权人融合极易引发银行部门的流动性危机和金融危机,监管者不仅要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资本水平,更要重视资本结构的财务条目和债权人结构,把杠杆限制与作为财务投资者的机构放款人的放款比例限制结合起来。

四、简评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始于银行的流动性冲击,进而演化为银行的清偿问题,许多大型的银行金融机构不得不通过注资来提高资本比率。在金融市场实践中,有多种流动性冲击的传播通道会影响到银行的清偿能力,只是在危机发生之前没有表现出来。因此,尽管流动性与银行资本结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市场创新步伐的加快,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不断放大,并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银行危机事件。从目前的研究脉络看,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化:(1)最优银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时机性差异问题,虽然理论上提出了保证流动性的最优资本结构模型,但银行的流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决定因素既要受到银行一般条件的限制,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众和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和信心;在外部金融市场动荡变化的冲击下,一个将要破产的银行可能没有流动性问题,而一个有稳定资本比率的银行却可能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2)银行资本结构影响流动性创造的度量问题,在为数不多的测量文献中,主要分析了不同规模银行的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创造的关系;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银行业竞争强度、监管质量差异、机构债权人对流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3)流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的分析聚焦在发达金融市场体系,而转型经济体的银行体系存在明显的政府隐形担保和垄断,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流动性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4)资本结构与银行治理密切相关,现有文献对银行股东性质、大股东的行为动向在流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中的交织影响还基本没有涉及,因而从治理角度考察流动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应是今后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1]Diamond,Douglas W.,and Philip H.Dybvig,1983,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 401-419.

[2]Holmstrom,Bengt,and Jean Tirole,1998,Public and private supply of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 1-40.

[3]Kashyap,Anil K.,Raghuram G.Rajan,and Jeremy C.Stein,2002,Banks as liquidity provider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coexistence of lending and deposit-taking,Journal of Finance 57: 33-73.

[4]Hans-Jürg Büttler,1999,the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of a liquidity-insuring bank.Econometrics Journal,Volume.2.268-291.

[5]Bolton,Patrick and Xavier Freixas (1996),A Dilution Cost Approach to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Working paper,Universitat Pompeu Fabra.1-43.

[6]Gorton,Gary B.and Winton,Andrew,Liquidity Provision,Bank Capital,and the Macroeconomy,2000.SSRN working paper 253849.1-45.

[7]Gorton,Gary,and George Pennacchi,1990,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Liquidity Creation,Journal of Finance 45: 49-71.

[8]Douglas W.Diamond and Raghuram G.Rajan,2000.A Theory of Bank Capital.The Journal of Finance,2431-2465.

[9]Diamond,Douglas W.,and Raghuram G.Rajan,2001,Liquidity risk,liquidity creation,and financial fragility: a theory of bank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9: 287-327.

[10]Allen N.Berger and Christa H.S.Bouwman,Bank Liquidity Creation,2008.SSRN working paper 672784.1-64.

[11]Allen,Franklin,and Anthony M.Santomero,1998,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 1461-1485.

[12]Allen,Franklin,and Douglas Gale,2004,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markets,Econometrica 72: 1023-1061.

[13]Von Thadden,Ernst-Ludwig,2004,Bank capital adequacy regulation under the new Basel Accord,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3: 90-95.

[14]Coval,Joshua D.,and Anjan V.Thakor,2005,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s a beliefs-bridge between optimists and pessimis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5: 535-569.

[15]Peek,Joe,and Eric S.Rosengren,1995,The capital crunch: 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27: 625-38.

[16]Gatev,Evan,and Philip E.Strahan,2006,Banks’ advantage in hedging liquidity risk: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commercial paper market,Journal of Finance 61: 867-892.

[17]Gatev,Evan,Til Schuermann,and Philip E.Strahan,2005,How do banks manage liquidity risk? Evidence from the equity and deposit markets in the Fall of 1998,in Mark Carey and Rene Stulz,eds.,Risk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Pennacchi,George,2006,Deposit insurance,bank regulation,and financial system risk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3: 1-30.

[19]Allen,Franklin and Douglas Gale (2000).Financial Contag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8,1-33.

[20]Dasgupta,A (2004).Financial Contagion through Capital Connections: A Model of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Bank Panics.,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6):1049-1084.

[21]Xuewen Liu Antonio S.Mello,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Liquidity Crisis,SSRN working paper 1320684.1-41.

[22]Shin,Hyun Song (2008).Reflections on Modern Bank Runs: A Case Study of Northern Rock.working paper,Princeton University.1-25.

[23]Adrian,Tobias and Hyun Song Shin (2007).Liquidity and Leverage.working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1-41.

[24]Brunnermeier,Markus (2009).De-Ciphering the Credit Crisis of 2007.,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forthcoming.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3(1):77-100.

猜你喜欢
存款人比率流动性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论挂失提取账户内他人存款的刑法定性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对经营性存款人加强结算账户管理的几点浅见
浅析我国存款保险条例道德风险的防范
浅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存款人的诉讼地位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多期Sharpe比率及在基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