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冬云
摘要:当前对义务教育公平性的追求是我们共同的话题,而对学困生的关注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如何关注学困生,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每一个教师。本文从学习习惯入手,结合本学科特点,力求找到学困生形成的根源,切实提高学困生的自我认同感。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困生;自我认同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根据自身的生物钟与个人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大小的抽样调查中,90%的教师将学习习惯放在第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习惯,无法在教学环节中实现自我价值,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缺乏认同感,对自己也缺乏认同感,并逐步发展成为思品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其称为“学困生”。如何控制和转化“学困生”,这是思品课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课前预习的管理
1.专项时间,具体指导
思想品德课每周的课时较少,通常为每周2节课,学生在每节思品课之间的准备时间较长,但弊端就是学生对于学过知识的再现能力不足,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必需的,也要求教师作出更具体的指导。
(1)在课堂上预留几分钟专门用于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懂得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
(2)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认真将具体内容告诉学生,这就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预习。若学困生在预习时缺乏具体的方法与目标,就容易导致在预习时无所有者适从。因此,具体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自己把握预习内容。
(3)课前检查是必需的。有人形容“与学生的斗争不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在于耐力的大小”,因此一个有恒心的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地监督和引导学生,学生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
2.容量恰当,难度适中
思品课不同于其他语、数、英科目,作业时间与难度的要求有所降低,因此要求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品德的形成。
(1)预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
(2)难度以学生能够自己通过搜集资料或在课本查找到答案为宜。
(二)课中注意力的养成
学困生学习当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课堂习惯难以形成,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这个环节最重要。
1.课堂身体行为的指导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认真的人是什么样的表现”。
我利用心理学知识,将学生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学生。所以当学生作出一些不良行为时,我会主动帮助学生分析错误,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同时提醒他们:如果属于视觉型,就应该始终把视线对着老师;如果属于听觉型就应该不要讲话;触觉型的学生应该将老师讲的所有内容认真做好记录。再与学生分析认真的人的仪态的表现,如肩膀要平,脚要按正常位置放好。这都有利于他们的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2.课堂监督,认真落实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纪律要求,对于确实属于故意捣乱的学生,教师应该立刻予以制止,同时要有明确的批评态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课后要积极予以跟踪辅导,让个别学生理解课堂纪律有明确的准则。
(三)课堂笔记的整理
1.方法指导
正确的课堂笔记的记录方法是学困生所欠缺的,当别人建立知识结构时,他们无从下笔。如数字的表示,提纲的建立,重点的标记方法等。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2.内容指导
学困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抄写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黑板上的位置进行功能上的划分,并主动告诉他们,哪些内容应该抄写,哪些内容应该记录。同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抄写完内容。
在使用课件时,也要将板书内容用特别颜色进行区分,让学生形成记笔记的习惯。
(四)课后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
1.改变观念,每日跟踪
在调查当中,我发现由于新课程的开展,思品课已经不再是以往学生心目中的说教课,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思品老师,对思品课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学生普遍认为思品教师工作不够积极,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较少,因此造成对教师工作的错误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与老师的隔阂。
确实,由于思品学科的独特性,每个老师教授的班级较多,有的多达5~7个班,工作非常繁重。因此,思品老师就比较少布置作业,批改时也不能做到每题必改,要改变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思品教师,我已开始改变观念。每节课提前布置练习题,在下节课前的时间进行检查,在上课的环节中进行更正;每节课后布置作业,作业收上来就批改,作业量通常控制在15~20分钟能够完成的范围内,而且这也利于作业的批改。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作业在课堂上已经完成。这样,思品教师的每日跟踪就比较容易了,学生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作业习惯。
2.做好登记,及时反馈
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通常属于该学科的学困生,对于这类学生就应及时登记、及时跟踪并引导。我将这种学生分为两类:智力因素类与非智力因素类。智力因素类的学生经过老师的再次要求之后会立刻补回作业,而对于非智力因素类的学生就必须实施相应的处罚或者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只要持之以恒,这类学生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复习方法的指导
(1)科学的记忆策略的指导。记忆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的重要条件。教会学生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口诀记忆法,都能使学困生提高记忆的兴趣。同时根据艾宾豪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提醒学生注意及时复习,尽量做到对所学的知识当天复习和记忆。
(2)解题的指导。解题技巧的正确使用,也会使学困生产生自我认同感。如题型的指导、信息点的提取等都会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产生成功感,从而认同学科的特点。
二、培养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生成
1.日常规范的养成
应要求学生将思品课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安排时间,为了解决问题主动思考、研究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识记的能力、思维的效果也能得以提升。
2.学习成就感的形成
怎样调动和激发学困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呢?在调查当中发现,教师的活动和内容并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认为,由于害怕惩罚,他们也会被逼参与学习,这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但这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对他们的优良表现进行具体的表扬,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分配的部分任务。
如何进行具体的表扬呢?学困生在每日的跟踪学习环节中,容易取得较大的进步,会比较容易形成自我认同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把思想品德融入生活中,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思维能力的提升
学生产生自我认同感之后,会主动探索问题。而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否能形成,还有赖于教师评价的跟踪。
1.评价跟踪的分类
评价跟踪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个人自己参与跟踪填写;②同学之间跟踪填写;③老师跟踪填写;④家长跟踪填写。
2.总结反馈,建立分析报告书档案
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发展的机会,成绩并不是一个人成材的唯一标准,只要拥有良好的心理与道德品质,即使缺乏高的分数,也会有好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或接班人。这就要求思品教师的工作要有持续性,不可半途而废。学生朝自己的目标有所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肯定,明示目标会更具体地与他接近,使他对人生充满动力。学生的缺点受环境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中暴露出来。任课教师要勤收集、勤分析来自学生、班主任、家长的信息,要抓紧时机,从正面入手,加强对学生不良习惯的控制和纠正。如有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连续多次完不成作业,这就要配合班主任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能简单以罚作业、罚站等方式对待学生,允许学生有自我改正的过程,用耐心和宽容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义务,是学习的必要过程。当完成任务时应予以肯定,在他的评价上立即表现出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导学生把美好的愿望同脚踏实地的干劲结合起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参考文献:
[1] 高剑玲.消除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10).
[2] 范春喜.浅析思想品德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5).
[3] 田保友.思想品德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EB/OL].http://bdh.cn2kdu.com/news/77 58050f-9we-48a9-b218-0bde5f1df0e9/757c8b72-e452-4030-925b-9ecb50688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