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英
【摘 要】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时,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数学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问题。笔者就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开展创新教育要有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自信、积极进取,实现自强。宽容是一种美德,也许,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是荒谬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要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这是由学生所以作为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决定的。宽容的本质,是要我们从学生的过失中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我们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师生的互动互补。教师要经常的与学生沟通,要多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供给学生讨论和评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信。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二是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三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四是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教师是英才的培育者,人生的引路者,事业的奉献者,心灵的塑造者,品德的示范者,爱的传播者,时代的推动者……教师承载的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要由教师来实践;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学生要由老师来培养;宽松和谐、博大精深的学习环境是要由教师的言传身教来体现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敢于怀疑的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总是对科学知识充满热爱,对缺乏可靠证据的结论保持怀疑,对出现的新事物表现出好奇和探求的渴望。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并善于发现普通人不易发现的问题和容易忽视的细节,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火花。创新型教师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特点,结合当时的教育情境,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的处理,并能创造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另外,教师还应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新课程的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过程中,寻找规律,掌握知识。
1.抓好语文教学的引入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课由“实际问题”的引入必然涉及到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情景”应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学习所需要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应充分利用具有自主探索价值的生动直观、富于启发的感性材料,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灵活采用猜想、类比、实验、故事等方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创造条件。“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解决问题的信息和背景材料;能激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和谐发展。
2.重视一题多解
注意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拿课文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3.优化探究思维方式
创新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探究教材的过程中,要提倡思维方式的新、奇、活。
一是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进行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
二是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巧、活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
三是让学生在“求异”中学习多、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逐步趋向优化。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改革教育方法,首先要转变教师自身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教师可以用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设置悬念来进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四、创新教育长足发展,必须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队伍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成为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