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生活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2009-07-06 05:19刘立英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刘立英

“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要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实际价值。”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下面,笔者就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思想和案例与大家共享。

一、数学源于生活,朴素而真实

纯粹的数学知识枯燥而乏味,让学生畏难和厌倦。为了让数学知识富有真情和活力,教师应密切联系生活,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无处不在的数学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生活化”的数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生活实践融入数学课堂,那么数学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生活启示教学、促进学习,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二、教学案例来自于生活

1.借助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讲解数的认识相关内容时,设计如下场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2、3、4、5、6、7、8、9、10等数字,你们能说说它们代表的意义吗?知道的请举手回答。

生1:2可以表示2个苹果,2块糖。

生2:4可以表示4个人,4个手指头。

生3:1表示1棵树,1本书。

生4:我们班有8个男生,10个女生。

生5:今年我9岁了。

生6:我家的电话号码是2836255。

生7:我姑姑住的是3号楼5层504。

在学生认识了1~10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些数在生活中的用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数的认识与理解。这些例子都来自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想到的,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喜欢上数学,同时在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增强数感。

2.利用身边的数学模型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把数学生活化,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数学这门令不少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产生了神奇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说现实中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多种实物,如汽车的轮子、水桶的底、下水道的盖子等等。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设计都与圆的特点有关,等学了圆的知识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强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3.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在学完乘法后,联系身边的事件进行启发教育,由浅及深。比如学习了个位数乘法,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解决身边的问题,笔者会从4个皮球排成1排,总共几个问起,问到5排,同学们都能踊跃回答。然后会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现在只有10个皮球,要求摆成5排,每排要求4个皮球,该怎么摆?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碰到这么有意思的问题,无论课下或者回家后,学生们一定不会闲着,或自己动手,或请示父母,笔者想这个答案一定会永远记在他们心里。

4.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愿望。数学教学活动应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学生展开,使新的数学知识成为学生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让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出现在课堂上、教学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可展示学生熟知的日常购物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巧克力每块5角,买5块要付多少钱?”买巧克力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亲身体会。顺便可以温习以往的知识。又如,提问:“同学们可曾注意超市的购物小票,你们可曾知道小票上各种数字之间的关系。”然后,展示自己前几天的超市购物小票,和学生一块研究几个数字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激活了原有的经验,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

三、数学“生活化”要适可而止,不要片面化

在教学“数学生活化”的同时,不要片面追求生活化效果。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与生活的超越。“数学生活化”不能过于放大。数学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就是数学,也不意味生活可以替代数学。数学是抽象和理性的,生活却是具体和感性的。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一味追求数学的“生活化”,把联系生活作为唯一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课变成了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课,数学教学变成单纯地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片面追求数学的“生活化”,用“生活化”取代“数学化”,削弱了“数学化”。在倡导“数学生活化”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区别,过于放大“生活化”,导致的后果是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学生对数学的错觉。

在现实教学中,不能生拉硬拽、东拼西凑,使数学课堂过于“生活化”的情况。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创设了一些学生在公园里游玩的欢乐场景,播放了长达5分钟,在播放碟片的同时,在下面听课的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大声地叫嚷:“啊!这不是××公园吗?“我去过。”“我也坐过这种车。”……教室里长时间难以安静。学生都在兴奋地谈论着自己曾经游玩时的感受,丝毫听不进老师本节课要想涉及的内容。很显然,这位老师本想通过游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过了头。虽然整节课很热闹,学生情绪高涨,但这种“数学生活化”的做法却值得深思。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更好地体验数学。认真做到使“生活化”与“数学化”两者更有效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真正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教学生活化”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原型经验应用
数学生活化例谈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