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胜辉
摘要:新课标的制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同时也要重视其个性的发展,体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但要实现这两种转变就要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个性。对于教师要求则更高,需要在现代新情况下,对于传统的传承与现代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35-01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生存契机和挑战。这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更明确。纵观新课标,他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做到两点:(1)实现教学上的学生主体性;(2)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是这两点完美的结合才能使新课标在新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怎样才能使这两点结合起来?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接下来我们谈下在这两方面结合上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要实现两个转变。第一,知识的独舞性向目标的现实性转变,传播积极的人文精神。目标的现实性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第二,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转变。这就要求力在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应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内因动力。其次,课堂设计要变“主教”为“主学”,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其次,新课标评价体系的理解要到位,我们觉得新课标的评价应既全面又有重点,且评价标准要进行动态跟进,这个评价在运用中要突出学生。我们常说高分低能,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文课程评价的全面性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的市场和质量要让社会来评判。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
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要写一手好字,会写一篇不错的文章,但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这些新的评价工作如何操作呢?书写的问题比较好解决。现在就有不少学校开设写字课,让学生练正楷,练行书,临摹名家书法,但这样的学校不是太多。所以一方面要评价这类写字的活动开展是否正常,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杠杆作用,把学生的书写列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的评价,可以参考外语口语考试,具体做法我们认为有三种途径: (1) 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评价;(2)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评价;(3)各类考试中的口语交际评价。
最后,在语文教学上应该注重对传统的传承借鉴。对于传统的借鉴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同时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我们知道朗读是学好语文、形成语感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是一种眼到、心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它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我们的语文文本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同时也更加使学生能够更直接的处于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综合上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方式都在面临着新的创新机遇,作为工作者第一线的语文工作者,理清头绪,认真研究新课标的各种要求,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研究是必要的,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燕国材.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J].探索与争鸣, 2006,(8).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