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与探讨”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2010-02-16 09:43:50张小伟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炼字唐诗宋词答题

张小伟(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唐诗宋词”是一座溢彩流光的文化殿堂,而《唐诗宋词选读》是针对学生的喜好开设的一门课程,如果以学生的“深恶痛绝”为结局,是非常可悲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优异的成效,笔者认为利用课本“品读与探讨”中的问题设置,巧妙将其运用于文本的开掘与授课的流程中,对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为了将这一教学思路从感性的摸索上升为有效的教学经验,更好地运用于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特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后面的“品读与探讨”对自己在唐诗宋词教学过程中的帮助与指导为例,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进行了一个总结。

下面将从借助问题,抓住诗歌重点和透过分析,传授问题方法两个方面来谈“品读与探讨”为我们解决“寻找有效的诗歌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答题能力”这两个难题所提供的借鉴。

一、借助问题,抓住诗歌重点

仔细研究“品读与探讨”中的问题,我发现借助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解决教与学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的难题。因为“品读与探讨”中的问题是根据不同诗歌的不同特点来设置的,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就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一些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型。

通常情况下诗歌可以从内容、主题、写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但并不是说教师在教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三个方面都分析得非常详细,学生在学的时候必须将每首诗的这三个方面都掌握周全。由于每首诗歌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学习时必须有侧重点,抓住它的特点来分析,而非泛泛地学习。有些诗歌需要我们把握它的内容即形象,有些需要我们探讨它的主题,还有的则需要我们分析、学习它的写作技巧。

一般情况下诗歌的内容与主题可以从它的题目中直接看出来,比如《春夜别友人二首》《送魏万之京》《送友人》等是写送别抒离情的,《咏怀古迹五首》是咏史抒怀的……至于词,虽然词牌名不直接反映词的内容,但由于相对于诗而言它在上下文的表达上有着明显的连续性,因而仔细看完全词后想要弄清它的内容与主题也非难事。所以一般情况下,命题人不会直接考查诗歌的内容与主题。即使遇到像李商隐的《无题》这样朦胧的诗,由于它主题的不确定性,就算出现“品读与探讨”中“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评《无题》时说:‘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结合全诗,说说为什么可以言情,亦可以喻道。”这样的题目,它的答题也是非常灵活的,无论你答它是言情还是答它是喻道,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只要你能言之成理都可以,这样的题目只要学生掌握了答题的方法比一般的题目更易得分。

把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怎样一个形象、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弄清楚了,那么它的表达技巧就成了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了。而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体现在炼字、情与景的关系以及修辞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一重点展开。笔者将课本“品读与探讨”里的问题归纳整理以后发现,课本中的64首诗歌完全可以按照以下专题进行赏析:

1.关键字

在这里关键字又可以分为三种。

(1)我们平常所说的炼字:《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只”字,《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的“阔”字,《天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在诗句中所起的表达效果。

(2)诗歌转折处的领字:《八声甘州》中转折处“对”“渐”“望 ”“叹 ”“想 ”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望月怀远》中的“望”“怀”,《月下独酌》中的“独”字所起的贯穿全文的作用。

2.景与情的关系

景与情的关系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

(1)情景一致的:《八声甘州》以凄惨冷落的秋景渲染自己归思的凄冷之感。

(2)以壮阔之景抒凄冷情怀的:同样写羁旅愁思,《苏幕遮》在上片描绘了寥廓多彩意境阔大的秋色丽景。与此相似的还有杜甫的《旅夜书怀》。

(3)乐景衬悲情:《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明明归思欲沾巾,却描绘了一番花发木荣的春景。

3.多种修辞的运用

由于修辞的运用在诗歌中十分常见,学生也能够很快找出来,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写景角度的分析

写景的角度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1)所调动的人的各种感官:视、听、触、嗅觉。《山居秋暝》中视听、动静的结合。

(2)写景的层次:《长安晚秋》中远近、高低、点面的结合。

二、透过分析,传授答题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借助“品读与探讨”所设置的问题,极容易抓住诗词的重点,以答题的形式来分析、鉴赏每一首诗词。这种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而非千篇一律的答案。

对于已经习惯记录老师给的现成答案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针对不同题型的问题我为他们设置了一些辅助性的思路:

1.炼字

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为例,我在让学生分析这个“弄”字好在哪里时,提示他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1)这个字的本义以及它在这里所起的表达效果。(2)它所刻画出来的形象。(3)它与上下文的关系。(4)在抒情上的作用。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寻找问题的答案就变得容易了。解决完这个“弄”字,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星垂平野阔”中的 “阔”字以及“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的好处,作为巩固,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答炼字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2.景与情的关系

在做这一题型时,我采取的是比较法,将《苏幕遮》与《八声甘州》放在一起讲时,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着手:(1)景的特点(先找出诗词中写景的字词,再进行概括)。(2)所要表达的情感。(3)所写的景与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比较,学生就清楚了什么是情景一致(交融),什么是以景衬情。

3.曲笔

在分析曲笔时,我是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的,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着手:(1)诗句本身着手看它在表现什么(遇雨、雨晴的经历)。(2)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写作背景思考它所要表达的内在内容(一种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在接下来的练习、考试中,即使遇到没有做过的题型,学生也不会束手无策了,他们会积极地去想,应该从哪些角度寻找答题的要点。这样一来,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上来了,在诗词鉴赏上的得分也就上去了。

在品读中感受精妙,在探究中感悟审美。希望这种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能有助于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也能给教者带来审美的体验和创新与反思的机会。

猜你喜欢
炼字唐诗宋词答题
《江山如有待:唐诗宋词日历 2023》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50
英语世界里的唐诗宋词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中华诗词(2017年10期)2017-04-18 11:55:2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教师·上(2016年9期)2016-10-08 13:13:26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