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团辉
摘要:国家教育部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向45分钟要质量,又要激发和维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主的、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愉快参与;课前参与;学习兴趣;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中学外语教学所遵循的是以教师教为主的原则,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讲解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教师无法给学生的实践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实际上,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The teacher can teach;but only the learner can learn!”(Johnson & Morrow,1980)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好动心理,课堂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主的、活泼的、有趣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换句话说,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和解难者。
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我们应提倡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口号,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愉悦中度过每一分钟、每一节课、每一天。
只有课堂教育活起来了,才能唤起学习活动的主题——学生能够“动”起来。“活”是“动”的前提,“动”是“活”的结果,活而不乱,动而不躁,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最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是“活”与“动”的前提
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著名心理治疗专家罗杰斯反对传统教学将教师和书本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的观点,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认为应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习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教师要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扩大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尊重学生,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学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6种学生:①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③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有过错的学生;⑤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3)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对所教的学生应从年龄、性格、心理、生理等特点入手,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焦虑。学困生最大的特点是上课不敢发言,害怕答错问题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教师如果不解决学困生的这种焦虑心理,就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爱献给学困生,更多地关注他们,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最终相信自己也能行。
二、课前参与是“活”与“动”的基础
课前参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它是“活”与“动”的前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与传统的“要我学”与“我要学”有本质的区别。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亲身体验的经历。
如教授新标准英语Students Book 3 Module 1 Unit l “How to learn English”这一课,传统的方式就是教会学生背单词、句型,很少涉及课本以外的知识,而在现代理念教育下,我首先要求学生课余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向他们提以下问题:①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istory of English?②How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speak English as their native language?③Why do we need to study English well?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一些有关地理和历史学科的知识。此时,学生可以去请教地理、历史教师或是上网查询有关的资料,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通过互相交流资料,就能了解英语的历史及英国的地理位置。这样学生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参与课堂学习,就能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了。
三、激发学习兴趣是“活”与“动”的手段
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是增强学习者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者的好奇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当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心理,对所学内容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时,必将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因此,学习兴趣是“活”与“动”的源泉和手段。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挖掘教材本身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用知识本身富有的无穷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加大学生亲自动手的机率。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原有呆板的教学方式,让现代化的机器真正走进课堂,使“视、听、说”相结合,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组织的协调发展。
(3)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创造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去发现、观察、分析、思考、解答问题,给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更大的驱动力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四、改变学习方式是“活”与“动”的目的
课堂活动结构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对学生达到学习成就目标产生不同影响的基本人际关系。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教育的力量就在于“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幼稚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澄澈,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新的课程改革、新的课堂教育模式能让师生“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希望去寻找,带着爱心去探索,带着自信去上路”。
总之,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勤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 杨连瑞. 英语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