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强 韩 玮
关键词:间接回指;认知语言学;概念转喻;认知参照点;认知阐释
摘要:间接回指是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较新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其全面、系统的分类应该根据先行项、回指项以及先行项和回指项的关系三个标准来进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为间接回指的阐释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参照点转喻模式可以同时解释先行词为转喻的回指问题和间接回指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以转喻为基础,都需要运用转喻思维进行推理。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1—0028—07
一、引言
回指现象(anaphora)最早是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关注对象,在西方学术史上有比较悠久的研究历史,后来人们又从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回指现象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回指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直接回指(direct anaphora)方面,间接回指近些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比较引人注目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研究都将语料限定于回指项成分为有定名词短语的间接回指上,对于间接回指的分类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另外,对于间接回指的理论分析模式有整体一部分模式、主题一焦点模式、情景模式和关联理论模式等,从转喻视角进行阐释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主要集合英汉语料,依据三个标准对间接回指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分类,指出间接回指应该依据先行项、回指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标准分别进行分类,进而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参照点转喻理论对间接回指的阐释机制进行探讨。
二、间接回指
回指可以分为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直接回指就是“回指语与先行语存在明显共指关系”。根据Denis Apotheloz等的定义,间接回指是“当一个回指项指这样一个指称对象时,可以被称为联想回指。(1)此指称对象在先前语境中没有被明确提到;(2)它可以由先前语境提供的信息识别出来。”。从定义不难看出间接回指通常是指一种指称表达方式,这种指称表达方式有两个特征:(1)它所指称的人或物在话语中是新出现的,即在之前语境中没有明确提到过;(2)对它的理解需要依靠先前引入到话语中的数据(data),Apotheloz等将这些数据称为先前信息(prior information)。因此,当一个指称表达式的解释需要依靠前文提供的具体信息而且又不和先行项共指时,这种现象就叫做间接回指现象。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在很多方面不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间接回指引入的实体是新的,即在先前语境中未曾提及过;而在直接回指中,所提及的实体在前文语境里已经引入。判断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的标准就是是否共指。如果回指项和先行项是共指关系,就是直接回指,反之是间接回指。如:(I)a、小李学习很用功,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b、We went into a Chinese restaurant.Thewaitress was very friendly.(我们来到一家中国餐馆,服务员很热情)
在例(1)a中,回指项“他”与先行项“小李”共指同一实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回指。而在例(1)b中“waitress”前面用了定冠词“the”,英语语法中只有当特指某人或事物时才用定冠词“the”。这表明说话人认为所指对象对于听话人来说是可及的,或者说是其已知的指称对象并没有在前文中出现过,它也并不与其先行项“a restaurant”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同指关系,对他们的理解需要依靠逻辑先行项的激活,因此是间接回指项。但是根据常识(每个餐馆都有服务员),听者和读者能够推断出the waitress指的是我们去的那家中国餐馆里的服务员。
三、间接回指的分类
黄衍指出间接回指有如下三个特征:(1)照应成分通常是一个有定名词短语,而先行成分通常是一个无定名词短语,照应成分必须出现在适当的先行成分构成的场景中;(2)照应成分与先行成分之间有某种语义或语用关联;(3)照应成分与先行成分之间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互指关系。相反,它们之间的关联是通过某种语用推理建立起来的。
项成东指出黄衍的分类不够全面,只注意到照应成分为有定名词短语和先行成分为无定名词短语这一种情况。项根据句法特点,将间接照应进一步分为:(1)名词性照应;(2)指示性照应;(3)代词性照应;(4)动词性照应。徐明、李更春对于是否将指示性代词单独列出持不同意见,他们不同意项将动词性照应归类在名词性照应范畴内。他们根据回指成分和先行成分的语义关系将间接回指分成整体与部分关系、原因与结果关系、具体与概说关系。但是上述分类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标准,而且分类也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依据先行项、回指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标准对间接回指重新分类,力求使之更加全面系统。
(一)根据先行项进行分类
一些学者认为先行信息应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先行信息由语言语境提供;一些学者认为先行信息也可以由话语发生时的情景语境提供,例如发话者的手势、目光等身体动作;一些学者将以上两种先行信息的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称为“背景信息触发成分”(background informationtriggers)。另外,先行信息还可以是文化背景知识。
1先行信息触发成分依靠情景语境
(2)昨天下午,枣庄一妇女掉进5米深的淤泥沟里,淤泥很快就没到了她的脖子上,一位上前营救的老人也陷在泥里难以脱身,情况十分紧急。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将两人从淤泥里解救了出来。(刘笑儿、葛介雷《消防官兵淤泥里救人》,载《齐鲁晚报》2005-04-22)
例(2)中,“消防官兵”在小句中占据主语的位置,根据语境是确定为有定名词短语。然而,我们很难找出其先行项。对其理解只能是:根据前文提供的信息,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险情事故”的情景框架。话语接受者以这个情景为参照点,可以联想到消防官兵。
2先行信息触发成分依靠文化背景知识
(3)(在婚礼上)伴娘是谁?
在这个例子中,先行信息只能通过我们的百科知识才能推断出来,因为根据常识,婚礼上通常都会有伴娘。
3先行信息由语言语境提供
先行项依靠语言语境的情况比较复杂。语言语境又进一步分成:
a先行项为无定名词短语
(4)我昨天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键盘特别灵敏。
在例(4)中,无定名词短语“一台”笔记本电脑充当回指项“键盘”的先行项。
b先行项为有定名词短语
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下面例子中先行项“盒子”为有定名词。如:
(5)你给我的盒子没法用,底儿都掉出来了。
4先行信息由动词性短语充当
有时候,先行项可以是动词,如:
(6)班长一坐下去,椅子腿就断了。
例(6)中,动词“坐”构成了回指项“椅子”的先行项。
(二)根据回指项进行分类
根据回指项进行的分类可以参照项成东的观点”将间接回指分为:(1)名词性回指;(2)指示性回指;(3)代词性回指。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不予赘述,每一类仅举一例说明。
(7)他看到桌子上的那封信了,地址却没看清楚。
(8)他们家孩子在练钢琴,那噪音干扰到了周围邻居。
(9)但是没有用处。我只有直接找您谈。请您通知研究生办:让他们马上给我发准考证。(张承志《北方的河》,载《十月》1984年第一期)
以上三例的先行项分别为“信”、“钢琴”和“研究生办”;回指项“地址”、“那噪音”、“他们”分别为名词、指示词和代词。
(三)根据先行项和回指项的关系进行分类
语篇读者在处理间接回指项与先行项关系时并不仅遵从一种语义关系。根据语料,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的语义关系:
1部分与整体关系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语篇中占据了很大比重。部分与整体是指回指项是先行项的一部分,如门是房子的一部分,手是身体的一部分等。例如:
(10)我昨天买了一台电脑,显示器是三星的,硬盘是40G的。
“显示器”、“硬盘”处于主语位置,是有定名词短语,他们与先行项“电脑”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在语篇中也比较常见。因果关系指的是先行项和回指项之间存在的原因和结果关系,即先行项是原因,回指项是结果。例如:
(11)因为线杆拉线被盗,昨天,济南电网发生一起倒杆停电事故,110千伏线路中断供电21小时,经济损失近百万元。(刘洪智《2l小时急修供电“动脉”》,载《齐鲁晚报》2005-04-22)
线杆拉线被盗必然导致停电事故,而停电事故又会导致经济损失,因而回指项和先行项之间是因果关系。
3背景关系
在报纸杂志中,最能体现信息的是文字,而且文字中又常配有图画、艺术字体等,目的是为了增强效果,使读者对文字信息有更加生动、深刻的印象,其中插图广告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这有利于理解间接回指。如有这样一则广告:
(12)Transit全顺,中冷增压TCI车型精彩上市!(《环球时报》,2005-06-22)
这是一则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广告:在美丽的背景图画中,一辆全顺快客在路上行驶。由于“Transit全顺”、“中冷增压TCI车型”在广告中是第一次提及,也没有先行项,因此只有借助背景图画我们才能理解"Transit全顺”指的是汽车,“中冷增压TCI车型”是全顺牌汽车的一个车型。
4预设关系
有时候回指项的先行项并未在语篇中明确提及,但先前信息已经预设了它的存在,因此可以通过这种预设关系推导出先行项。如:
(13)TRISH:你结婚了吗?
RIGGS:结过,她已经不在了。
TRISH:哦,不好意思。
RIGGS:没关系。(电影《致命武器》台词)
很显然,婚姻只能发生在男女之间。尽管这段对话并未提到那位女士,但“结婚”已经预设了她的存在,所以,RIGGS使用人称代词“她”也就不足为怪了。
5具称与概说关系
具称与概说关系指的是先行项是分说,回指项是对先行项的概括,二者之间是先分后总的关系。
(14)我预定了两只火鸡、一只羊、一些做好的火腿和舌头,还有两磅薄荷牛排。
这么多食物,你打算怎么处理呢?
间接回指项“食物”是对先行项“两只火鸡、一只羊、一些做好的火腿和舌头,还有两磅薄荷牛排”作的概括说明。
四、基于转喻的间接回指阐释机制
(一)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
传统的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语言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Lakoff指出,转喻选取事物容易理解或容易被感知的方面代替事物的整体或事物的另一方面或部分”。Radden&Kovecses提出了一个被认知语言学界广泛接受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内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作为转体向另一个概念实体——转喻目标提供了心理可及性。本文采用Langacker的观点,认为转喻就是一种参照点现象(referencepoint phenomenon),它以转喻词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性,并同时把听者和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
(二)转喻是一种概念参照点现象
Langacker认为概念参照点是人类一种根本的、无处不在的认知能力。表现在空间上,如我们问路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以一个我们熟知的或比较突出的建筑物或其他标志为参照点。同样,在时间上,我们也会利用某个突出的时间为参照点来提及别的时间。有时候这种认知方式被编码为语言,如英语中的“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after tomorrow”分别是以"yesterday”、“tomorrow”作为认知参照点的。参照点的存在也可以由所有结构来证明。如我们可以说“the dog's tail”、“Lincoln's assassination”,反之则行不通,因为我们只能以the dog、Lincoln为参照点,tail和assassination不能成为参照点。从根本上说转喻也是一种参照点现象。参照点转喻的运作机制可以用图1表示。
图1中,c表示处理者(conceptualizer),R代表参照点(reference point),T表示目标(target),即处理者利用参照点要建立心理接触的实体。虚线箭头代表处理者到达目标所要经历的心理路径。D表示领地(dominion),即一个特定的概念实体能够提供心理可及的概念区域(conceptual region)或实体的集合(set of entities),即领地是一个参照点所能建立起来的目标的总和。粗线部分表示它所代表的成分在人脑的工作记忆中具有连续显著性(consecutive prominence)。也就是说,起初参照点由于本身内在的或语境的原因具有认知显著性,正是因为有某种显著性,某个实体才被选为参照点,首先得到激活,成为处理者的注意焦点。这个阶段相当于R和c之间的箭头所指的阶段,R成为c的注意焦点变得突出(prominent),从而具有了激活R的领域D内任何实体的潜力。然而,当这种潜力得
以实现的时候,也就是R真的成为参照点的时候,目标T成为处理者C的注意中心,从而变得突出。而成为参照点的R则退居成为背景,T本身也可以作为参照点为激活其他目标提供心理可及性。这个运作机制也可以用图2表示。
在图2中,处理者的注意力由参照点R转移到了目标T。在一个语境中,即使没有明确地表明T,只要存在明确的参照点R,语言处理者c仍有可能通过参照点R达到目标T,这时,语言处理者就可以使用间接回指如特指名词、指示名词或代词完成对指称对象T的指称。
(三)概念参照点转喻对间接回指的解释
图2概念参照点转喻也可以理解先行词为非转喻的模式,即可以解释先行词为转喻的回指问题和间接回指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以转喻为基础,都需要运用转喻思维进行推理,因为大多数认知语言学研究者认为转喻并非都是指称性的。例如:
(15)小池踏着钟声集合出工,一出门便遇见一片眼光。他们看见小池故意提高嗓门咳嗽,有人咳嗽着还唱起一首现时最流行的电影插曲。(铁凝《麦秸垛》)
(16)保罗进入一家剧院,他们正在上演莎士比亚。
例(15)的前先行项是指称转喻,参照点“眼光”和“长着眼睛的人们”是转喻关系,即用“眼光”指代“长着眼睛的人们”。也就是说,“眼光”由于突出性成为参照点,我们可以通过参照点“眼光”到达目标“长着眼睛的人们”。当语言处理者通过心理路径到达目标后,目标“长着眼睛的人们”成为注意的焦点,这样“他们”可以成功地指称参照点“眼光”的目标“看着小池的人们”。例(16)不是指称转喻,但是根据同样的原理,“剧院”是参照点,通过它我们可以到达目标“剧院里的男女演员”。这样一来,语言处理者就可以使用“他们”完成对成为注意焦点的“剧院里的男女演员”的指称。例(16)参照点本身包含目标,即“剧院里的男女演员”是“剧院”的一部分,但这并不表明指称词“他们”直接与“剧院”的一部分“剧院里的男女演员”是共指关系,相反,指称词“他们”必须通过参照点“剧院”与参照点的目标“剧院里的男女演员”完成共指关系。Ward等人发现,在代词回指“修饰语+名词”中的修饰语时,处理代词所需的时间要比代词直接与前面的一个名词共指的那种情形时间长。如果代词直接与修饰语完成共指,就不应该出现处理时间加长的情况。所以,处理者必须得通过参照点才能达到代词所要指代的目标,经过这样的步骤,处理代词的时间就加长了。
同理,在回指项是有定名词或指示性回指的情况下,定冠词或其他有定形式和指示词的使用说明所指对象对于听话人是可及的,或者说是已知的,这时就需要语言处理者通过参照点到达目标。如在例(1)b“We went into a Chinese restaurant.Thewaitress was very friendly”中,定冠词“the”的使用就需要语言处理者在前述话语中找到先行成分,“Chinese restaurant”由于具有完型性特征而成为参照点。根据常识,每个餐馆里面都有服务员,语言处理者可以到达目标“服务员”,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定冠词“the”来修饰“waitress”。
代词指称的成功或有定成分及指示词使用恰当与否“并不取决于参照点和目标的关系如何,而在于无论通过怎样的途径参照点都能直接地到达目标”。在一个参照点到达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变量因素参与进来,这时就需要处理者运用自己的认知经验、百科知识、情景知识等,有时候还需要运用“事后修补”的方式到达目标。
1情景知识
(17)她不想谈论那次手术,但又想不出什么别的话题。或许它是良性的;也可能他们会对她开刀,发现肿瘤已经遍布她的全身,并且开始从里面溃烂了。
代词的间接回指需要利用语境使其指称明确化。例(17)中,代词“它”、“他们”与先行项“手术”之间不存在常规关系。“手术”是参照点,在参照点到达目标的过程中,语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良性的”确定了参照点“手术”到达目标“肿瘤”,“肿瘤”与“手术”之间显然是常规关系。肿瘤成为目标及注意焦点之后,就可以用代词“它”进行指称。同样,“给她开刀”使得处理者能够从参照点到达目标“医生”,这样,“他们”可以成功地指称“医生”,“医生”也与手术构成常规关系。
2文化背景知识
(18)正像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宗璞《西湖漫笔》)
例(18)中,参照点到达目标需要依靠这样的知识: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又被称为《蒙娜丽莎》,是因画中的主要人物而得名的。由此参照点《永远的微笑》就可以使处理者到达目标“蒙娜丽莎”。当处理者到达目标并成为处理者的注意焦点之后,代词“她”就可以和“蒙娜丽莎”成功地完成共指。如果语言处理者不具备这样的知识,不知道《永远的微笑》这幅画上的人物是蒙娜丽莎,由此参照点就很难达到目标,那么代词的指称可能会失败。
3运用事后修补
(19)小饭店的打工妹,可就不同了。……然后,你点了一荤一素,委实决定不了再要什么,他便迅速地合上盒盖,加上一次性筷子,送出那个玻璃窗上的小窗洞。忘记说一句,小饭店的盒饭是通过一道玻璃窗口卖的,饭菜在窗户里边的台子上,一层玻璃将你和卖盒饭的小姐隔开。(王安忆《小饭店》)
例(19)中的回指项“那个玻璃窗上的小窗洞”是有定名词短语,它与先行项“小饭店”意在构成间接回指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常规关系,而且在前述话语中无论借助于话语语境还是情景语境都不能建立起两者之间的任何关联。根据王军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语境进行及时的补充、限定使之明确化,即运用事后修补的方式来建立先行项和回指项之间的关系,这样处理者就能够通过参照点成功达到目标,并使用有定名词短语进行指称。
五、结语
本文依据间接回指的先行项、回指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个标准,结合英汉语料对间接回指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分类,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参照点转喻理论对间接回指的阐释机制进行了探讨。参照点转喻模式可以同时解释先行词为转喻的回指问题和间接回指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以转喻为基础,都需要运用转喻思维进行推理。语言处理者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点,然后依据参照点在领地内到达目标。在一个参照点到达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处理者的认知经验、百科知识、情景知识等变量参与进来,有时候还需要语言处理者运用“事后修补”的方式到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