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

2009-03-27 08:17翟建伟
关键词:层次性多样化价值

翟建伟

关键词:作业;价值;多样化;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58-0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反馈的好途径,同时也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但是现在师生双方对作业都很头疼,老师埋怨学生完成作业质量不高,甚至发现有抄袭的。学生都有自尊,抄别人的作业毕竟不是光彩的事,不是迫不得已,学生不会这样做。那么什么样的作业才是高质量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实践。

一、精简性

好的作业应该是少而精,一方面体现在对知识点要求层次不同,如哪些只需要了解,哪些要求掌握,哪些又需要运用,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出作业的适宜程度,特别要针对重、难点知识,通过作业予以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好的作业还体现在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品味到思维的乐趣,知识的升华。闻弦琴而知雅意,通过一题的解决就能发散思维,解决一系列同类型及相关问题,使思维得以训练。同时还使学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去发展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支配5~7个小时空余时间,才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做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白,适量而有质量的作业才是最有益的。

二、形式多样化

从目前教师布置作业看,多以书面形式或阅读、听、写等手段完成。这种作业形式只能以知识接受为中心,而忽略了能力、素质培养。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上应体现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在讲完光的直线传播后,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回家制作“小孔成像”。通过这个制作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从制作中发现问题:为什么小孔打的太大会影响成像效果?通过解决问题更深刻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又如讲完噪声危害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生活区去调查研究各种污染的产生以及危害。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指导其更好地接触社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三、层次性及选择性

教师要因材施“业”,有层次性地针对不同学生水平布置作业。某些教师、家长甚至认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习越差越要多做.这必然导致学生严重的抄袭现象,对知识根本没有理解吸收就囫囵吞枣,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结果是消化不良,恶性循环。还不如让学生先做一些难度不高、数量不多的作业,让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通过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建立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以此为基础激励他们向高层次的学习迈进。

四、趣味性与实践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总是对那些趣味性以及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的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而且易于接受、掌握。例如在讲完声音的三要素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作业,为什么你往开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不断变化?这样一道作业题几乎在生活中每天都能遇到,很容易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产生联系,触发联想。使知识得以活学活用,同时让学生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体验到获得知识后的自豪感。

五、答案的发散性及不确定性

学生的作业一般都是固定的答案,固定的解题方法与思路,缺少自由生动的探究。因此设计作业,可适当变化。如要求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变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使分立知识之间产生相互关联,形成知识体系,并能通过此种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随机应变地应用所学知识。另外在某些作业中可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如地球如果停止自转,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就要求学生在所学的物理知识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做一个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答案,扼杀学生的想像力。

另外,教师设计作业还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到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以便在作业设计中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还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获取反馈信息的同时肯定并激励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上进。

【责任编辑 张桂英】

猜你喜欢
层次性多样化价值
多元表征: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
一粒米的价值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给”的价值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