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枝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语文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语文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语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现代创造学理论认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不同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
因为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与学习中,思维受到束缚,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组织建立师生互动学习兴趣小组,走出课堂深入大自然,赏阅大自然之美,挖掘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人人皆参与,人人皆创新。使学生真正从生活走向语文,从语文走向社会。
在教学语文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案例,说明语文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语文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语文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通过创新语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语文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语文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语文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语文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探究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能力是表现在掌握语文知识,技能,语文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语文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分析,想象;实施阶段——推理、揣摩、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阅读、探究、推理、理解语文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语文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因为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语文”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