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职业教育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培养人才调查

2009-06-04 08:13王志洲
职教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做中学调查职业教育

王志洲 梁 卫

摘要:“做中学、做中教”是温家宝总理在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调研时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大连市职业教育做法的调查,介绍了经验,得出结论: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论原则的最好形式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只有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以“做”为核心,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做”中生成职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调查

作者简介:王志洲(1954-),男,辽宁金州人,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德育。梁卫(1953-),男,辽宁大连人,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9-0058-04

“做中学、做中教”是温家宝总理2007年9月7日在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调研时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科学地揭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是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精辟概括,为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文通过对大连市职业教育的调查,介绍其有关做法及经验。

一、为学生高质量的“做”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

职业学校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含企业技术人员和师傅),“做”是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教学行为。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教师的“做中教”必须为学生的“做中学”服务,使学生会做和做得更好才是教师“做中教”的直接目的。这就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为保障。自“十五”以来,大连市逐步建构了“校内外研训一体、以‘校本研训为主,校企合作培训、以企业培训为基础,突出‘市本专项技能培训功能,以出国培训为补充”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使职业学校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并有近400名专业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行了专项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做中学、做中教”水平,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增加投入1000万元师资培训经费,并设立紧缺型人才专项基金,对IT型人才培养实行5年期累计跟进式投入,每年投入1000万元,对模具型人才培养实行间隔式集中投入,一次性投入3000万元。市教育局规定对动手能力要求高的80%的专任专业教师和50%的专业基础教师要到与专业对应的企业进行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挂职进修,政府对接受教师挂职进修的企业师均月补1000元;对专业教师实行评定第二职称制度,并要求其取得与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同时为职业学校从企业引进高技能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市政府还聘任原大连市市长魏富海、全国著名企业家孙荫环等为大连市职业教育“十大顾问”,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亮等“十大金牌技工”为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总指导教师。市政府通过定期表彰“双师型教师”和“技能标兵”来营造重视职业教育,鼓励教师学习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打造一支德技兼备、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地实施“做中学、做中教”。

在由谁来“做”的问题上,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把使学生“做”得更好锁定在教师必须会“做”,而且要做得更好,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做。学校首先提出了教师的“一体化”要求,即专业教师必须集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指导和技术操作示范于一身;学校实施了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教师与企业师傅一帮一结对子的“结对子学技能工程”;学校建立了教师围绕职业能力培训的“循环式到企业进修实习”制度,要求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一线“顶岗进修实习”,特别是刚毕业到校的年轻教师必须先到企业工作进修至少2年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后才可以担任教学工作;向社会聘请高技能专业人才以及企业技师、高级技工到学校任教,直接参与和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引能工巧匠入校执教”举措;开展提高教师“做中教”基本能力的“训练与竞赛”制度,以动态的技能训练改变过去的“啃死教材、死啃教材、教师被死教材所束缚”、“备死课、死背课、学生被教死课所困厄”的状态,用竞赛推动教师主动学技术、练绝活、掌握教学真功夫,以此改变过去教师“说功”强,“做功”弱,纸上谈兵条条是道,嘴上操练夸夸其谈,一动手干就麻爪的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师训措施,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做功”,使教师不仅会做,而且“做得巧”、“教得精”,学生“学得实”“做得好”。现在全校近90名专业教师人人都有累计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和技能证书,登上讲台会讲课,下到车间能做工,成为在“做”中指导学生“做中学”的行家里手。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是光荣的,你们培养了大批青年,让他们掌握了本领,为他们的将来打下了基础。”

二、为学生高质量的“做”建构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网络”

实施“做中学、做中教”,首先要解决“做”的物质条件问题。近五年来,大连市共投入2.6亿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数控与模具、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9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2个市级实训基地,市政府确定大连机床企业集团等为“十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市115所职业学校(含技校)的主干专业都建有专业实训室或实训车间。2006年,大连市政府把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的18件实事的政府工程,从“十一五”开始设立实训基地建设专项基金,对实训基地和农村职教中心进行5年的连续投资共1亿元,年均投入2000万元,2007年市政府又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为7所高中等职业院校购置模具专业实训设备。市政府还对企业在学生实习、专业教师岗位培训,为学校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实行“动态考核”管理,通过建立引导性资金、税收减免等政策给企业以支持,促进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大连市已建构起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网络”,基本满足了全市职业学校13个大类专业的近200个专业(专门化)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市政府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规划,面向全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决定在2012年前,再建成20个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在全市范围内使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形成网络,产生倍加的实训效能。

在解决在哪里“做”的问题上,大连市轻工业学校采取了强化校内实训基地硬件建设与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建设并举,校内实训网与校外实训网互补的建构与运行模式。在校内资源整合中,学校确立了实训教学场地面积要等于或大于理论教学场地建筑面积的原则,并通过持续投入,扩大和提升实训资源的质和量,逐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截至目前,校内实训设备总值已达3000余万元,食品生物、数控、模具、服装、机电、电气、工美、服装等专业均建成了设备比较先进、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部分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校内实训和技能鉴定的双重需求,而且其中的机械密封件厂、食品、数控、模具实训中心和服装加工厂,还集实习实训、产品开发、生产加工于一体,已具备产品研发和对外加工能力。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投入与利益分配共享,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校内工厂、车间的生产和产品加工的过程,就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均在专业实训室或生产车间进行,边生产边教学,学生通过参与生产全过程了解了技术,掌握了技能,学会了做人,实现了“产教合一、教学做合一”,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实行“订单培养”,按照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与订单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学校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服务的功能。目前,学校已与24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稳固的合作关系,使之成为学生“顶岗实训”和就业的主要基地,同时,也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做中学、做中教”和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让学生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开展“做”

温家宝总理指出:“有的人把教、学和做看成是三件事,我认为是一件事”。“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可见,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说教”和学生的“听学”都不是“真正的教”和“真正的学”,教师必须通过“做中教”来引导学生“做中学”,“通过‘做将‘教和‘学连贯为一个整体”,达到“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实现‘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做学合一、‘手脑并用”(黄炎培)。因此,大连市各职业学校始终强调职业教育要立足于行动体系,关注过程性知识,突出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自我建构,以学生“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为教育教学的主线,把“做中学、做中教”贯穿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之中。从创建国家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市级示范专业为专业改革的切入点,实行体现“做”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制定使“做”更规范的“课程标准”,编写有利于“做”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采取科学地“做”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仿真教学法”,实行高效率“做”的小班化(小组)、师徒式的“实训教学组织形式”等,使学生能够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开展“做”,把学生的“学”转向在企业、车间和岗位上的“做中学”,达到专业和岗位的零距离目标,在真实的“顶岗工作”中真顶岗,顶真岗,顶好岗。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融通。

在怎样更好的“做”的问题上,大连市轻工业学校在实施“做中学、做中教”中突出了能力培养职业化。建构以工作岗位群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基准,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合理配置教学内容,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形成“岗位引领、任务驱动”项目式课程体系。学校按照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引进企业实用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实践经验,将原来的课程(含教材)“拆包”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使之成为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全新教学项目。为确保其内容与生产实际尽可能零距离,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论证和审核,使教学内容更加紧贴生产实际,更加紧靠职业岗位。同时实施“教法多元化”,采取“教法要适应学法,学法要符合做法,做法要体现岗位工作要求”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做”的主导功能,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深刻内涵。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侧重于备任务、备学生、备过程、备问题、备学法、备指导和备环境的系统备课形式。教师上课更多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学生主动的参与、更好的合作、经常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生成实践智慧,确保学习活动有序、生动、高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

四、让社会来检验学生“做”的质量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而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能力则是就业的基础。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既会求知也会做事,既会处事也会生存。”“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特别是农村孩子们,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掌握一门本领,长大后找到自己的职业。”大连市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技能为本,以学生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全面的“做”使学生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自我整合,具备全面的职业能力,即使学生生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道德能力”,而且在“做”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而不是只学会单纯的“操作技术”了事。由于坚持了“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生成了更好地就业所需要的真本事,并且通过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校、市、省和国家级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来展示学生“做”的过硬本领。自“十五”以来,大连市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基本稳定在10.5万人左右,每年有3—3.5万名学生在各类实训基地和对口企业开展专业实习和顶岗实践,通过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做”,使学生全面的“职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业和实训基地对学生的满意度始终在99.5%以上。2007年,大连市教育局组成32个调查组,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深度调研,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近千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中职就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基本持肯定态度,特别是对就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履行职业岗位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辽宁省举办的三届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中,大连代表队蝉联了三届团体总分第一名,特别是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中,大连市代表队以获金牌总数2枚超出东北三省各参赛队的突出成绩得到同行们的好评。由于坚持了“做中学、做中教”,学生为实现更好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使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连续4年平均就业安置率达到95%以上,2008年就业安置率历史性地达到98%,形成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和社会满意的良好局面。

对“做”得怎么样的检验,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把评价的尺子延伸到社会、企业的认可度和学生的就业质量上来。几年来学校一直把在“做”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生命工程”来抓。由于学校在参加国家和省级历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突出表现,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三连冠功勋学校”。学校通过实行学生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捆绑”式管理,把学生的顶岗实训与未来就业推向同一个平台,即学校在制定学生顶岗实训教学计划时就将学生通过顶岗实训开辟就业工作预设其中。为此学校对学生就业进行统筹协调,就业指标分解到承担实训教学任务的各专业教学科室,工作化整为零到指导学生“顶岗实训”的每位专业指导教师,全校上下工作责任明确、措施保障到位,全面调动了学校、科室、教师三个层面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充满生机活力的实训教学体系与就业工作体系并轨合成的运行机制。专业教师在深入企业带领学生顶岗实训过程中,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促进了学生的顶岗实训与顶岗预就业的有效衔接。学生的顶岗实训过程就是实训企业选择学生到企业工作就业的过程,学生在企业通过“做中学”展示了自己的技能水平,企业也在对学生“做中学”的考核中较全面的了解了学生。许多企业认为用人单位与学生在“做”中相互了解,要比在就业洽谈会上通过“说”进行了解要深刻、全面的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在顶岗实训中被企业选中留用并就业的。由于学生通过“做中学”炼就了过硬的技能和学校就业指导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从“十一

五”以来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为100%。

从孔子肯定“行”是“知”之始到杜威、黄炎培、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把“做”作为重要的教学论原则,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都充分说明“做”在人的技能生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和核心地位。而学生光靠“重视书本,强调静读”即便是“以时诵习”甚至是“学之不已”也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真正学会技能的。所以,职业教育只有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以“做”为核心,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大连市职业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以更加科学求实的态度,积极地开展着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主导的新一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工程。

责任编辑葛力力

猜你喜欢
做中学调查职业教育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