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东云
摘要:当前,在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弊病是:平时不注意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作文时无话可写,或东抄西凑,假话连篇;或“依葫芦画瓢”,毫无创新之意,要根治这种病症就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事物人手,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为作文打好基础。
关键词:观察能力 积累素材 写作兴趣 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一分子,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许多教育工作者正探索、建构新的模式。我对作文入门教学做简单介绍:
一、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
中语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能力,使他们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结果和感受。”要培养学生“随时收集、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那么,在生活中靠什么收集素材和积累材料作呢?靠观察和阅读,观察和阅读是写作实践中两种重要的基本功,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两种渠道,在这里,我先只谈观察能力的培养问题,暂不谈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要想写出真切、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的文章,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大干世界,人、事、物、景、日常生活,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基本素材。但是,由于学生平时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再加上无意注意所起着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较差,观察事物时,往往是走马观花,对细节注意不够,结果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事,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却仍然写不出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发现身边的新人新事新气象,积极的感知这些生活现实,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素材,在写作中唤起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并能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这些观察到的素材写下来,以备写作时派上用场。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的方法,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做有心人,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多问问;培养学生自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像摄影机一样,把远景、近景、全景、特景全部拍摄下来,储存在脑海里,写在日记本上,这就是积累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就谈不到写好文章,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事物,为自己的写作准备真实的、感人的素材。
当然,这里还有个观察顺序的问题。观察,必须讲究顺序,不能随心所欲,东看一眼,西看一眼。应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进行观察,作认真细致的信息摄取。事物是复杂的,观察顺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从最简单的“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开始,再到“由外及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可从一个固定点,从静止的角度出发去看一个事物;也可移动观察点,从运动的角度去观察;可从正面观察,也可从侧面观察。有一点值得强调,那就是在观察事物时,要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去感知事物,才能获得细致而全面的信息。
要引导学生边做边观察。如:有意识的布置学生用双休日自己洗衣服,自己煮饭,自己去旅游(当然必须事先和父母说好,如有事及时给父母打电话)等等,然后把自己所从事的某一项活动说给家长或同学听,让人听懂了,最后写下来。
另外要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有意储存写作素材、作文时才能有话可写。
二、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想说、爱说、敢说
中语大纲不仅强调了“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说话训练的特殊性。因为说是为书面写作打基础的,只有说的充分,写的才能生动具体。叶圣陶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句话强调了说与写的辩证关系——说是用嘴巴来写,写是用笔来说,先说后写为语文作文教学。
说是写的基础,心里话说不出就写不出。说的明白具体,写的才生动有趣,句顺理清,言简意赅。
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呢?首先;必须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想说爱说,敢说。那么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是什么呢?首先在于学生是否有内容来写。吕叔湘先生说:“为了让学生作有充实内容的文章,教师可设法给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占有材料。”作文是这样,说话训练也是这样。
(一)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让学生自己根据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主题班会。如:“二十一世纪的我”、“环保——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浅谈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老师我想对你说”、“我能行”等等,这些主题班会学生自己主持,老师只是参与中的一员。经过事前的精心组织,所以在发言中学生人人参与演讲,虽说学生们说话内容有长有短,但主题是明确的。这样的主题班会经过从初一到初三三年不间断的进行,大大地锻炼了学生胆量,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日后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另外规定每节语文课开始前进行5分钟的说话训练,让学生汇报他们的所见所闻。
(三)同时还规定让学生把他们在学校的见闻每天晚上清楚地讲给自己的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
(四)每次作文前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把自己经历中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场面讲给大家听,把自己深受教育、难忘的经历说给大家听,或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让大家帮助解答……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使学生感到作文有内容可写,不枯燥无味,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书面表达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了从说到写的好习惯,使学生掌握了表达方法与技巧,为将来走入社会,参与社交铺平了道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我特意编成了顺口溜,以便抛砖引玉启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很快从中掌握了说话表达的基本方法,至此,教师要深入引导,每次训练时要教给学生一种表达技巧,经过三年的初中阶段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说话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讲演能力,为学生的文字表述铺平了道路。学生作文时不仅占有了材料,而且又能准确地、具体地、有序地、带有感情色彩地说出来,何愁在写作时写不出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