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碧英
【摘 要】教务管理工作处在高校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它涉及学校的各个教学部门,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都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目前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的现状,阐述了在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更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务管理工作,充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和谐有序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 现状及对策
一、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现状分析
1.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中普遍存的问题
(1)高校对教务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教务管理具有导向教学、评价教学、服务教学的功能,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存在被忽视的现象,在人们印象当中认为教务管理纯粹是打杂性质的工作,再者有大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本校留校的毕业生,或者是从其他岗位上转过来的教师,还有的是照顾夫妻、子女关系从其他行业转来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的学历层次相对偏低,即使有本科以上学历,但由于学的是其他专业,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也是造成人们对教务人员工作的不理解的原因。
(2)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缠身,没更多的时间做科学研究。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精细、琐碎而繁杂的工作,平时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而且还有面对学校各种频繁的检查、考核,这样使他们很难静下来做科学研究,探索管理方法,就这使得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创新特色。而对于评职称、升级等事务来说,又需要他们有科研成果,这给教务人员带来很大的负担。
(3)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他们往往按照惯例、按照领导指示做事,缺乏自我创新意识,导致教务管理工作停留在传统型、事务型的管理水平上,影响着高校教务管理及教学工作。
2.抓好常规教务管理是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保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等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审核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各专业年级培养方案和已开设的课程,认真审核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避免造成课程的重复与遗漏。
(2)细化课程管理。课程是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细胞,从教学管理体系来看,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无处不是以课程为核心,所以教务管理人员应用完善的排课软件对课程进行合理编排,再运用网络进行教师教学计划的上交和汇总,学生可以通过选课系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选课。
(3)严格考试管理。考试是检查教学情况和发现教学过程中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严格考试管理制度,按照教务处有关考试命题、AB卷考试格式、监考、阅卷、报送成绩、成绩汇总及存档等一系列规范来做。
(4)做好学籍管理。学籍管理承担着学生入学注册、课程考试、成绩记载、学籍异动、重修、学位管理等学籍各项工作,它的特点是时段性和政策性很强,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学会领悟教务处有关学籍的管理规定,耐心向学生解释和反映情况。
(5)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中期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本科教学的总体情况,加强本科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3.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
(1)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由于教务管理工作繁琐,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疲劳中,日常管理中他们不仅需要安排各种课程,还要进行数据维护、试卷整理、学生重修、学分的转换以及各种考试的安排与临时调课等工作,这些都会使得教务人员出现心情烦躁、自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里问题,因此。良好的心里素质已成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教学管理中,教务人员不仅要和学生打交道,还需要和教师以及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因此这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工作,它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作用,在这种复杂的工作关系中,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将会带给教务人员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给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
(3)加强高校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作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通专业知识,利用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同时教务管理人员也因对本院所开设的课程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在进行排课、教学检查等工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议
1.高校重视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
作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他们从事的工作十分辛苦、劳累,尤其是实行学分制后,管理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务人员肩上的担子更为沉重。而高校往往对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给予认可,编制少、工作无法量化,没有行政职务等都影响着教务队伍的稳定,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地位,使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呈稳定状态。
2.对教务管理人员应进行持续的培训与管理
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有利于教务管理人员个人知识的丰富、文化素质与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务管理人员辨识个人发展的潜能,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在此同时也要组织教务管理人员进行科研活动,使他们善于学习与思考,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并加以理论总结。只有不断学习,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3.高校可建立多方面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
教学考核评价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任课态度,也监督教师的行为规范。高校应建立一支专职的教务管理队伍,避免兼职带来的短期行为,造成教务工作培训成本增加,同时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力以及义务,做到有职有责、有权有利,开展按岗取酬与按劳取酬相结合的奖惩制度。
4.高校该加强教务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1)物质激励。可以由工资制度向薪酬制度转变,现在的工资制度只有职务等级,缺乏激励。采用薪酬工资制度可真正体现出优劳优酬,多劳多酬的分配原则。
(2)学校可以经常性开展教学管理评优竞赛活动。在采取竞赛活动的同时也开展优秀教务管理人员的评选。
(3)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职称、职务、荣誉等,精神激励可以使教务工作者在精神上有一种事业成就感,从而在工作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丽清.浅谈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构成[J].教育与管理,1997.(04):55-57.
[2]刘影.高校教务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J].高等建筑教育,2004,(04):112-114.
[3]郑加兰.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12):87-89.
[4]朱祥生.论高校教务管理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06,(SI): 52-53.
[5]赵巧芳,李永飞.高校系级教务管理的职能定位[J].石油教育,2007,(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