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的探讨

2009-06-20 08:32连碧红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德道德

连碧红

一、课堂教学,让学生诗意地存在

“课堂虽小,意义却大,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刘铁芳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

1、把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价值。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其课程形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它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这是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时要突出的重点。

2、在教学中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过去的品德课教学,教师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忽略了学生间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而新课程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因此,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有一次我到北京学习,听了北师大附小一年级的课程《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课,老师为孩子准备了“布眼镜”与“纱眼镜”。她先让孩子戴上布眼镜,让孩子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受眼睛看不见时做事的难受。当孩子摘下“布眼镜”时,全班孩子“哇”地叫起来。老师问为什么,孩子回答“字太难看了呗!”老师又问“眼睛看不见有什么影响呀?”孩子说,“不能写好字了”“回家不识路了”“做游戏,我就找不到人了”……七嘴八舌,都急于表达他们的看法。于是,老师又让他们戴上“纱眼镜”,然后问,现在有什么感觉吗?孩子回答“看东西雾蒙蒙的,看不清”……就这样,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孩子懂得“眼睛是个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健康安全生活好。”这节课,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获取到正确的道德认知。

3、教学内容要贴进学生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让课堂体现实效性。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我在上《推己及人》这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出示了一张在公共汽车上的众生相,我问孩子,你们从这张图中看到了什么?你们能不能揣摩一下这些乘客的心理,他们为什么不让座?如果是你,你会让座吗?这样设置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从中明白,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因为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一颗善良的心。

4、课堂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

教育家雅斯贝尔说:“有一种爱叫唤醒。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品德课更需要用爱来温润课堂。

我前面所说的《推己及人》这节课,课文的核心是要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同情之心。根据此教学目的,我把教学的重心定位在“让学生感悟善良,体会善良,并能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一主题上,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内化。在这一课中,我为孩子捧出了一组失学儿童的照片,并通过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眼神,传递给孩子,唤醒孩子的同情之心与善良之心,我发现,很多孩子泪花闪动,“爱心”温润着课堂,也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二、《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采取的教学策略

1、开放式的教学策略。

开放式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时空的开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室,应当把学习场所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扩展到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三是教学内容和结果上的开放,允许学生保留多种意见。

例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环境》一课时。教师课前提出探究的问题“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学生自愿进行观察并汇报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学生1拍摄了住家附近垃圾的照片,并介绍垃圾的危害。

学生2拍摄了住家附近烤鸭店的照片,烤鸭店内人影晃动,烤鸭店外垃圾成堆。

学生3认为电池的用途很多,但现在正在给环境带来污染,列举了一些数字。

教师引导探究住家附近水污染的问题。

学生1手里拿着2瓶水,一瓶是黑水,一瓶是干净的自来水,黑水是从学校附近的河沟里舀取的,经学生的实地考察,黑水是一家小工厂排污水造成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小鱼不能生存。

学生2画了一幅图,图中被污染的河水像墨汁一样,一条小鱼在吐黑水,画外音“别吃我,我有毒”。

教师引导探究“什么原因引起的环境的污染,都是人为因素吗?有什么力法可以改变?”(以垃圾为例)

学生小组1: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将可再生的垃圾进行回收,实现资源重新利用。

学习小组3:收集到我们国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法规。

学习小组4:收集了近期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环境问题和治理问题的报道。

学习小组5:走访区(县)的环境保护局,了解本地区环境治理的常见措施,介绍给其他的同学、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了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并从中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课程学习时空的开放,使学生能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

2、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活动化教学指教师在课堂中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

些场景中的活动,去进行体验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一位教师上《做妈妈的小帮手》这一课时,打破教材以讲、说为主的教学格式,创设了“择韭菜”、“切韭菜”的活动情境,使孩子们亲自实践“择韭菜”、“切韭菜”。这些家务活学生在家根本没有做过,干起来非常费劲,有的孩子手都磨红了。但在这切身体会中,学生感受到父母家务劳动的不易,爱父母之情油然而生。另一位老师在上《安全回家》这一课时,也巧妙地创造了一种情境:一幕有趣的动画剧《新龟兔赛跑》吸引了同学们。此次小兔虽然跑得快,但因为他撞小孩、闯红灯等险些酿成悲剧,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严肃的话题“安全回家最重要”。整节课以小兔为主线贯穿始终,孩子们则以关爱者的角度帮助小兔识路标,告诉小兔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回家路上的安全常识等。在这个充当快乐助人者的过程中,也使孩子们懂得“安全回家最重要”。在此情境化的课堂中,学生感受自然深刻。

3、对话式教学策略。

新课程指出:“教学活动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在师生聊天式的对话中,不仅可以缓解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的心情,而且还可以不知不觉地将课堂教学意图不露痕迹地渗入其中,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转入文本的德育内容,淡化了学生“被教育”的定势,让他们在无意识中,在自由的对话中,逐渐感受到隐藏其中的道德内容,获取正确的道德认知,激发积极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的道德需求,并与原先已有的道德经验发生碰撞,或推翻、或补充、或改进、或完善。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真正的友谊》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几次面了?”

学生:“三次。”

师:“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

学生:“好朋友!”

师:“那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就是我的……”

学生:“小朋友!”

师:“既然是朋友欢聚一堂,大家应该无拘无束,你们能告诉大朋友,谁是你的最好朋友?你们之间有过不愉快吗?”

这时学生就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不愉快的事。

整节课,这位老师始终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学生也像与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毫无顾虑地表露内心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这位教师没有枯燥的说教,其“教育无痕”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份源于内心的情感体验,很巧妙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实施“品德与社会课”强调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是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

1、让学生自主学习。

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电视机、互联网面前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渴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要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我在教学《推己及人》这一课时,针对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毛病,截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片断《借擦子》,让学生讨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单单只考虑到“我”的要求,“我”的感受吗?引发孩子激烈的讨论,当学生认识到“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要以德来报怨”;“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时,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2、让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像前面提到的《我们身边的环境》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例子。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3、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亲历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尊重孩子的体验,重视对孩子的行为导向,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因为只有知识、经验、美好的情感,乃是智慧,才是真正的人生获得,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品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