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华 曹一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扩招研究生环境下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和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使研究生培养目标更加明晰化,最后提出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1-03-04
一、引言
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既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培养途径。它不仅适用于我国初等与中等教育,同样适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及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的培养目标都有明确的科研方面要求。如硕士学位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学位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的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如果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化,那么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大量专业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绝大多数已成为现有工作岗位上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表明,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能够实现。
但是,与国际一流或先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相比,无论是学术水平、独立科研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整体素质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以来,人们似乎感觉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下降趋势。这一感觉是否为实目前还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予以证明。不过,在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上我国高等院校与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培养模式以及培养途径上,从现有的状况来看,国内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相比确有很大不同。
二、我国近10年研究生培养状况
自从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在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对外交流发展等几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普遍实现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校研究生数量呈成倍增长态势。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2.8万人急速增加到2009年的47.5万人,9年间招生人数增长了近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6%;2000年高等院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为28.4万人,2007年则增加到112.9万人,年均增长达21.8%,见表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些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增速更快,2001年-2009年8年间招生人数增长近6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
近10年,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不仅体现在招生人数规模的扩大,而且在招生专业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每三年基本上就有一个大的飞跃。
在研究生扩大招生的同时,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也逐步增加,2000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导师为79031人,2007年则扩大到188519人,年均增加13.2%,但增速远小于研究生年招生增长率和在校研究生人数增长率,见图1。从图1可以看到,自2000年高等院校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导师队伍也有显著增加,但因其增加幅度大大小于研究生扩招规模,使得研究生导师负担过重。表1显示,高校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比由2000年的3.6倍增加到2007年的6倍,即每位导师年平均指导研究生6名,这一数据似乎与网络上讨论的研究生导师师生比出入较大。实际上这里给的是全国高校研究生导师师生比的平均水平,如果考虑一些接近退休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和冷门专业的研究生人数,那么一些学校热门专业的研究生骨干导师每年指导的研究生将达到15人,甚至超过20人,此与网络上评价的数据基本一致。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硬件条件,如图书资料、电子资源库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有较大改善,但笔者认为决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依然是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校的学术氛围。因此,高校研究生扩招后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担忧不无道理。
三、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定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明确规定,即硕士学位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学位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的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从学位条例上看,毫无疑问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主要通过知识的积累、扩展和科研能力的锻炼来完成。
但是中国社会环境和经济变革也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的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研究性人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则更大,例如许多企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人才,政府也需要通晓行政管理、经济理论和公共服务管理等综合性人才。近年来,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日渐凸现。一方面,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日趋多样化,而另一方面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功能仍处于相对的单一状态,由此出现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却难以获得“千里马”这一奇异现象。在就业市场上,研究生毕业似乎更多地作为一种高学历的符号和象征,而不是实质性的人才资源。
仔细思考市场研究生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冲突,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定本身没有任何疑义,研究生教育就是培养其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含了研究生学习阶段独立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和运用已有知识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的培养就是提升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是否实现可以利用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其中应包括阅读能力(查找文献和理解)、捕获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工具的能力、写作或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等,其综合科研能力应体现在上述各类具体能力之中。
不可否认研究生培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此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不矛盾。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重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业性是由社会的分工不同而长期形成的。导致人才市场研究生供需矛盾的原因并非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当,而是研究生培养专业设置有待调整。无论是培养研究性人才还是培养复合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共同的,即通过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达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至于研究生个人将来走学术型的研究道路还是走开拓型的管理和应用道路,那是个人志向、兴趣和机会的选择问题,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相矛盾。
在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应朝着国家既定的目标培养创新人才,但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扩招后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
研究生管理上的确存在薄弱环节。
四、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
自研究生扩招以来,社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质疑,其中有学者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而且明确表示这些问题不是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有些问题并不完全来源于扩招本身,而是社会环境或管理与培养模式上的偏差,没有真正按照研究生培养既定的目标开展研究生教育。社会所反映的问题是目前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总体印象,虽不完全准确。但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思考。例如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如何对待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怎样在增加研究生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面对着就业压力;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向社会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人才等。社会上有关“高学费”,“就业难”,“质量降低”等指责应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教育的深入思考。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归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跟不上规模扩大的速度,教研设施,师资力量,科研经费不足。即存在发展要求与教育投入之间矛盾;二是现有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模式和教育内容与研究生数量迅速扩大的趋势不相适应,即存在教育发展要求与教育自身适应性之间的矛盾。以下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列举某校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希望引起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重视,旨在提高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
1、科研氛围不浓,科学精神不足
科研文化气氛不浓,科学研究精神不足主要反映在高校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学术活动较少,多数研究生缺少科研实践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学术交流以及缺乏团队合作态度与精神。诸如这些原因导致了高校学术研究信息闭塞,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另外,“学术门户”现象普遍存在,许多研究生的学习都是“小作坊”式的。这一封闭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直接对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从一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我国许多高校在此方面的缺陷。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老师办公室里或公共休息区内(如图书馆大厅旁)都挂有一块黑板。以便老师和同学随时展开问题讨论之需。而我国众多高校的院系会议室只是作为院系级领导和老师日常开会的会议室,虽然目前的会议室具有先进的电子办公设备,但通常没有提供学术讨论的“小黑板”,昂贵的投影仪等教学器具代替不了方便灵活的“小黑板”,其担当的角色往往是学术交流的乐园。“小黑板”的缺失不是教学设备的缺失,也不是科研经费的缺失,而是一种科学精神和学术氛围的缺失。
2、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近两年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历年递增,导师队伍虽有增加。但无法与招生规模相适应,因此招生人数的扩大实际上导致了导师人数相对减少,或者由于新增硕士点、博士点等原因需要扩大导师队伍,致使研究生导师有点盲目扩充。导师队伍不足直接导致资深导师需要带很多学生,但精力有限只能很少指导学生,或者导师由于各种学术和非学术工作的繁忙而忽视了对研究生的具体指导,致使许多研究生无法从导师那里得到足够的帮助,使导师成了“挂名”导师。而有些经验不足的导师初始阶段无所适从,找不到明确的研究方向。学校对导师责任心、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要求与考核标准不严格,也使得有些导师在能力上无法培养合格的研究生。有些院校研究生导师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没有完全发挥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前已所述,有的导师学生数量过多、负担过重从而削弱其本身固有的教学科研能力。
3、教材和课程设置及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
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设置缺乏统筹规划的情况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首先表现为有些院系在研一第一个学期只安排两门公共课,留下很多空闲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其目的可能是给予一些跨专业考生足够的时间来补习自身专业的不足,但是研一新生带着对新环境、新层次的新鲜感,太多的空闲时间不但没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相反却可能使他们养成懒散的习惯。其次,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存在本科化的倾向,其主要反映在课程设置内容陈旧,不能够有效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课程设置门数偏少而课时数偏大,影响了课程设置所应覆盖的范围,使许多应该开设的课程因课时和开设门数的限制而不能开设:在培养过程中教学仍以课堂讲授及灌输为主,没有突出专题讨论课的特色,不重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
4、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另一较为严重的问题是课程学习与研究方向相脱节。以某综合性大学一社科院系为例。其研究生培养计划是前一年半(少数专业一年)为课程学习,后一年半(少数专业两年)为论文工作,但课程学习过泛。有些主要为完成学分,而与学位相应的专业课程有时因缺乏专业老师教授而改学其他课程。这样的培养方式表面看来是课程教学与科研培养并重,但实际上容易造成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分割成两段,没有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
5、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经费必不可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要求更多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然而教学科研经费的增速缓慢使研究生教育面临很大的困难,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前已分析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不足,同时我们还看到目前高等院校必要的研究生教学硬件条件也严重不足,如实验室、教室、宿舍、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科研设备虽有增加,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紧缺。特别是一些社科专业的研究生基本没有实验室,少数的机房也形同虚设,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
6、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制度不完善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许多院校研究生教学评估中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及管理得不到规范和保障。此外,目前对研究生的培养管理过于量化,学校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在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才能毕业(如规定省级以上期刊文科要求2篇,理科要求1篇),这些硬性的规定使学生无法潜下心来真正研究学问,甚至出现了抄袭论文或者找“枪手”写作的现象,发表的论文质量也不容乐观。现在尽管此项规定有所放松,因为缺少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许多同学和老师对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还是乐此不疲。
五、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培养路径的选择
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生的培养,形象地也可以说是一种“产品”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的“投入”,一是“加工的对象”——研究生,二是“要素”——知识、信息、导师的指导以及学习环境;“产出”则应当是全面合格的研究生。
作为学校,要想培养出全面合格的研究生,必须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培养计划;而作为被培养者,在一定程度
上不能被动地接受学校或培养单位已形成的固有培养模式。在此,就笔者调查高校所得部分导师和研究生的教学体会,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研究生培养的理想路径提出如下建议:
1、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设置与本科阶段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研究方向的细化,同一专业可以划分为三到四个更为细小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不同的研究方向将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甚至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不同的方向则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了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使其少走弯路,必须培养研究生的文献阅读习惯。首先,导师要全面细致的了解研究生的个人兴趣、知识结构,结合导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制定培养方案,指导研究生开展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学习,其次,帮助研究生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关注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创造机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学术研究。文献阅读既是研究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
2、加强导师和科研团队建设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固然是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师资队伍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首要因素,也是一个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了高水平的指导老师,研究生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涉入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有了困惑也可以及时得到指点。研究生的培养首先是继承,即对指导老师专业知识和研究领域的延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继承导师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知识面的拓展和研究的创新。
鉴于目前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可以组建导师小组或小型团队,集体加以指导。其优势在于:(1)避免导师知识结构的缺陷。研究生导师不是“通才”,导师知识水平客观上存在不少“盲区”,组建导师团队可促使导师之间的交流,相互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扩展导师的知识面。更好的指导研究生;(2)导师团队便于更有效的加强研究生的管理。研究生相对独立性较强,通常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个别时段导师确实无精力指导、监督检查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当研究生自己导师工作繁忙时,团队小组的老师可暂时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加以指导。
3、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发展
教学和研究相统一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有学者认为如果将大学比喻为一座拱门的话,教学和科研就是这个拱门的两根支柱,缺一不可。“只有当这两根支柱都同样强大的时候,这个拱门才能够承受住张力。倘若一根支柱强,另一根支柱弱,那么把两根支柱联系起来的那个拱门就会坍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是基础,科研能力则是教育的核心。研究生科研能力主要指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实验技能、论文写作能力等)和科研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协调组织、合理分配资源能力等)。要培养较高水平的研究生,就必须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因此,研究生教育要把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纳入学校统一的科研管理当中,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学校管理部门和导师应该努力为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学校成立研究生科研专项资金,解决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在科研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平衡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研究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的程度,让他们从中接受指导,提高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以及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在制定培养计划方面,要全盘考虑课程安排,并要求在学习期间根据自身能力和科研进展状况发表学术论文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论文,适当地施加压力,促使研究生自我发展。在论文工作安排上,要求尽早进入课题,使其在学习课程同时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外,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加强研究生学业评定的等级化、抓好课程成绩评定等级化、科研成果认定等级化、学位论文评审等级化及毕业综合评定等级化,通过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的考核,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提供工作实践增强能力
从当前研究生就业择业形势来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校培养出的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些院校的研究生自入学进门之始,就几乎关起门来上课、做导师课题,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内陆城市的大学。社会环境提供给研究生的实习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又忽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际工作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使之实践工作能力锻炼机会的缺乏是目前研究生面向社会的最大不足。
研究生未来就业的巨大压力加大了学校研究生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就学校而言,必须顺应市场所发生的变化,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建设多方位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在读期间积极地走出校园寻找实习机会。例如,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和用友软件、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等多家机构和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该校研究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增添了更多的路径选择。
六、结束语
我们不能把现阶段研究生培养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全盘纳入扩招所带来的后果,而应通过管理和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选择合适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实现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