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初探

2009-06-04 08:13萍等
职教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举措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刘 萍等

摘要: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新的人才培养观和新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工学结合模式的逐渐形成。有着明显的德育优势。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办学实际出发,就如何切实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做几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改革;举措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高职高专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萍(1963-),女,陕西杨凌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教育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2-0054-03

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近两年来职业教育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也由此经历了莺大变革,表明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进入更深层次,更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工学结合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的普遍规律,又有中国的职业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国外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日本的“产学结合”等模式。我国主要有“订单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和“两段预分配”模式等。工学结合模式。其实质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工学结合模式的逐渐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如何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适应这种培养模式的要求,充分发挥工学结合的德育优势,需要作深层次地探索与实践。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德育优势

工学结合就是学生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把教育由学校延伸至社会和企业,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学习、体验和锻炼。这种模式的德育优势就在于为德育提供了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企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更加符合德育的规律。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德育教育跟进企业,以企业和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充实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内容。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满足产业界、社会对培养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为总的指导原则,以职业性分析和一种清晰行为表现一定目标的指导性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企业、社会的育人功能

它促使了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管理主体多元化、学生角色双重化、教师作用多样化、教学空间和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教学评价及教育社会化程度等方面的变化。因而,“工学结合”无论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作为一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或是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生成技术技能的方式方法,以及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等,无疑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用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体验知识。在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培养情感、磨练意志、提高综合素质,在纷繁复杂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培养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学结合不仅为知与行统一提供了适宜土壤,而且工学结合的过程又是知与行统一的生长过程。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能实现知与行的统一。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全面发展。

(四)工学结合模式使学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环境不但具有真实性而且内容丰富。在企业环境中,不但具有真实的产品生产、营销过程及所要求的行业规范、企业文化,而且具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交往、处世之道。在企业环境中学习,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固有的时空限制,呈现出了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真实思想道德经验的状态。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好地和学生的就业、工作、生活、发展结合起来,更加符合学生、职业、社会的真实要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举措

(一)利用工学结合德育资源,激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教学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课,一方面课程计划、课程模式等要素要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利用工学结合德育资源,发挥其德育优势,激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

1、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树立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

在育人观上,树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转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较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同样必须贯彻和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目前,有些人认为工学结合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效果,实际不然,工学结合模式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加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增强德育与社会的关联度,强化社会对德育的认可度,刺激社会需要欲望,使德育的价值真正体现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上。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人才观出发,兼顾到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育人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基础上促进德育发展。

在价值取向上,实现由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价值统一转变,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有机结合,从培养单纯服从的人转变为造就有丰富创造力的人,从塑造“道德人”递进到培养“能力人”,实现为社会政治服务与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内在统一。

在职能定位上,实现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当作严格管理和约束学生的手段。这种认识和工作方法,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

的手脚,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规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为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与社会零距离,让学生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其劳动观念、职业纪律观念和融入社会能力,磨练其意志毅力、养成其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出发,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强化服务学生的政治追求、文化需求和价值体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顺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能适应时代潮流,学会文明健康的生活。

2、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

利用工学结合德育资源,发挥工学结合德育优势,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实现多样性,才可激活德育课教学。现实性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将教育落到实处。在课程内容上,要进行充实、重整和改造,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觉得德育课亲切可信。应该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讲政治、讲经济、讲法规、讲道德。从学生自身采集来的鲜活、亲近的案例中学习知识。多样性即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其摆脱单纯的道德教育理论及政治理论的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理论的传授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应从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出发,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上必须实现由学科体系导向的、陈述性的、静态的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转向行动体系导向的、工作过程性的、动态性的实践技术知识内容的教学。压缩那些超越高职院校大学生接受能力的抽象理论内容,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即从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群)剖析为起点,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确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借顶岗实习这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教、学、做”的统一中,学会善沟通、讲团队、服从管理的大局意识,切身感受到职责、纪律等职业规范,从而增强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选择、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态势。

3、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改进和拓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方法

(1)以企业化管理模式来合理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企业的文化、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师傅”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之一。所以学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体现职业特色。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要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脚踏实地、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地为这个理想而奋斗: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起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当树立学生能在基层生产、服务第一线或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思想作风和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要依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方向,把世界上最先进的职业理念、职业心理素质、职业行为素质等文化知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和方向,坚持这样的定位,就能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这样的定位,学生就会学会自我科学定位。找准职场制胜的铺路石和踏入职场的“敲门砖”。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就业的机会。

(2)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生的实验、实训过程应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使高职院校的师生更易于和社会上的各个行业的“社会”人进行直接频繁的接触,更易于走出围墙式的教育模式。使高职院校更易于和社会溶为一体,并受社会上各种现象的影响,这也使得学生的思想更趋多元化、复杂化。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现状,改变过去普通高校“墙院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由封闭转为开放,由单一转为多样,建立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在企业、校外实习期间,也决不能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和企事业单位联合起来,建立一支企业兼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工”中延伸。工学结合模式决定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环节较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实训和生产实习中,利用工厂、车间里工人师付们的积极思想教育学生,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机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情感,从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校企互动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机制

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职院校常规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职工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道德教育领域,校企交流互动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者掌握着职业道德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有效方法,可以协助企业完成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高职院校还可以支持企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研究,形成鲜明而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核心文化,学校师生浓厚的学习精神对企业的学习型组织氛围的形成大有裨益。其次,企业的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人物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教材,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之路对高职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高职院校通过聘请他们担任德育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激发促进作用。企业的负责人在人事管理、质量监控上的要求,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现实案例。最后,校企双方还可以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和研究现代职业道德观念,如质量意识、信用意识、职场礼仪、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双赢原则等。通过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能够丰富学校职业道德内容,也能够对改善企业的职业风气起到引导作用。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开放式育人格局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启示我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单单是高职院校的任务,而是全社会长远的战略任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现代社会的大德育观念也包含着德育在实施途径上,强调学校主导作用与社会影响作用的整体性发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拓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渠道,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适宜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生态环境。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鼓励、支持的作用。今后应尽快出台与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其次,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懂知识、会技能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教师聘任、评估、分配激励、财务制度和编制管理办法,建立一套工学结合情况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等制度。再次,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举措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