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琼瑶
[关键词]临床教学;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R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8650(2009)10-132-01
我院是一所教学医院,每年都有许多来院实习的护理人员。促进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已成为医院工作的一部分内容。笔者从事临床带教工作10多年,现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 老师方面
1.1.1 教学理念缺乏:临床带教老师以往所受的教育往往是如何做一个好护士、如何满足病人的需要,而很少接受过如何作为一个老师的培训。
1.1.2 教学方法陈旧:目前在临床实习的学生层次包括护理中专、大专、本科,但临床老师的带教模式缺乏个体化,仍限于传统的师父带徒弟方法。
1.1.3 授课能力欠佳:带教老师长期从事一线工作,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学理论培训,在临床教学中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授课经验不足,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而疏于强化知识,并且缺乏人文科学精神,缺乏与护生平等沟通的技巧。
1.1.4 带教老师精力不足:人员编制紧张,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不达标,临床护士经常一个人要做一个半到两个人的工作,带教老师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再负责带教,因而忙于日常工作,往往放松了对护生的管理,不能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
1.1.5 学术交流不足:由于二级医院缺乏像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的大量学术交流,造成带教老师在课题的开展和知识的更新上跟不上形势,每年发表的护理论文很少,课题的申报几乎为零。
1.1.6 缺乏关爱心: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致使学生普遍感觉缺乏源自老师的关心。
1.1.7 带教老师的学历层次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实习护生学历也由以往的中专生为主转为大多数是大专生,甚至是本科生,然而带教老师的学历却参差不齐,存在着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情况。
1.1.8 监督力度不够: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临床带教制度不完善,监督措施不得力。
1.2 实习护生方面
1.2.1 职业素质欠佳,心理应对能力缺乏:现在的护生大多来源于初中生,年龄小,缺乏职业所必须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无社会竞争意识,实习中缺乏工作热情,依赖性大,动手能力差,缺乏主动性。
1.2.2 理论与实践的转换缓慢: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发现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操作技能,从而会产生迷茫。
1.2.3 重技术操作,轻生活护理。
1.2.4 专心思想不稳定,学历越高越明显。
2 改进措施
2.1 建立带教制度,严格选择带教老师
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湛,理论知识渊博的护理临床带教队伍是保障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
2.2 加强对临床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带教水平
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系统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医院应与医科大学联系,多手段、多渠道地为带教老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环境,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身为带教老师既担任长辈的角色,又具有朋友的义务。对刚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老师应热情接待,和学生交朋友,学习上多帮助、多指导,提醒学生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资料。
2.4 因人施教,勤讲多问
根据护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接受能力较差的护生带教老师要有耐心,应多讲多提问,并让其多练习。对于“混文凭”的护生要加强思想教育,强调护理理论的重要性。
2.5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做到大胆、心细,要求学生会三动:动脑: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会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动手:学会护理体检,掌握护理标本的采集,掌握专科护理和各种操作技能。动口:学会与病人沟通、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2.6 严格各项技术操作的规范化
操作技能的提高是通过观察、模仿、练习,从不熟练达到熟练的过程,要让护生由护理性操作逐渐向治疗性操作过渡,无论是护理性或是治疗性操作,带教老师的示范动作要准确、规范、熟练,讲解时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运用,并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正规、敏捷的操作习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3 小结
教育学生人人有责,护理人员要发扬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不仅从思想上,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上。
(收稿日期200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