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感悟阅读六法

2010-02-17 19:22杨玉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4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领悟文本

杨玉良

高考语文除了作文之外,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能力等。长期以来,学生苦于不得其门而入,致使阅读能力难以有效提高。本文试图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将阅读程序分为6个逐级递升的层次进行阐述。

1 感读,即感知性阅读

学生初次接触一个文本,首要任务当然是先扫除文字障碍,并从整体上把握大意,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感读是阅读教学的入口,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对文本的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等有一个初步的宏观的把握,从而为解读铺平道路。

2 解读,即解析性阅读

要求学生在感读的基础上,“披文以入情,沿波以讨源”,透过语言的表层,深入探究作者写作的本意,力求通过各个部分以及重点语句的分析,准确把握文本的原意,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对文本作出较为合理的阐释。从这个意义上讲,解读是一种还原性阅读。解读文本应该尽可能做到“知人论世”,即对作品的解读要紧密联系作者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同时,对部分的解读要时时以整体的把握作为参照,把枝叶作为大树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把握,而不是把它切下来作为生物标本加以研究。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尚待提高,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授之于渔”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可以慢慢淡出,放手让学生进行解读,以形成能力,培养素养。

3 研读,即探究性阅读

要求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这种探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发现性探究和创新性探究。发现性探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已有定论的问题进行重新发现,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现在,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建构中,体会探究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激励。创新性探究是发现性探究的延续和发展,要求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于无疑处生疑,从文本中跳出来,尽可能广泛地搜集资料,进行假设论证,从而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有一定创造性的见解, 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发现不是目的,创新才是根本。因此,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着眼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品读,即鉴赏性阅读

要求学生抓住文本中精彩的段落或词句,反复地品味、咀嚼,体会文本的妙处,以资写作时借鉴。品读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人们不是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吗?因此,可以通过移易或类比等方法,获得对文本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较为深入的理解。这里所谓移易,就是以“假如把原文……改成……效果怎样呢”的形式,对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行变动,然后再拿两者进行比较,看谁的效果更好。类比法,就是引导学生就文中的某些内容或某些方面展开联想,将与这一文本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或几个文本放到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美读,即涵泳性阅读

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首先提出来的。阅读不仅要调动眼,还要调动口,调动脑。美读要求学生能够带着感情朗读,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读到文如己出,朗朗上口。这是学生在经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之后,对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又一次整体把握,这是在理性分析基础之上的具体的、鲜活的把握。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第二次“感觉”,好像回到起点,但它不同于感知,这时的感觉闪着理性的光泽。经过反复的美读训练,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文学品位,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6 悟读,即领悟性阅读

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的效果如何,须看学生领悟了多少。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难怪他的田园诗作自成一家。读书必须读到心领神会,才能算是有所收获,不然,真成了鲁迅讥讽的“两脚书橱”。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要重在领悟,要把让学生自己领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当然,领悟也可有好多层次,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之间,好像光谱似的,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要承认差别,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

从感读到悟读的阅读过程,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把握”的一般流程,符合认识事物的“综合——分析——综合”的科学方法,也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到理性、具体的认识过程,因此构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程序链条。学生如果能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领悟文本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