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语文课堂要从“斟酌”文本入手

2009-06-20 08:32朱维松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父与子背景文本

朱维松

教师手捧文本,面对学生,以至作者和编者,要引领学生学习什么呢?提升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影响学生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笔者以为教师课前必须“多角度”“入木三分”的“斟酌”文本,从“斟酌”文本中找到“问题”,进行“教学预设”;从“斟酌”文本中品出“味”,才能显成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多角度地“斟酌”文本呢?

一、“斟酌”编者的意图

“单元导读”“课前导读”“课后思考”等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是教学的风向标。如:“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单元导读。教学这组课文,笔者以为教师应紧扣上面这段单元导读中提到的“神奇”“魅力”“感受”“体会”这几个关键词去“斟酌”文本,进行教学预设,实施教学。这里以《观潮》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划出并摘抄文中能体现“神奇”“魅力”的词语和佳句。如:划出“奔腾”“漫天卷地”“横贯江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能体现“神奇”“魅力”的词语和佳句。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欣赏这些美词佳句,“感受”钱塘江潮的“神奇”和“魅力”,抒发自己的情感,“体会”作者对钱塘江潮壮观景象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法。

二、“斟酌”文本“本身”

多读文本,在读中“斟酌”文本中的“味感”。“斟酌”文本就像泡茶一样,一次一次细品,每次都有不同的“味感”。

如,首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这篇课文讲的是199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个非常感人的父与子的故事。地震发生后,这位父亲在非常无助的情况下,却能坚持38小时决不放弃,最后救出自己的孩子;而埋在废墟里的儿子告诉他的同学们不要害怕,他的父亲一定会来救他的,也能救大家,最后他和他的同学们都获救。

再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开始细细“斟酌”以下这些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句话,文本中出现了3次:这是父亲给儿子的承诺,也是儿子对父亲的信赖。“什么”是指什么事呢?“!”说明了什么?)“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句话,文本中也出现了3次:这是父亲的无奈、无助、乞求、痛苦……)“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呢?这样写不就是为了强调父亲救助孩子过程中的艰辛、艰难、艰苦,坚持不懈、坚持到底、决不放弃吗?)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劫后余生,父子共同感受生命的珍贵,亲情的珍贵,喜悦与幸福……)三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开始预设问题:“在地震灾难面前父亲是否还能信守‘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诺言呢?”“儿子呢?在废墟下,是否也能坚信父亲的承诺呢?”“这位父亲为什么能坚持38小时呢?”

“这位父亲在救助孩子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

三、“斟酌”文本背景或作者写作的背景

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知道文本背景或作者写作的背景,但有些文本是一定要“斟酌”其背景或作者写作的背景的。

如:唐诗《早发白帝城》,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一定要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得罪当朝权贵被贬发配西南边陲,顺长江而上到白帝城时,途中获悉自己得到特赦,在归途中写了这首诗。文本中的两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还在叫,可船已经顺江而下,穿越“万”重山了。这里值得“斟酌”:猿猴还在叫,船怎么会如此之快穿越“万”重山呢?这是怎么回事?这显然是夸张写法,作者为什么要用夸张写法?因为诗人被贬遇赦,此时的心情十分欢快,归心似箭,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船已经穿越“万”重山了!因此,教师在了解了文本的背景和当时诗人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时,就能胸有成竹:即朗读句调要高,语调不能低沉或平淡,要读出诗人遇赦的喜悦和盼归的心情。

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斟酌”文本人手。如果文本“斟酌”不到“味”,教学就会费时费劲,收效甚微。反之。文本“斟酌”到“味”了,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父与子背景文本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父与子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有趣的父与子
父与子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