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广
[摘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的理念,大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树立科学的定位观、教育创新观、新的教育体制观、宏观的教育时空观、教育服务产业观、适应性的质量观、德育为先的育人观、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和动态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关键词]教育发展;教育理念;改革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100-05
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科学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科学发展是指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观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理念。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是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的理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现代教育理念,即树立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的理念。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内容、并且要落到实处的,也就是要树立十个现代教育观:
一、树立科学的定位观
我国需要培养三类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三类人才,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办好各类教育。我国现有普通高校1900多所,加上成人高校共有2400多所,各类高校应正确定位,安于本位,各就各位,不要越位。定位有统帅作用,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定位的内容包括:1办学理念定位,即指导思想、治校理念;2办学目标定位,即学校的地位、特色、育人目标的定位;3学校职能定位,即教学、科研、育人类型、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4学校类型定位,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技能型等;5办学层次定位,即培养研究生、本科生、高专高职生;6学校规模定位,即招生数、在校生数。按学校性质分,我国高校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二是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三是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宽口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职业技能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定位中要克服层层攀高、贪大求全、目标雷同的倾向,要克服重学轻术(职业)的倾向。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高校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如师范专业、医学专业、法律专业、会计专业,就是培养职业教师、职业医生、职业律师、职业会计的应用型人才。研究型的高校、教学研究型的高校应是少数,即使是研究型高校,也要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有些高校在定位时,过多地考虑教学研究型还是研究教学型,做文字游戏,陷入定位的困惑之中,我认为各类高校在定位时应从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
二、树立教育创新观
从宏观上看,教育创新包括七方面的内容:1教育观念的创新,树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2教育体制的创新,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建立多种办学体制,改变政府部门办学体制,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3教育制度的创新,改变上级对下级“统、包、管”,下级对上级“等、靠、要”的管理制度,包括招生、就业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现代教育制度;4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削减政府职能,淡化学校的行政性,增强社会、市场对学校的调节功能;5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刚性的教学计划、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培养方法,实行多元的、弹性的、学生有选择性的教学模式;6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7投资体制的创新,改变单一的由政府下拨经费并以此控制办学权的做法,加强教育经费的预算,调动社会、民间、个人等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
从微观上看,教育创新应包含五方面的内容:1要有教育创新的目标,学校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着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2要有教育创新的内容,教师应把创新教育列入各门课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3要建立教育创新的环境,包括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学术上要淡化权威等;4要建立教育创新的评价标准,学校要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除了考知识外,还要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要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树立新的教育体制观
从系统论的观念看,体制是系统的载体,反映大系统和小系统之间的分工协作、权力分配等关系的总和。教育体制就是教育系统运行的载体。教育体制包括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和教育运行机制等。新的教育体制观要求:
一是把国有化的办学体制变成以国家办学为主,多种办学体制共同发展。提倡和鼓励民营企业、个人投资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办学。近些年来,全国已有170多所民力、大学招收学历学生,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
二是取消部门办学的领导体制,中央各业务部门和省市业务部门原则上不独立办学,改变大学从属于某一部门,仅为某一部门培养人才的体制。应把大学归属于国家级及地方级两大类,国家级大学由教育部统筹管理,地方级大学由省(市、区)教育部门主管,以便优化教育结构,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三是变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为学校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独立办学的实体。削减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多、包得过多的状况,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实行政校分开,让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学校在经费使用、专业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对外交流、合作办学等方面可以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有自主权。政府主要从宏观上制定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加强教育质量的评估、监督。
四是变教育经费来源单渠道为多渠道。我国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国家及各级政府应确保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经费,而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实行免费教育,受教育者应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一个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人获得的利益也将提高,因此对高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应适当提高。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不是义务教育,不应全由国家包下来,应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因地而宜、因校而宜,一般可占实际培养费的30%~50%。
四、树立宏观的教育时空观
传统的教育观是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即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把学校作为有一定教育年限的教育机构。宏观的教育时空观,就是超越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向教育社会化、教育全员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时化方向发展。把教育看
作是全社会的事,而不仅是学校的事,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教育的接受者和提供者。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投资教育,承担教育的责任。如企业、商场、文化、体育、艺术等组织和机构都可以成为教育场所,企业、商场可向学生开放,提供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充实教育的内容。社会企业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组织、机构中的专业人才可纳入教育队伍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弥补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宏观的教育时空观,要求把传统的学校教育在时间上延伸到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如休闲教育原来不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但我国每年法定的节假日已高达114天,一个人每年有近1/3的休闲时间,许多人除了旅游、休息以外,渴望学习和受教育,各级学校应主动为休闲教育、休闲文化服务。我国不少大城市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学校也应为老年^学习服务,开展老年教育。各所学校所处的社区里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居民,他们也渴求学习和教育,学校教育在空间上应拓展到为社区教育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将出现,今后的企业团体将成为学习型组织,教育的空间将扩大到全社会。
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不仅是指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获得信息,而且更体现在把企业团体建成一个学习型的、永远有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的组织,要有“终生的学习与实践计划”。这是美国学者,管理学专家彼得-圣吉在1990年撰写的《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来的。圣吉认为,现代企业组织既是工作团队,又是学习团队。他认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要使各层人员全心投入到组织中去。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宏观教育观。美国媒体认为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未来最具有竞争力的管理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使组织内的成员增长知识、获得新的信息,提升思想境界,有共同的认知和目标,学会系统思考,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充分发挥出群体的能力,组织在成员之间建立“和谐、优美与均衡”的盟约关系。
宏观的教育时空观要体现和落实在终身教育观、终身学习观上。传统的教育主要立足于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成专门人才,这对人的发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有作用的。但人的发展不是短时期的,而是要终身发展的,因此,必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才能确保人的终身发展。人的终身发展依赖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尤其是终生学习。促进人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教育不是短时间的,而要延伸到人的一生中去,要给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即教会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他离开学校、教师以后能够自己去获取新的知识。在知识爆炸时代,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很快会过时,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的功能——教会知识,转为教会学习。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一要有学习的能力,二要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学校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着手,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的知识、技能。学校教育应从传统的重视传授结果性知识转移到重视让学生感受、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地获取知识。学校不应把传授现成知识的时间占用过多,不应给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应有较多时间让他们发展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为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五、树立教育服务产业观
关于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长期以来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教育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的两重性质。义务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公益性,非义务教育既有产业性又有公益性,属准公共产品。国家对非义务教育不是全额投资,所以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筹集办学资金。高等教育是生产知识、信息、科技、人力资本的产业。
以前把培养人只是当作教育的“产品”是不全面的,还应包括生产和创造知识、信息、科技等,这些均是教育产品。此外,从广义上说,教育服务就是教育产品。高等教育既然具有产业属性,就有教育市场。因此应充分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为社会办学、办班,承接培训、科研、咨询、中介等服务项目,积极拓展国内教育市场,尽可能满足各类人员上大学、受教育的需求。如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休闲教育、社区教育等市场很大,各类学校都大有作为。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还可以开拓和占领国际教育市场,吸引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到国外去办分校。
教育产业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为受教育者服务上,因此称之为教育服务产业更为确切。我国加入WTO后,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生质的教育活动均属教育贸易服务范畴。服务就是商品、交换就是商品。在教育服务产业中,学习者和家长成了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学校和教师成了教育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消费者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获取知识应有一定的教育投资,从而可以取得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权利;学校和教师依法收取相应费用后,应提供合格的、优质的教育服务。受教育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教育消费需求,因此,各类学校也应提供不同档次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家长、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教育服务市场建立后,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学校则必须在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上下功夫,建立丰富的、优质的,适应社会、市场、教育者需要的教育资源。实现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学校的责任,是教育服务产业观的具体体现,服务质量高了,就能赢得社会和市场的信赖,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
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质量观是指判断产品或工作优劣的理念。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全面地、客观地符合教育内外规律及其功能、目标的价值理念。质量观的本质特点是适应性,即适应社会需要,适应个体需要,适应教育的实际情况。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发展的质量观。只有发展了,有了_一定的数量,才有质量。我国教育事业目前还很落后,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为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即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而不是停滞不前。另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树立渐进性的质量观,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前进,就是质量。
二是合适目标的质量观。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质量标准;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质量标准。
三是需求性的质量观。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满足校内外学习者的需求就是质量。社会上有成千上万种行业,需要成千上万种专业和各种各样的从业人员。人的基础、素质、爱好、追求的目标,愿意付出的劳动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必须有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形式、各种规格、各种专业的学校,以满
足社会的不同需要,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四是多元化的质量观。教育的类型、品种、层次多种多样,国家对各类学校的投人各不相同,各校的设备、生源也不相同。因此不能用一种教育质量标准取代多种教育质量标准,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取代大众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而必须树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对不同类型、不同平台上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衡量一所学校的质量也应是多元的,不能仅从有多少科研经费为惟一标准,而应从学风、教风、管理、社会反映等多方面考察。
五是特色性的质量观。特色就是适应和满足社会上的特殊的需要,适应和满足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不是一个模型里出来的人才;人的兴趣爱好、专特长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在一个模型里铸造。各类学校应从社会需求、求学者需求出发,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自身优势出发,办出特色、发展特色,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是“全能冠军”。什么都想得到,结果什么也得不到,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特色也是学校求发展、求生存的教育途径。
七、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观
一要认识到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统帅作用。正如司马光所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强调思想品德是统帅,而学问、才能是思想品德借以发挥作用的工具。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毅力、远大的志向、就会去努力学习,去攀登科学文化高峰。二要给德育相对独立的地位,克服“渗透论”、“从属论”、“代替论”等错误观点。即认为德育可以渗透到管理、教学之中,德育是从属于智育、服务于智育的,德育可以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代替,可以由法治来代替,否定德育的独立存在。应该看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明确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德育工作要到位,即要建立德育的领导体制和机构,有专人分管,有健全的专门的德育教师队伍,要制定德育的目标、计划,确保德育的经费、时间、落实。四是要建立德育考核制度,在学生中实行德智体综合测评,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现实表现等作为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学生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如与评定奖学金、优秀学生、直升研究生等直接挂钩。只有实行德育考核,才能巩固德育的地位,维护德育的权威,增强德育的效果,将德育为先落到实处。
八、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一是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各类学校必须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二是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新生入学到毕业,从开学到期末,从课内到课外,都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理想、纪律教育。每位教师都要把“教书育人”,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已任,教书又育人,见书又见人。三是关注学生的个性。人的个性、兴趣爱好、专特长是不一样的,各类学校应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宜,鼓励冒尖,让每个学生的专特长都得到发展。在教学计划上应实行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开设大量选修课,让学生有选择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四是制定科学性、规范性、经常性的考核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促进学校领导抓好育人工作,促进教师做好育人工作,促进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九、树立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
素质就是一个人在德、智、体、美、能等某一方面或综合性方面的状况。人的素质有先天和遗传的因素,尤其在身体和智力方面,但对一个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即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及自身的努力。素质教育就是后天的学校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六个内涵。
一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有人把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归于“应试教育”,照此说法,不存在应试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了,显然是片面的。实际上,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三个面向”,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从“三个面向”的高度看问题,以“三个面向”为目标,才能增强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确立素质教育的高标准。
二是素质教育的宗旨。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五类教育和三个方面,即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学校、家庭、社会。
三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指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道德是统帅,起方向作用、主导作用;科学文化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是从事一切工作的武器和工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一个人得以生存、施展才能、有效工作的基础。
五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弱点提出来的。
六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十、树立动态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一是亲和度。教学中的亲和度,是指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亲和度取决于亲和力,即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种能力,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的性格,但更取决于教师的人格、责任感、事业心。因为亲和力与亲和动机相关,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必须亲近学生,爱学生,亲和力就强。如果亲和动机弱,亲和力就弱。
二是自由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愉快的心情学习,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讲错了不要批评、指责。在学术上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抓辫子,不打棍子,淡化权威,心胸开阔,认真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三是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四是激活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有声有色地在课堂上讲课,很活跃,很兴奋,许多教师是出色的“演员”,而学生在下面静静地听课,成为默不作声的“观众”。课堂气氛不活跃,不少学生“走神”,没有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动,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知识的被动的客体。现代教育应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要激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内在能动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活学生内在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口,以问题教育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把课堂由一人讲变为大家讲,把讲台为舞台变成课堂为舞台,把教师为演员变成师生都是演员,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五是延展度。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能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中的材料论证所学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启迪学生。教学中的延展度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好课本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