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教学误区 还语文教学以真实面目

2010-02-17 14:20朱伟臣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2期
关键词:读音全文汉字

朱伟臣

语文学科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让笔者感觉很困惑的、很头痛的一件事。平时教学中生怕备课不全面、不仔细,该想的问题全部想,该做的练习全部涉及。一篇课文往往要花好几节课,结果筋疲力尽,还感觉不尽如人意。2009年5月15日至17日,笔者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支教援教万里行中、小学精品课展示教学研讨会”观摩活动及09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观摩培训,精彩的展示、精辟的分析、睿智的归纳、浅显易行的实践理论,使笔者从教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迷茫,也算找到清晰的答案。语文教学应该勇敢地走出低谷,走出误区,还语文教学以真实面目。

1 不能忽视字词教学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字、词的教学不能放松,而且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好字用好字,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常用的汉字有3 000个左右,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不写错别字,在这个基础上进而了解汉字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1.1 正确掌握汉字的读音

汉字的积累和正确的书写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能有效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如果不注意汉字的读音,不注意汉字的书写,会给交流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薄”有3种读音,读音变化是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当读bao阳平调时,表示厚度;“薄荷”中读bo去声,一种植物名;“薄弱、轻薄、鄙薄、日薄西山”都读bo阳平调,但字义分别是“不厚实”“不庄重”“看不起”“迫近”。学生只有正确理解读音、字义,不断积累,才能更好地使用。

1.2 词语的辨析

准确的辨析词语的意义,有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读鲁迅的《风筝》这篇文章时,应注意从关键字词入手去理解课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段文字中有两个关键词“惊异”“悲哀”,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通过这两个词体现出来的。“惊异”意思是惊奇诧异,看到风筝惊奇,诧异,为什么?这样就给读者留下悬念。

2 不能忽视朗读教学

有感情的朗读、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但是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文本的朗读训练。在学生连课文内容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分析、讲解,尽管教师耗费了许多精力,但收效甚微。认认真真地朗读,踏踏实实地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克服懒惰心理,力争在一次性读完全文的基础上多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诸如不认识的字、词,读不懂的句子等。如果教师不严格的要求,学生是不会很自觉地去读,或者读了还没一半就放弃了。教师在讲解、分析时,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只能是人云亦云,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好好去读、多读、勤读。初读文章时,要鼓励学生一次性读完全文。遇到障碍不中断,读下去,遇到不会读的、不懂得字词先不要理会,有可能在后面的阅读中能得到提示。只有读出来,才会发现不懂的地方,才会主动去解决这些问题。

2.2 分块朗读、细读

一篇文章有开头、主体和结尾。认真、仔细地朗读,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这样会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同时还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作者结构文章的方法,可谓“一箭双雕”。例如,在学习鲁迅的小说《社戏》时,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有些学生不去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借用任何媒体手段,很自然地给学生范读全文。然后让学生大胆地朗读全文,想怎么朗读就怎么朗读。这样,教师的示范加上学生的自由诵读,学生会很快理解文章内容。

2.3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出来。诸如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事件、作者的感情等用笔写出来,哪怕是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话、最精彩的语句段落都行。

3 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

目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文章内容,一篇千字文有时两三个课时还上不完。感觉讲了这点又忽略了那点,总认为讲得还不仔细、不全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或者说是淡化了浓浓的语文味。

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就课文的写作背景能慷慨的花一两节课的时间。脱离文本专讲背景,把言语的学习变为让学生理解历史,体会历史根源,难以回到文本上来。文本以外的知识讲解,必须以文本为基础。凡课文中出现的与知识点有关的课外知识,在以文本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稍作点化,便于学生更好理解,但最终必须以文本为落脚点,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猜你喜欢
读音全文汉字
“那”与“哪”的读音
全文中文摘要
字词篇
全文中文摘要
青年再造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是小字典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