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巍巍
【摘 要】目前,文言文篇目数量多,有许多形神俱佳,文质兼美的作品。绝大多数作品完美地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继承我们民族传统道德遗产,帮助学生了解道德概念,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从而形成良好地道德行为。为学生树立正面旗帜,有机地联系现实生活,启迪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 课堂教学 思想道德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现行的各类语文教材,有许多都是形神俱佳,文质兼美,绝大多数作品完美的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目前文言文篇目占整个语文教材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文章大都是传诵已久的名篇,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和文化精神。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笔者也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科学地继承我们民族传统道德遗产,帮助学生了解道德概念,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从而形成良好地道德行为。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笔者以为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结合文言文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且以立“志”学“德”为基础,确立道德信念
笔者给学生讲“聊斋”专题时,曾组织了一次关于“鬼”的课堂讨论。同学们课前从各处收集许多信息材料,“有鬼说”“与“无神论”,各执一辞,争论不休,特别是认为世间有鬼存在的一派,更列举了古今中外不少事件现象。还有一位学生讲了亲身体会:一次她梦见母亲在单位出事了,后来验证真是那样。由此她给大家结论道:不能肯定有鬼,也不能否定有鬼,这种看法马上引起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同感,此时教者,既不能武断地简单否定,又一定要帮学生端正认识,那就尽力解释这种现象,以达到以理服人。我迅速在自己的知识范围搜索。我也讲了一件事:父亲病故前一天,我(正在外地学习)也曾梦见他老人家病情恶化。我又举了二战中的例子,两位妇女梦见自己的亲人(一个是儿子,一个是丈夫)遇难。进而引导说:“‘鬼当然不存在,而那些现象显然也不能说是纯属巧合,有科学研究提出了人体的特异功能之说,好比有的人能用耳朵看字,通过分析,基本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也引导学生只有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个人分清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进行立“志”学“德”最佳时机,在校学习期间每个学生都要立志向,学道德,其实这一直是儒学思想中十分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并且经常启发学生谈志向、讲德行,如课文《伤仲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还有要求学生坚定意志;志和德都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学习,这种学习包括确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深刻理解道德价值与作用,认识它对个人与社会的益处如何,违反了它的害处又是什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行为规范、生活准则的一种坚定信念。
关于志与德的课文有很多,涉及的名人轶事也不少,应该充分利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进行说理教育。如讲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等,强调他们是伟大的诗人,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介绍杜甫生平之后,又把郭沫若的《李白和杜甫》中关于该诗的评说读来,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培养了自己搜集整理分析能力,亦由衷地钦佩诗人的高尚人格。同样屈原的《离骚》就是彰显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不随俗沉浮、坚守节操品质。正因为如此,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才把屈原的高洁志行说成“与日月同光”。有些课文还可以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如《鱼我所欲也》,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如《爱莲说》、《陋室铭》,教育学生抵制不道德行为,洁身自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学生理解危难之时,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勾践灭吴》启示学生战胜困难,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上内容的教学要达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想境界。
二、引述新思维,转变教学观念,渗透思想教育,并以“仁爱”为核心,陶冶道德情操
教师既要不断更新知识,又要善于把自己思考的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评说,在讲《孔雀东南飞》结尾时,教者引导同学们联系《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的结尾,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如何理解两文如出一辙的浪漫主义中国文学大团圆式结局?适时引导学生认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封闭式结尾,它是软弱无力的,可又只有这样,才合乎中国的实际,满足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欲求,了解古代人面对封建专制的无奈,进而感受今天幸福团圆的美好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创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繁荣富强祖国的伟大意义。
历代儒家无一不强调“仁爱”,注重人际关系,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人仁”(《颜渊》),虽说“仁爱”这一道德概念比较宽泛,但最重要的是“爱人”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不违反道德行为的规范。他们提倡“爱人”,“爱人”是仁的教育核心。课文《触龙说赵太后》中谈及父母对孩子的爱,引发对爱这一话题的讨论,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爱有小爱,如爱情、亲情、友情等,亦有大爱,如希望工程、抗震救灾、绿色和平等,让学生认识到,爱无处不在,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三、运用生活中的平常习见之事诠释古人思想,变难为易,让文言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笔者体会至深的是讲授《庖丁解牛》一文。第一,师生皆未见过解牛场面,缺乏感性认识。第二,文章想象丰富,一般学生很难理解,当讲到“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时,学生读过注释后,仍困惑不解,猛然瞥见窗外有人打球,便想到球感现象。于是,问题豁然开朗,临场应变,结合“球感”现象生动地描绘庖丁解牛技术的纯熟、高超,如何“进乎技矣”,立刻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文言文则直接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德育内容极其丰富深厚。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的方法,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