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09-09-01 09:03张文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文言成语

张文红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探索新的途径,以达到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1.激活课堂

作为教师能够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消极为热情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的做法是,一节课的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朗诵、背诗歌等等。还有,好的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前的紧张情绪。如在学习《桃花源记》前,先设计导语:欣赏音乐《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得,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一个什么地方呢?为什么说他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顿时提起了阅读的兴趣,有了一种主动阅读和探索的欲望。

可以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带领大家去品位文言文语言简洁明了、意蕴深刻的特点,让学生们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它们,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默写加以巩固。

2.强化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多读,熟读,读中反复体味,才能读懂,才能增强文言语感。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用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比赛“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节奏停顿正确”等来给学生鼓劲。然后指名学生轮流试读课文,可以每人读一段或者三五句,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地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正音,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如果学生不能指出错误的,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通过让全体学生自行试读,出现问题随时点拨纠正,在不断试读训练中提高朗读水平,从而能顺利完成文言文朗读教学任务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文言文教学,老师先泛读或全体学生齐读,不如让个别学生试读。在学生试读时,试读者认认真真,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积极发言,辨析正音。这就使学生的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了。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如全班齐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男同学女同学比赛朗读,分任务比赛朗读等,组织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

3.自主翻译

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文言文课文下的注释大都对重、难点的字、词、句均作了注音、释义和翻译。在讲授文言文时,可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课文,边练习翻译课文,遇到疑难问题,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或举手问老师,经过准备后,指名学生练习翻译,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学生轮流翻译课文,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或者一段,要照顾到在理解中可能有问题的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学生译对的,老师加以肯定,不重复;翻译不完整或错误的,则由其他基础较好的同学补充、纠正;学生不会的则由老师引导讲授。这样,学生通过自学,暴露了存在的问题,较好地完成文言文字、词、句的学习任务。这样能够把翻译落到实处,并照顾到文言文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学生。

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翻译课文,疏通文章大意,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中标记出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或文言常用词语,准备在班内交流。

学生以提问的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如果感到翻译不够扎实,也可加上通译这一步。让学生就某部分内容再翻译一遍,进一步订正有问题的地方。

4.总结知识

每节课我们都学到不少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对他们加以总结归纳,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这样一来,作为教者还应总结一些规律,让学生容易掌握。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学好文言文,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很重要。如文中有成语的就积累成语,还可分类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这些归纳梳理的内容还可以是在其他文章中出现过的,通过归纳整理,使学生能将零散的知识“珠子”化为牢固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就记得牢了!

课后练习中虽然有目的、较系统地总结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归纳。要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文言词汇的用法,必须加强积累。在文言教学中,我的做法是,每人都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整理积累文言词语,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找出一课里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看谁找得准、找得多、找得全。每课文言文都如此积累,势必为阅读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1)文中有成语的,就积累成语,如《桃花源记》中有“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阡陌交通,怡然自得、无人问津”,并弄清成语意思。

(2)通假字

每学到一个通假字,我就让学生自己列表归类总结,表格如下:

通假字:______ 读音______ 意思______ 例句______ 课文

(3)古今异义字(列表归纳)

古今异义字:______ 例句______ 课文 ______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多义词:______ 例句 ______ 课文 ______

5.思考拓展

这一步主要是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设置一些考察内容理解的题目,包括段意归纳、层次划分等,还有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让学生思考:①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②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③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

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独抒己见,可以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学生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使他们明白,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样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重要作用,对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背诵水平有明显的作用,也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思想得到了升华。

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具体落实,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文言成语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拼成语
猜成语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