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佩华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重视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冲突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祖国四化建设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 培养 中学生 语文 创造性思维
创造能力是由创造性思维能力构成的,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创造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即从事创造性活动中能思考,并提出某种新东西、新思想、有创见的思维能力。
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环境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从课堂环境来说,应该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创造性复述、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从课外环境来说,像组织文学社、办班级日报和文学刊物、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堂到课外,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重视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的完美结合。它的活动全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如我在教《风景谈》时,要求学生给六幅风景选择恰当的标题,这样可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去探讨文章的思维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这是集中思维的训练。而学生对同画面作出不同标题的归纳,这又是分散思维的培养。当同学们对第一幅画面给出了“沙漠风光”、“沙漠美学”、“沙漠驼铃”等不同标题,这时,要求同学们对这些标题进行选择,并提示画面标题选择是否准确,取决于对原文主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要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训练。学生思考后认为:《风景谈》一文虽然从谈风景的角度入笔,实际上“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才是全文的中心所在。那第一幅画面突出地描写了沙漠中的骆驼队,其主旨在于说明:即使在“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只要“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所以以“沙漠驼铃”为题突出了骆驼队,也突出了人的活动,这正切合原文的含义。这样思维的创造成分在集中思维—分散思维—集中思维这个循环中产生了。
三、进行教学冲突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求和谐,创造性思维训练需要教学冲突。教学冲突会使学生思维急剧撞击,聚合辐射,纵横捭阖,突发奇想,不断迸发创造火花。
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冲突表现在:其一,疑有力度。思维从问题开始,有疑才有冲突。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①这就是说,精心设疑,引起争论,揭示矛盾,使学生面对疑难,打开思维的门扉,深入思考,大胆探求,才能达到无疑,以激发学生进行探求性思维的积极性。“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力度的冲突标志着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索,标志着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深入。如我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让学生围绕“犹太商人夏洛克有无值得同情之处”“鲍西娅的胜诉有无狡辩成分”“作者让鲍西娅胜诉的目的何在”等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显示出对课文的深入把握,如投石激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急剧冲突。其二,冲突过程的流畅。教学冲突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又不是散漫无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把冲突引向深入,走向高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体验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欢乐。如《杨修之死》一课插叙“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那么这“六件事”有无轻重之分?有无线索贯之?插叙如何表露杨修之死在所难免?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需经历一个冲突的过程。冲突过程的流畅会使学生探索保持极大的热情。
教学冲突是师生双向交流和谐共振的一种体现。作用在于:首先,冲突使学生乐于投入,有参与意识,激发创造热情。其次,冲突使学生创造性地吸收、处理和加工信息,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力度。另外,冲突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智力上不断跃进。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今日不断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培养出适应明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人才。
注释:①《朱子语类》卷十。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