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

2009-08-01 07:06焦从利
关键词:问题情景探究学习小学科学

焦从利

关键词:小学科学; 问题情景;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64-01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在。如何上好“科学”学科的探究课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探究氛围。

一、展现实验现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原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要上好“科学”学科的探究课,首先要解决好“提出问题”这一关,如何提出问题、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提出什么层次的问题等决定了科学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探究课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自己的思维,动手实验,体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思,有所说,有所做,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

例如:在学习《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时,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就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让悬在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这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被弹开?小球弹开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思考到小球被弹开,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着。又如:《电磁铁》一课,当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电磁铁有南北极时,提出:南北极不同与什么有关?为什么材料一样,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与电源正负极有关吗?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吗等。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让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代问。防止“问题刚提出,小手早如林”的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会冷静思考才有益于自身的发展。

二、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学习不是单纯的输人和接收,而应是经历主动的探究过程。因此,要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出发,使其先对新知识发生质疑,进而产生猜测、思考、观察、测量、分析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最终达到理解和认同。这个过程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改变,是新旧知识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能力和方法。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会体验、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思想,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这一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大胆想象、实验观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从而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探究方法,尝试合作探究的力量。

探究的意义在于经历,实验操作目的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搞实验,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践品尝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可参与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同实验、一同观察、一同比较,发现操作方法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现象不明显的给予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操作,明确实验目的、过程和方法,估计学生遇到的困难,组织学生分工合作;防止只见动手做、不见动脑想的现象。某些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操作几次,才能得出小组认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学习浮力时,让学生用塑料泡沫、乒乓球、铁球、弹簧秤等做实验,通过测重力、观察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以及通过观看塑料泡沫、乒乓球浮起来等现象,切实体验到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究的侧重点也不同,也不能片面追求探究的完整。有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要注意给学生以科学方法的指导,防止学生在研究中以个别代一般、以点代全面的倾向。

【责任编辑 张桂英】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探究学习小学科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巧妙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