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导入出彩

2009-07-14 09:54陈海亮
语文建设 2009年6期
关键词:王老特级教师文本

编者按:课堂教学同写文章一样,讲究的是“凤头猪肚豹尾”。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导语,未成语调先有情。”本期我们刊发三篇文章:陈海亮的《如何让导入出彩》,阐释了精彩的导入也需要在预设基础上生成;袁爱国的《<雪>教学设计》与贾会彬的《<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使用了以文本带文本的导入方法,为整篇设计增添了一些语文味。

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成功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那么如何让导入出彩?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随机应变,因时导入

案例1

(课前唱刚刚结束)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菊花台》吗?

生(大部分):喜欢!

师: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1:周杰伦的声音很动听很悠扬。

生2:我喜欢《菊花台》的歌词,很多句子用了押韵,很抒情!

师:是的,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周杰伦的歌固然唱得很好,但我认为方文山的歌词写得也很妙,很抒情,很有诗意,我随手记了一句:“菊花散满地上,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这句话中“上”“黄”“肠”“淌”四字就是压韵的。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首很抒情很有诗意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这是一次我在温岭市校本教研公开课《天上的街市》中的导入,按照原定的设计,我们初一备课组准备用“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说,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了地下,从地下看到了天上。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面对神秘的夜空,他想到了什么?”这一段作为导入,认为这一导入简洁、精练。可是我们学校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是要进行10分钟的课前唱的,那一天,学生刚唱完《菊花台》,正被周杰伦的磁性嗓音和歌曲优美的旋律所陶醉。我一想到先前精心设计的导入与学生当前蕴蓄的情感不合拍,就灵机一动,调整思路,以学生的现实情感为基点重新生成导入,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案例2

师:(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

生1:“峡”字左边是山右边是夹,所以“峡”应该是山夹山,地势险峻。

生2:我觉得称得上“峡”的,除了山夹山还应该山夹水,所以我认为“峡”应该是水流经两山之间,有山有水,风景秀丽。

师:是的,“峡”在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的峡谷,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的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畅游长江三峡,看看三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板书:三峡——郦道元)

郦道元的作品学生初次接触,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于是设计导入时我先从“峡”的字形入手,让学生认识汉字的神奇。学生的兴趣点被触动了,学习很快由被动化为主动,于是由理解“峡”的字义深入到对文本特色的领会、欣赏,再深入到对《三峡》语言的欣赏、感悟。这样,导入与教学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导入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了,真正达到了“导而未导,教而不教”的效果。“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强调的是对文本的整体牵引,设计到位的导入能轻松自如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赏析。

三、创设情境,酝酿感情

案例3

师:说到“最后一课”,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离别,可能是老师离开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告别老师,或者是学生离别自己的同学,离开可爱的校园。这样的“最后一课”我们都曾体会过,在这种时刻我们感到的往往是依依不舍和淡淡的伤感。可是当你被告知:你的学校、你的家乡、,你的祖国被侵略者占领,你不能再说自己的母语,必须与自己的母语告别,必须使用侵略者的语言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事情你不曾经历,但是,我们的先辈曾经经历过。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东北的大片国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那里的人们就被迫放弃母语,被迫说日本话,有的人因为拒绝说日本话而招来杀头之祸。

(随后,放映短片。学生默默地看着,一言不发。)

师:同学们,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一个叫阿尔萨斯的地方,在那里,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上了一堂告别母语的“最后一课”。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为我们再现了这感人的一幕。下面,让我们用心阅读课文,用心感受这“最后一课”的情景。

这是我校潘老师在上《最后一课》时的导入,当潘老师用低沉的语调结束时,教室里静静的。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正把刚才积蓄起来的满腔激愤之情倾泻在文本中,在真真切切地体验这“最后一课”。

语文教学是一个在学生与文本接触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个意义的建构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文本,一个是自身。对于一篇经典课文,学生只有把自己融入文本,深入文本的细节,才有机会与作者共鸣。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艺术修养,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路径,积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

四、设疑激趣,制造张力

案例4

这是一节省特级教师风采展示课,省特级教师王耀军老师执教《老王》。上课伊始,老师作了一番简要的开场白后,就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学生所要学的课题:《王老》,然后让学生读课题。学生们都愣住了,不敢读。王老师大声地喊:“读呀!”学生们才犹豫着读了“王老”。接着老师问:“为什么不敢读?”同学们异口同声大叫:“不是王老,是老王。”同学们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乐呵呵地,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于是老师微笑着说:“写成‘王老行不行呢?”学生说:“不行,‘老王是个平凡的人,连名字也不被人知道。‘王老好像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点尊敬的味道。”师说:“巴金老了的时候,我们叫他——巴老,我将来老了你们叫我什么?”学生齐答:“王——老。”师:“谢谢同学们!‘老王之所以不能称为‘王老,最大的原因是‘老王不被当时的人们所尊敬,接下来请大家读读课文,想想老王为什么不被当时的人们所尊敬。”

我很佩服王老师导入设计的巧妙。看似简单的调换却包含着玄妙:首先,制造了张力。“老王”变成了“王老”,这一变动就像是块巨石投入了一方平静的池塘,学生的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其次,理清了学习的思路。“王老”就是一个突破口,通过对“老王”与“王老”的辨别探讨,学生明白了“老王”身世、身体、行业、精神上的一系列不幸,可是这并不能成为“老王”不被尊敬的理由,对“老王”一系列行为的分析反而说明了这善良的底层人物更值得人们关注,学生也自然理解了“我”“愧怍”的原因。再次,强化了主题。在“老王”与“王老”的辨别中学生发现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受尊敬的程度,学完之后就会悟到“王老”其实就是“老王”毕生追求的名号,他是多么希望人们能恭敬地叫他一声“王老”,可惜“老王”最终没能成为“王老”。

教无定法,导无定法,精彩的导入应因生、因时、因地而生。“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精彩的导入也是无形的,是与教学自然融为一体的。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教学时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基点,做到“目中有人”,这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猜你喜欢
王老特级教师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八旬“高龄青年”爱玩乐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养生没有“铁规律”
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