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钱海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有太多的灌输式。怎样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以儿童化的眼光、儿童化的思维进行数学教学呢?
一、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
曾读过一篇题为《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的小短文: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哭得呼天抢地。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装着跌倒,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文中的小女孩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没有刻意的雕琢,行为自然,充满灵性,仿佛事情之间本该如此。
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者角色。殊不知孩子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因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蹲下身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遭遇数学问题,去解决生活问题。
二、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
可能生活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主义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智慧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需要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并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学习了乘法的计算之后,可以安排如下活动:某花店有若干标明价格的花,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素材,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5支玫瑰多少钱?10元钱可以配哪些花?等等。这样的数学教学给学生不仅仅是计算方法的掌握和机械运算能力的提高,更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他们的可能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知识体系的束缚,关注学生生活需要
“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被遗忘的基础”(胡塞尔)。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生活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生活的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等等。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应将其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知识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理想性,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的生活,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四、注重实践参与,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受、有所悟,进行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呆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练习课,我把教学活动的地点选择在学校的跳远沙坑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学生们边议论,边动手,他们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分工合作,数分钟后,学生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建成这个沙坑需挖去多少立方米土?这个沙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个沙坑里的沙的体积是多少?……学生们经过讨论,都自己一一作了解决。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生动的感知、深刻的体验和牢固的掌握,更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锻炼了生活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