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语文教学中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后,应当力图摆脱疏通句意、翻译全词的套路,转而将分析句法、章法,寻找意象,体会其意境,陶冶情操等因素视为鉴赏诗词的最终目的。《声声慢》正是这样一首可以为教学提供范本的极为典型的宋词。
《声声慢》写了词人李清照秋天在自己家中独居生活的情景,历来广为称道,并入选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必修课本中。词作使用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传递出一种无法化开、无法排遣的愁绪。但正因为它是一篇全情绪化、近于意识流表达的作品,也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像阅读及讲解柳永的离别词《雨霖铃》或者辛弃疾的登临词《永遇乐》时那样有着清晰可辨的思路。
首先,最明显的是,《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该词所在单元内,甚至在大部分学生现有的阅读范围内,是十分独特的。查阅相关文献,此句历来是词家评论的焦点,争议颇大,现有资料中最早的当是宋代张端义《贵耳集》中的一段评价:“此词首下十四个叠字,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下十四个叠字者。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词笔,殆间气也。”(P 458,《唐宋人词话》,孙克强辑,河南文艺出版社)清代张德瀛《词徵》卷四称其“句法奇创”(P 4157,《词话丛编》,唐圭璋辑,中华书局)。词作首句一气连用十四个叠词,每组叠词都细腻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寻寻觅觅:动作;冷冷清清: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心情;因此全句整合出来,便是女词人一种怅然若失,无所寄托,人生漫无方向,心情凄惨忧戚的生活状态,使人读之顿生惆怅,倍感凄然。张端义将其比作杜甫笔下那出神入化的公孙大娘的舞剑,足见其偏爱。诚然,这样的句子在宋词中是不多见的,一般说来,以景入情,以情衬景的写法比较常见,从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到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楚天千里清秋”,更加上苏轼的绝唱“大江东去”,很少有词敢于在开头即单刀直入,抒情到如此痛彻心扉。这《声声慢》中独有的一点——句法之奇,完全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前人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单元内词作起句的比较中得出结论。
其次,句法决定着章法,进而决定着词境。何为“境”?笔者认为,就是一首词能引发读者建立在本事之上的更高远的联想的特质。而晚清著名的词评家况周颐在《玉栖述雅》中说:“易安词(《声声慢》),只是枨触景光,排遣愁闷。”(P 4612,《词话丛编》,唐圭璋辑,中华书局)“枨触景光,排遣愁闷”——深想一下,是一种杂有家国之悲的百无聊赖之举。词人寻寻觅觅的手足无措和终无所依的凄凉境地,过早地将词作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后面也就无法像苏辛那样宕开去写且可放可收了。通观易安此词,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均局限于庭院之内,即取即用,而境界,也其实更多地系于个人遭际之上,毕竟是封建礼教大行其道的古代女子的心胸和视野。也难怪清代《词综偶评》对此有尖锐的批评了:“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P 1578,《词话丛编》,唐圭璋辑,中华书局)“伧气”就是写得俗,缺乏超脱的清致。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则更是对张端义的欣赏口味深表质疑:“然此不过奇笔耳,并非高调。张氏(指张端义)赏之,所见亦浅。”又说:“‘到黄昏点点滴滴……间气也。'此论甚隔。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P 3944,《词话丛编》,唐圭璋辑,中华书局)如果大家都以能否用得上叠字,能否出语惊人来判断一首词的好坏,那不但是“隔”——没有看到、接触到事物的本质,甚至是因魔障丢失本心了。
另外,从蔡嵩《柯亭词论》中可以看到,《声声慢》这样的词对倚声填词的初学者起了一些负面的误导作用:“叠字句法,创自易安。以声声慢系叠字调名,故当时涉笔成趣。一起连叠十四字,后人以为绝唱。究之非填词正轨,易流于纤巧一路,只可让弄才女子偶一为之。”(P 4907,《词话丛编》,唐圭璋辑,中华书局)这样的句法学得多了,只能是把词写得纤巧,而这样的词究竟耐不耐人琢磨,值不值得品味,则另有说法了。其实说回来,还是词境有限的问题。
因此,这样的带有明显争议的词作句法,实际上可以成为一个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古典诗词判断能力以及建立诗词阅读品味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的比重,在句法上,相信既有学生像明代杨慎《词品》那样去盛赞:“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P 450,《词话丛编》,唐圭璋辑,中华书局)也有学生像上述批评者那样只是感觉一般;而在词境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作者个人的性别、年龄、人生遭际的差距,都是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这几点,大可以引导学生去向纵深处思考和讨论。
众所周知,《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时作品,当时金兵侵据中原,国破家亡的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关于全词的感情基调,学生从“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直抒胸臆中就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到。那么在接下来的具体分析中,如果让学生来复述一下该词,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歧——这首词是不是从早晨写到了晚上?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诗词大家的观点:
其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前录《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 》等各本,作“晓来”。(P 143,《唐宋词选释》,俞平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词是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P 27,《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著,台湾中华书局)
全篇用赋法,写独处情景,抒满腔愁绪。上片从早晨写起,却以十四叠字发端,其中前四字写人动态,中四字写寻觅时氛围,后六字写寻觅无所得,徒觉悲戚。下片写到黄昏,取满地黄花、雨里梧桐两景以作点染,或象征,或烘托……(P 264,《宋词三百首注评》,〔清〕上彊村民选编,王兆鹏、黄崇浩注评,凤凰出版社)
这几种说法大同小异,按照此中思路,我们可以把该词描绘成词人早上起来即开始寻寻觅觅,未果后小饮几杯淡酒,而后在微冷的急风中依次又看到了过雁、黄花,后来词人又独坐窗前,终于熬到黄昏,此时天气又来了点绵绵不绝的小雨,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下在梧桐叶上,这种愁绪不知何时可以停息。这种说法的出现,应该说源于对一个版本问题的考证,词作的第三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晚”,有的版本作“晓来”,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后面又有详细的分析: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古人晨起于卯时(7-9点)饮酒,又称‘扶头卯酒'。”(P 143,《唐宋词选释》,俞平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然而,是不是古典诗词中出现的酒,一定都是早酒呢?或者说李清照的其他词作里酒是以扶头卯酒的身份出现,于是此处也定为早酒呢?
但是也存在着没有将词作的叙事解实的评析,比如吴熊和、萧瑞峰编选的《唐宋词精选》以及沈祖棻《宋词赏析》等相关篇幅。即词人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可以是早晨一起床,也可以是中午,也可以是快要接近傍晚时分)里,突然爆发出一种郁积的情绪,而正是从寻寻觅觅开始的。接着,词人点出节令是“乍暖还寒时候”,忽暖忽冷的季节,气候变化无常,身体也难以调养——最难将息。于是开始饮酒、观雁、惜花、听雨。
两种思路的本质就是,全词是否是从早晨写到晚上一天的生活。前一种说法由于支持者众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读词或讲词时就直接借鉴,拿来一用,讲解起来也更为简洁明了;后一种说法相较来说叙事轮廓更模糊一些,只能靠分析意象的组合与堆叠来导出或强调全词的感情基调,讲解起来也可以重点突出。说得更简略些,作“晓来”的话,全词即可解为“实写”(从早到晚一整天);而作“晚来”,则全词可以解为虚写(某个时段)。
综上,此处“晓”与“晚”的讨论,还不同于一般的古典诗词中炼字或推敲的讨论,它直接关系到对全词的整体理解,因此也就有两种的讲解思路,那么哪条思路更好一点,可依具体学情选择,而对于基础较好一些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对这个关键字的版本讨论引导他们自己去挖掘出这两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