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彬
摘 要:副语言是一种有声音但没有固定意义的语言,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用它来伴随有声语言表达一定的意义,彼此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它是言语交际中伴随着有声语言产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对副语言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意义。
关键词:言语交际 语用学 副语言 表达手段
一、引言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语言学家注意到了语言的语用方面的研究。奥地利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意义及用法”,我国语言学家黎锦熙提出的“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等观点,都是关注到言语交际中话语的实际意义而得出的理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面提出“语言”和“言语”是两个需要区别的概念,使得现代语言学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语用学。随着语用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意义的学科成为新时期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显学。
今天,随着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预设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理论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言语交际行为中的话语意义的研究了。人们已经确定无疑地相信,语言学领域除了语义学以外,还有一片更为开阔,并且生动有趣的研究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经过全面调查得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词语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七,声音的作用占百分之三十八,面部表情的作用占百分之五十五。在这里,我们不用去考察和确认他的调查的准确度到底有多少,不过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表达实在意义的词语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并不重要,而词语之外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副语言却起着相对重要的表达作用。
那么,什么是副语言呢?副语言也叫“类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副语言指有声语言之外的非言语交际的表达手段,就是副语言和态势语的总称。狭义的副语言是一种有声音但没有固定意义的语言,是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用它来伴随有声语言表达一定的意义,彼此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它包含别人能够听到的言语自身之外的人声所产生的全部刺激因素,这种语言也经常被称为“腔调”或者“句调”。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狭义的副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影响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特雷格又把副语言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属于“声音的性状要素”,包括声音的高低、发音的方法、韵律的把握、速度等。第二类属于“发音的要素”,这一类又分三小类:第一小类属于“发音方面的特征”,例如哄笑、窃笑、开怀大笑,抽泣、呻吟、耳语、叫喊带有特征的声音;第二小类属于“发音方面的限定”,主要包括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等;第三小类属于“发音方面的游离因素”,主要指填补音之类的,有表示肯定或者沉吟的“嗯、啊”,也有表示尽力嗅闻的抽鼻声,表示应答的“嗯、啊”,甚至表示厌烦或者尝味时的咂嘴声等也属于这一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嗓音具有许多特点:如音量的大小,发音的高低,音质的轻软与粗犷等。当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这些特点的单个或结合运用就可以表达语言的特定意思:或友好的,或嘲讽的;或兴奋的,或悲哀的;或诚恳的,或虚假的。在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同时,这些特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说话人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例如,单讲一个“请”字,在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时,就可以表现出许多词语之外的意义。语调平稳,可以显得说话人客气大方,言语之间流露出无限真情;而语调上升,并带拖腔,就会让听话人觉得说话人带有一种满不在乎,无可奈何的情绪;而语调下降,语速短促,就会让听话人觉得说话人是用一种命令式的,怀有敌意的口气在说话。所以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同一句话,同一个字,因为不同的说话人使用不同的副语言让听话人理解到不同的意义。
再比如,在平时的言语交际中,如果说话人说话时语速较快、口误较多,人们就会认为这个说话人地位比较低下;如果说话人说话时声音响亮,慢条斯理,人们往往会认为说话人的社会地位会比较高;如果说话人说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人们又会认为说话人缺乏自信,言不由衷;如果说话人用鼻音哼声,则会被人们认为说话人表现出一种高傲骄横、冷漠鄙视的状态。不仅如此,一个人激动时往往声音高且尖,语速快,音域起伏较大,并带有颤音;而悲哀时往往语速慢,音调低,音域起伏较小,显得沉重而呆板;同样,爱慕的声音往往是音质柔软,发音舒缓低沉,语调平直;而表示气愤的声音则往往是声大、音高,音质粗哑,气足声硬,节奏不规则。
事实上,我们进行的口语表达训练或者朗读训练时,主要就是训练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水平。由于副语言是一种有声音但没有固定意义的语言,所以副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的。下面我们主要集中论述副语言的四大构成要素,即重音、停连、句调和语气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二、重音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如果遇到需要强调的地方,往往会把需要强调的词语或者话语发重音,以此来区别其它非重读词语,这就是副语言在言语交际中起到的作用之一。任何一句话,当人们没有用于言语交际时,它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仅仅只是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更多的话语意义,只有在言语交际这个语境中才能体现出来。例如:“这是我的书。”这一简单的语句,在没有被运用于言语交际这一语境中时,它表现出来的意义是相当明显的。可事实上,当它被运用于言语交际时,它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就是多种多样的了。当我们重读“这”的时候,表达的意义主要是“书所放置”的位置;当我们重读“我”的时候,要表达的主要意义就是“书的所属”了;而当我们重读“书”的时候,话语所表达的意义又变成了强调的对象是书而不是其它东西了。
三、停连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在言语交际中,停连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样的一句,停顿的地方不同,表达出来的意义就会完全不一样。大家都熟悉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故事,它就说明了停连这一种副语言在言语表达中的作用。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本来应该按照正常语速表达出来的话语,通过断断续续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这个时候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就不再是这句话的本来意义了。说话者或者是想表达出一种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或者是想表达出一种与听话者要求相背离,不愿意按照听话者意愿去做某件事情的意思。当我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突然中断一下本应该正常说下去的话语,可能表示说话者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正在进行的言语交际上了,所说的话语到底表达什么意义已经不再是话语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同样的道理,当说话者把本应该停顿之后才说出来的话语,快速地不加停顿地说出来,则可以证明说话者内心变得比较急促。总之,停连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四、句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说话者语调平直舒缓,没有太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则说明说话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庄重严肃,或者悲痛冷漠的感情;如果说话者的语调由低到高,逐渐上升,则说明说话者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呼唤和号召;而如果说话者的语调不仅是由低到高,而且还出现高低起伏的变化,那么说话者表达出的将是一种惊讶怀疑的感情;当说话者的语调由高到低,逐渐下降时,又说明说话者想借助话语表达出一种命令、自信的感情。
当然,句调在言语交际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句调在言语交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五、语气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语气是语调、语势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形式,它与表达者的思想感情、声音形式以及表达内容相互融合在一起,是副语言的几个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同样的一句话,气沉声缓表示的是悲伤,气缓声柔表示的是爱慕;气舒声平表示的是安静,气粗声硬表示的是愤怒;气提声抖表示的是惧怕,气足声重表示的是怨恨;气满声高表示的是高兴,气少声淡表示的是冷漠。
句子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在言语交际中,当我们强调一种语气的运用时,其实同时还涉及到重音、停连、句调等其它副语言表达形式。这些副语言的构成要素,不是单独存在于言语交际之中的,它们对言语交际的影响作用,总是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的。
除了上述分析的重音、停连、语调、语气四个要素以外,副语言还有笑声、哭泣、颤音、拖腔等构成要素。同其它副语言要素一样,这些要素在言语交际中,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论述了。
在言语交际的中运用副语言,还可以使话语产生“言外之意”,对话语表达出来的“会话含义”的研究,更能够说明副语言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总之,副语言是言语交际中伴随着有声语言产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副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意义。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元授.演讲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云贵彬.非言语交际与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杨彬 云南蒙自 红河学院中文系 6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