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兴
访问日本的一幕,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无论在哪里,参观结束乘车离开的时候,主人总是要向我们挥手致意,以示道别。我们也总要在车窗前“擦擦”玻璃,以示感谢。通常整个“程序”到此也就结束了。可在日本不行,必须一直到客人的汽车看不到了,主人方才放下挥动的手臂,依依不舍地回去。就是你的汽车从山上开下去,顺着盘山公路转来转去,他们挥手相送的情景,照样也会在你的视野里时隐时现。每逢此景我们必是感慨万分。一次,大家无意之中议论此事,有人说,这是“习惯”;有人说,这叫“素质”。还是海河中学的张副校长,一语道破了问题的“核”儿:“其实,习惯也是素质。”你要是静下心来想想,真是耐人寻味。与其说这是一句高度的评价,不如说这是一个精辟的判断。也正因为此,我借用过来作了标题。
明知道“习惯”和“素质”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概念,还非要把它们扯到一起,的确是因为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可如何定义二者的关系,大概用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但是,一个人的“素质”往往总会“习惯”地流露出来,你是挡都挡不住的。这一点,大概是谁都能够认同的事实。所以,“习惯就是素质”这个命题,应该有些道理。
前些年,自从“素质”引起高度关注以后,它就被“细化”了。思想的、道德的、文化的、科技的、心理的、生理的……不胜枚举。反正你站在不同角度,就会“细化”出不同结果。有人说,其实“素质”表现为“习惯”不外乎两类: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即“做事”的习惯和“想事”的习惯。这种分类在一定意义上的确不失精到。但是,有时它们的界限也并不容易分得很清。因为“做事”和“想事”很多情况下又是融为一体的,形成的习惯自然也就一并“下意识”地显现出来了。
记得,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说过,他的成功来自于幼儿园培养的习惯。要说人家的素质是够高的了,可是他还是把小时候的习惯看得很重。显然,这位科学家并不是想无限放大“习惯”的作用,而是想表达一个真理:应该从培养习惯入手提高素质。
培养习惯的原则、方法、策略、路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它和教育方式的直接联系,又往往蕴含在大家总结的实践经验之中。
第一,习惯需要灌输。习惯并非生而有之,也要由不懂到懂、由不知到知。这就需要教化,“教而化之”。就拿最简单的行为来说,老人们总是强调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千万别露了“怯”。这“相”可绝非小事。南开中学曾经称之为“气象”。“气象”可能有些“文言”,要是“白话”一下,大概就是最直观的“素质”,你说不重视行吗?连那些天天都要“行为”几回的小事儿,也不能小看了。如果没有一个习惯规范,还真能造成“国际影响”。例如就餐,大庭广众之下,你就是吃得再香,也得闭上嘴咀嚼,要是吃出“响动”来,人家肯定受不了。再如如厕,卫生设备上边“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这类警示,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卫生设备前面,偏偏让人不能容忍。个别国人因此而给外国朋友留下了“遗憾”,想想也着实令人遗憾,因为这些事情的文明标准早就国际化了。这“相”要是露了“怯”,人家不和你的素质挂钩才怪呢?可见,好的行为习惯不能离开灌输。
思维习惯同样也需要灌输。例如,有了好处是让还是抢?碰上困难是躲还是上?一般情况越“急”,当时的“闪念”就越能反映思维习惯。而无论这习惯属于哪个范畴,又都源于灌输。灌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会辨析和判断的过程。假如从根儿上就没有这个过程,形成的思维习惯自然难免跑偏。
第二,习惯需要训练。“习惯”其实就是由“习”而“惯”。“习”是过程,“惯”是目标。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做”和“想”的规范,需要通过练习,形成惯性,最终“固化”下来。所以,训练对于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国外的专家做过实验,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大约需要21天的训练。有人说,我们的专家为了印证此事,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可话说回来,实验归实验,实践归实践。训练多少天,还真要取决于习惯“项目”的难度和训练对象的基础。就说看书、写字的姿势,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居然成了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据说,有的专家的论述还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应该不是危言耸听。你想,假如“满城尽是近视眼”,国家如何征兵?可眼下的现实就是,错误姿势养成的错误“习惯”,正在导致学生视力的普遍下降。而问题的症结又非常简单,从一开始,正确的习惯就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而得以“固化”,到后来错误的习惯又没有跟进必要的训练而得到纠正。如果这是“个案”倒还尚不足惧,如今已成趋势能不令人堪忧?谁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这样干不是在起跑线上早已把“本钱”输掉了吗?你别把习惯训练小看了,哪个方面的习惯训练都关系民族的整体素质。
是“认真”还是“对付”,既是“做事”的行为习惯,也是“想事”的思维习惯。而且,这是靠“幼功”养成的习惯。所以,从小就要训练。玩玩具、读小书、听故事、画图画,当孩子开始能够自己做点事情时,就应该有意地强化“认真”的训练。进入学校了,你还真不能放松。要把每个教育活动、每个教育环节,都作为训练“认真”的资源。这些训练积累了行为惯性,更积蓄了思维惯性。如果“认真”的习惯“固化”下来,这个人学习就会专心致志,工作也能精益求精。如果这种习惯再成为大家普遍的自觉的精神追求,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成、不能办好呢?
第三,习惯需要体验。灌输、训练之后,习惯有时也会发生动摇。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体验价值,在体验中深化认识,最终使良好的习惯转化为人生的信念。但是,体验过程中不能缺少评价这个重要环节,就如同有些化学反应不能缺少催化剂一样,评价可以加速习惯向信念的转变过程。
最近国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中,特别加上了一个全新的要求——社会责任感。应该说,这是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素质。一个人对工作质量的自觉追求、对公民道德的自觉维护、对弱势群体的自觉救助、对公益事业的自觉投入、对自然环境的自觉保护、对社会问题的自觉关注等,无不从社会责任感的视角,以“自觉”的习惯,聚焦着做事做人的素质。然而,如果没有日常那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托”着,特别是如果没有系统而即时的评价,把实际体验一步一步“导向”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就很容易“缩水”。所以,任何一次教育活动,任何一点体验机会都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要是从小学起学生就能在体验中得到肯定,在肯定中形成习惯,习惯自然会升华为素质。
第四,习惯需要示范。俗话说,上行下效。上面的“行”很多的时候总要表现为习惯,而且“下面”却偏偏总要看着“上面”的习惯。越是讲平等,越是看“上面”,似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所以,“上面”的以身作则实在不可“回避”,尤其是言教不如身教。就说教师的个人修养,其实并不“个人”,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这个专业群体为人师表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那些令人敬重的教师,平时待人接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而不卑、严而不厉、高而不傲、和而不同的形象,可以说为学生树立了绝好的榜样。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种“习惯”必然会在学生的成长的轨迹中,逐步烙下“人格”的印迹。习惯的“示范”,其实就是素质传承。
如果回顾一下近十年的教育政策,国家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且“数以亿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这是一个国家人才“金字塔”的基础,如果不把基础夯实,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值得深思的是,“劳动者”前面加上的这个“高素质”的定语,不仅使“劳动者”的培养标准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对“劳动者”的培养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上面的“逻辑”,“好习惯”的培养必须跟进,因为它对于“高素质”的形成实在太重要了。
一个人对工作质量的自觉追求、对公民道德的自觉维护、对弱势群体的自觉救助、对公益事业的自觉投入、对自然环境的自觉保护、对社会问题的自觉关注等,无不从社会责任感的视角,以“自觉”的习惯,聚焦着做事做人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