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
“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再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刘和刚的这首《儿行千里》可谓百昕不厌,每当听到熟悉的旋律,心里总会涌起对母亲深深的敬意,泪湿眼眶。最近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在研读教材后,对这首歌的意蕴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叙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表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旨在引导学生感悟母爱,学会感恩。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体验感悟,加深理解,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呢?反复读了课文之后,我觉得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一、母亲真的“力大无穷”吗?
[原文再现]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曾经听过一堂研究课,学生自由朗读完1-3节后,老师问:读了这几节文字,我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伟大坚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力大无穷……
母亲真的“力大无穷”吗?其实只要我们仔细研读一下课文,就能找到答案。我是“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这只是一种错觉,是基于“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做出的判断,是根据“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做出的推测,所以我“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面对我的愧疚和护士的动情,母亲反而显得非常平静,正如她所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读到这里,一位尽管娇小瘦弱却含辛茹苦、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承载生活重担的伟大母亲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二、第一次抱母亲到底指哪一次?
文章题为“第一次抱母亲”,但文章中却两次写到抱母亲,第一次是“我左手托住她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第二次是“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到底哪一次才算第一次呢?从时序看,毫无疑问是抱母亲下床那次,但从表现儿子感悟母爱并感恩母爱看,很显然是把妈妈抱在怀里的那次。我突发奇想,要“好好抱一回”,这是理解了母爱的博大之后内心的一种强烈震动,是感悟母爱后愧疚心理的延续,是对过去没能体会母爱的一种补偿,是报得三春晖的寸草心,是母亲“无数次”付出之后“第一次”收到的回报。“为了让妈妈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摇动”,此情此景亲情洋溢,催人泪下。教师可随机形成如下板书:
三、母亲能睡着吗?
[原文再现]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
曾经读过一边文章,题目是《生日》,文章中有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又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问,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作些许表示呢!是啊,母爱是无私的,她并不需要子女做出太多的回报,子女的只言片语甚至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足以让她心满意足。母亲无数次拥“我”在怀中,她用透支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撑起了一方无雨的天空,构筑了一个宁静的港湾,但是做子女的却没有觉察,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认为只要让父母吃穿不愁就算尽了孝道。其实不然,父母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在上了年岁之后。“我”把母亲抱在怀中,轻轻摇动,这深情的一抱深深地感动了母亲,母亲醉了,沉醉在儿子的拥抱之中,肯定无法入眠!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身为人子,回想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复酌读课文,每次总不免泪水涟涟。带着这样的感悟,我想只要在教学时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定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出不一般的体验,我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