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实效推进教学评估

2009-03-27 08:17刘考庆
关键词:教学评估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刘考庆

摘 要:教师能力的提高要根植于其自身教学实践的土壤,“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是教学评估的重要目的,也是教研室的一项重要教研课题,下大气力抓实、抓好。首先,要加强管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序进行。要开展形式新颖、有实效的教学研讨活动;强化学习,激发“校本研修”的参与热情。其次,要借教学评估契机,发挥教研员作用,扎实开展校本教研。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创设平台,典型引路,锻炼和培养一批教学骨干,深化研究,为新课改实验更好地“导航”。再次,要通过“分组协作、以点带面、交流推广”的方式,激活学校的潜能,使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学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员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11-03

教师能力的提高要根植于其自身教学实践的土壤,“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是教学评估的重要目的。教研室应将其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教研课题,加强督促、指导和管理,下大气力抓实、抓好。

一、加强管理,确保“校本教研”有序进行

有效进行“校本教研”须上下齐抓共管。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组织者与领导者。学校要在校长的领导下,建立健全教研教改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研教改领导小组,设立教科研室;要制订制度,规定各自的职责、任务。教研室则要对各学校督促、指导和宏观调控。

1.建立制度,确保落实到位。

确定每周“教研活动日”,开展形式新颖、有实效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和专题研讨、教育沙龙、举办教学开放周等校本教研活动,教师要积极主动上研讨课、写教学反思笔记、提供典型个案和供研究的问题等,使教师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要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成效纳入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通过这些制度,保障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

2.强化学习,激发“校本研修”的参与热情。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首先,“校本教研”是一种教师自我培训形式。除了应主动吸收教育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等专业引领,学校还应大力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教科研理念,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要因校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主题和内容,在实践中探究。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其次,要让参与式培训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不断参与。教师最渴望的是迅速、有效地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因此,校本教研中 “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受到了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就地研讨,即席指导,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结合实践讲理论,运用理论评实践,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的理念和教学实践体会直观地表现出来。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真正展现了教研活动人人参与,共同成长的局面。

二、充分发挥教研员作用,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重心下移,从集权走向分权,倡导学校自主。我省全面开展的教学评估工作,也对校本研修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如何发挥教研员作用开展好校本教研,是我们的一个新任务。

1.要转变一种职能:变管理为服务。

教研员要率先学习,实现教研角色的转换,淡化“自上而下”的管理职能,强化以课程、教学、教研为中心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变由一般性的号召、组织、检查为通过深入课堂,面对面的观察、诊断、交流,实现有效指导;变由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培训者、鉴定者,成为能够通过平等对话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研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上,放在抓典型推广、抓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要安排与校本教研有关的研究专题,总结、分析每一阶段基层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经验和问题,加强跟踪调研、指导和服务。

2.创设一系列平台:典型引路。

要设法为优秀教师展现研究过程、展示研究成果提供平台,通过教育阅读、教育论坛、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优秀教师展示课、教师主题报告会、案例设计交流会、优秀教学反思评选、研究成果汇编、建设教育博客、开展网络教研等载体和途径,以及课例研讨,倡导探索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帮带课、问诊课、邀请课、评比课、同题异构、同课循环等新型课例研讨形式,吸引、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为了推广各校教研成果,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培养优秀教师,要坚持开展常规的学科教学比赛,以“赛”促“研”。其间,参赛教师不仅要上课,还要说课、课后反思;听课教师要做好课例分析,进行课例研究,并结合校本或自身教研继续开展议课活动;而指导教师则要做好评课工作。这样,通过教学比赛,从备课到上课到后续研讨,教师参与全过程,真正实现了一人参赛众人受益,锻炼、培养了教学骨干,发挥了他们在校本教研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继而形成新的专业引领力量。

3.重建一种格局:深化研究。

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设“课题实验”格局,为新课改实验更好地“导航”。其一是重新定位。用新课程理念对原有的实验课题进行重新定位和阐释,使目标更加明确和集中,更符合新课堂对课题研究的要求。其二是课题分解。县教研室根据教师申报情况,结合各中小学的布局和各学科的分布,将“实验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分解到人,增强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其三是建立载体。对准课堂教学的改革,将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课改沙龙、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新兴的基于博客的课题研究更为实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同时又给实验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和对话的平台。通过教育博客为教师提供多媒体个人成长档案袋,通过组织网络研讨开展专业交流,通过资源库建设推荐优质学习内容;通过网络互动,在县教研员与实验教师之间、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之间、本地教师与外地教师之间建立起多层级的、长期的合作对话关系。

4.倡导一种研究:教师行动研究。

引导教师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个人反思中发现问题,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发现问题,以研究的态度面对教学,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或专题研究,并在研究当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坚持写教育教学手记,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对话意识,做到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研究与培训相结合,研究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使行动研究的过程成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切实解决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教研室可组织校本研修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在学科教学比赛、教学反思、教育博客建设、课程改革实践中发现先进典型。从而促使各中小学强化了典型培养意识,注意总结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寻求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推介典型,最大可能地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

三、借教学评估契机深入探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工作实效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研工作永恒的主题。通过教学评估,以“分组协作、以点带面、交流推广”的方式,关注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真实问题,关注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关注校际办学水平差异性研究,以帮助教师把更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激活学校的潜能,使全体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分组协作,互动研讨。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情况和各校办学水平,按照地点就近的原则,把乡镇中心校分成几个教研实验协作组,每组由3~4所小学组成,由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学校牵头。教研教改领导组在组织学校教研活动的同时,制定计划,深入到协作组参加教研活动;大型教研活动要在开学初拟出计划,安排时间,形成文字材料;协作组内其他学校教导主任要主动与本组学校联系,并安排教师参加教研。教研、协作组要重视教师互相学习、听课、交流、研讨,重视那些直接反映出实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找出共性,专题研讨,形成共识,付诸实践。行政人员和教研教改组成员要成为教研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要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互动研讨活动为教研主线,以教学所涉及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教研主题,构建“多人言”、“齐参与”的互动式教研模式。要杜绝那种教研“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

2.以点带面,优势共享。

即抓各中心校的研讨与交流,使教学评估实验以点带面、优势共享。中心校教研应主要解决如何把更新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研任务。要多采用抓研究课、公开课的以点带面工作方法,去改变课堂教学面貌。除了研究课本身的高质量外,更要扩大教师的参与度。教研组应努力发挥多学科、跨年级协作的优势,积极组织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学,或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引导学校间自主建立、完善教研联动协作机制,以“教研联谊校”共同面对的困难或共同遭遇的问题为切入点,以互相学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目的,做到活动主题选得准,活动形式搞得活,活动效果看得见。

3.交流推广,注重效果。

以教学评估推动学校和教师的互相观摩学习,推广教师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的蓝本。第一,评估使校长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课改理念,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教研教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第二,评估使全体教师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展示和反馈,特别是可为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和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第三,评估使研究课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的问题,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第四,评估使课后研讨形成互动交流,充分发扬了教研民主,随机点评不指定人选,激发课后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第五,可充分调动各教研组的积极性,比、学、赶、帮、超,带动全县教研教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责任编辑 韩立鹏】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浅议网络自主学习的评估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