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环
摘要: 本文具体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生源、师资、教学设施、培养方向,提出应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及内容的改革及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对策探讨
近年来,IT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但同时每年又有大量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原因是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学生能力等各方面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这些教学问题,在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就尤为突出。本文,笔者试图对当前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对策。
一、欠发达地区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不优。
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本地区的初中毕业生。由于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都很低,许多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来自贫困的农村,有些学生连学费都交不起,根本不可能买家用电脑,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自然较少,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操作技能也较低,而那些条件稍好一些的县城的学生也多数只想着上网或玩游戏,学习目的不明确。基于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大困难。
2.师资不强。
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水平总体都不高。有些教师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深入;有些教师只是兼职,责任心不强,师德不过关。另外,学校由于条件有限,教师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不多,在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今天,许多专业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储备显得陈旧、落后,甚至,出现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不会解答,对于某些操作学生比教师还熟练的情况。再者,很多专业教师很少甚至不曾进入生产实践中,实际动手能力不高。这样的师资力量,教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与实际脱节,与市场脱节。
3.教学设施落后。
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由于经济拮据,设备更新缓慢,实习、实训设备和基地少,甚至没有。学生学习计算机缺乏硬件设施,导致其所能接触和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十分落后;而且,实习时间少,实训机会不多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最终结果就是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
4.培养方向模糊。
很多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之所以开设计算机专业可能是因为别的学校开设了,或者是因为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而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的深入了解,盲目地套用发达地区优秀职校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导致专业培养方向模糊。部分实训要求高的课程内容由于条件限制,没法教学,导致毕业生与发达地区职校的毕业生有很大差距,自然在发达地区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另外,由于没有抓住当地需求去培养人才,与当地经济实体之间很少或没有建立起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毕业生在当地就业也比较艰难。
二、提高欠发达地区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
(一)以“服务区域”为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欠发达地区中职计算机专业应该以“服务区域”为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客观分析其在本地区的地位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坚持体现地方特色,依据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寻求可扩展的服务领域,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办出地方性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区位特色和人才特色。要重视培养创业型人才,使毕业生真正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并扎根本地区就业,彻底走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地区职教育人不为家乡服务”的怪圈。因此,我校计算机专业定位为潮汕地区计算机相关岗位人才培养专业。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开办这一专业的宗旨,主要是为潮汕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我校的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制定和修订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制定的培养目标与上述培养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培养具有可从事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计算机装配与维护、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人才。
(二)突出“实用”原则,积极改革课程与内容。
针对学生基础差、动手能力低、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根据培养方向、办学条件及学生特点,积极对某些课程与内容作必要的改革,突出“实用”原则。首先,在课程设计上要摒弃理论性太强的课程,重点开设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如《网页制作》《软件应用》(PhotoShop、AutoCAD 、3DMAX)《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作品创作与制作》等。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实用性,如,学生学了《多媒体作品创作与制作》,就要力求学生会录制民间乐队演奏的《潮州大锣鼓》等。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实用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
(三)以“共赢”为原则,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实验—实习—实训”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完善的实验设备、稳定的实习和实训基地是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保证。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在师资力量、实验设备与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而又没有资金投入建设的情况下,应以创新、开放的理念,主动融入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些做法。
1.“校中厂”式。
为了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意识,也为了让学生能边学习专业理论边进行真实环境下的技能训练和实习,我校成立了以电脑组教师、部分应聘学生和饶平县绿野电脑共同组成的“校中厂”——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主要部门有维修部、培训部和业务部,各部门都由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组成,其中维修部主要负责学校电脑室、各办公室、教师宿舍和对外业务中的计算机及网络维护,培训部主要负责学校电脑室课余开放期间的学习指导和对外培训业务时的教学与指导工作,业务部主要负责本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业务、电脑室或局域网的安装与维护业务等联系工作。几年来,实训中心承担了本校的计算机与网络维护、县税务系统培训、县电力局员工培训、县中小学教师及公务员《计算机基础》培训、《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等业务,效果显著。这种“校中厂”的模式既解决了企业场地、员工不足的问题,又为学校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了“共赢”。
2.“半工半读”式。
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熟悉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这对学生的培养和学生未来择业都是有利的。学校可在恰当的时间里安排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如让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到农村帮助农村学校、村民维修电脑或普及电脑基本知识,到电脑专卖店和维修店实习,到与计算机相关的企业实训等。
3.“勤工俭学”式。
学校应该给学生推荐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的岗位,让学生获得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我校近年来,立足本地区经济形势,组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县公安系统的公民资料录入、县电力局的用电户信息录入、县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用户信息录入等,并与县电信部门、县蓝天电脑、县耕耘电脑公司、县拓智科教设备厂、潮州市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神舟电脑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正因为与各企业良好合作,解决了学校部分教学设施不足的困难,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部分贫困学生学习上的经济困难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联系实际、改进教学的好机会,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企业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招聘到我校该专业的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很多,中职学校应根据实际,积极探索,让这种教学模式为学校和企业双方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学生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好的“练兵场”。
当然,要解决欠发达地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现状问题,仅凭以上对策可能还远远不够。但笔者坚信,只要看清现状,认识存在的问题,积极面对,努力探索教学改革新思路,任何困难与问题都一定能够解决。
(作者单位:潮州市饶平县贡天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喻朝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西北职教,2008,(3).
[2]童如山.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3]张士钊.从“双元制”教学模式谈谈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EB/OL].http://gnjyzx.lyge.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2006-10-17.
见习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