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自主教育 发展个性特长

2009-02-24 09:17赖惠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期
关键词:小团体中队队员

赖惠英

实施中队自主教育,树立人本管理观,确立队员主体地位;了解队员特点,发挥“小团体”作用;重视激励效应,营造中队“阳光”氛围;开展自主活动,展示队员特长,营造民主、和谐的中队管理文化,有利于每个队员充分、全面地发展。

巴浦洛夫曾说过:人的个性是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的“合金”。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只是为个性形成与发展提供可能性,而社会因素则是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诸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个人特有的生活环境,中队就是队员发展最重要的微观环境。因此,通过实施中队自主教育,从而营造中队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多彩自立的活动环境、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促进队员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过程乃是三方面的积极过程,即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处于他们二者之间的环境的积极性。”可见,中队是队员个性发展的熔炉。充分发挥中队的目标导向功能,对社会影响的筛选功能,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整合功能,榜样功能,熔炉功能,自我完善功能,对于队员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中队自主管理新格局,营造民主、和谐的中队管理文化,有利于每个队员充分、全面的发展。

树立人本管理观,确立队员主体地位

树立人本管理观是实施中队自主管理、发展队员个性特长的前提和基础。队员所面临的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将人力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以事就人、人适其所、人尽其才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因此,在中队管理过程中,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强迫压制显得尤为重要。

从理念的层面看,“把学生看成发展的平等的人”,是人本管理观的核心其基本特征是管理的主体是队员而非辅导员,中队管理是通过队员的全员参与完成而非少数队干部完成,中队管理的目的不是训化队员而是使队员个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辅导员不是管制而是服务。辅导员应在了解队员自我实现的欲望的基础上,针对每个队员的特点,提出一系列有关队员自我发展的问题,创造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环境,让队员有意识地解决。这样,队员才会把自己当成中队的主人,自觉地在自己的层面上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从实践的层面看,中队辅导员应做好4个方面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一是引导队员自我设计,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二是引导队员自我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三是引导队员自我反省,开展自我评价;四是引导队员自我调节,帮助自我完善。这4个环节是渐进的,并互相促进。引导队员自我设计是自主管理的前提,引导队员自我实践是核心,引导队员自我评价是关键,帮助队员自我完善是目的。

了解队员特点,发挥“小团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笔者认为,中队辅导员在开展中队工作的时候,作为中队管理的第一步,适时地对每一位队员进行家访、谈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当队员相处一段时间后,队员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团体”。如果深入到队员中就会发现,这些“小团体”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引导,必然对中队的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把握每一个“小团体”的“核心”,并把适当的中队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这些“小团体”的“核心”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果让这些队员承担中队的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其他的队员。其实,每一个队员都有成为好队员的愿望,如果引导得好,以此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队员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小团体”纳入中队的正规管理,达到队员自我教育的目的。

把握在“小团体”中有交叉的队员,让他们成为“桥梁”,从而促进中队凝聚力的形成 “小团体”中必然会产生交叉。比如,学习成绩好的队员喜欢在一起,爱好体育的队员喜欢在一起,其中必然有一部分队员既爱好体育,学习成绩也很优秀。那么,不妨让这些队员成为“桥梁”,使2个群体的队员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只有激发队员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个队员,承认并合理利用“小团体”的有利因素,才能使队员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重视激励效应,营造“阳光”氛围

很多学校在管理中都喜欢采用扣分制,红领巾没有佩戴扣分,卫生不达标扣分……队员时时在意,唯恐做错一件事。若中队管理也照搬照抄,如此一来,整个中队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变“惩罚”为“激励”,营造中队的“阳光”氛围。

小队长轮流制在队员的心目中,小队长也算得上是一个“官”,这个职务代表信任、能力、权利、荣誉。但以往只有那么几个人才能当小队长,很多队员都只能望“职”兴叹。为了调动每一个队员的积极性,不妨让那些具有一定个性特长的队员轮流当这个“官”,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自我激励,又可以让队员自我管理。

定几条不是奖励的“奖励”中队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换句话说,在中队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处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一般来说,队员对于处罚都是比较反感的。那么可不可以对处罚换一种提法,如某队员忘记佩戴红领巾,就“奖励他监督同学佩戴红领巾一周”。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改正自己错误,督促他人不犯此类错误的机会。若说成“罚他监督同学佩戴红领巾一周”,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易形成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例子。

定期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万物都有正反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队员也有他不足的一面,学习成绩差得一塌糊涂的队员,也有其思想闪光的一面。因此,应该定期给队员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尽量挖掘其闪光的一面,让每一个队员对自己都充满信心,让每一个队员都能扬起希望的风帆,在夸奖中涌现一个又一个好孩子。

开展自主活动,展示队员特长

少先队工作把学生看成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主张积极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活动是队员成长必不可少的有效载体。自主、自动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只有让队员“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保证活动的快乐性和创造性,也才有利于队员个性特长的发展。

召开中队队员代表大会中队队员代表大会是中队的权力机关,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召开一次,讨论、决定中队的一切重大事务。

实行自省制度中队辅导员引导本中队队员开展日自省、周自省、月自省,对照目标,自我检查、反省,从而养成自省习惯,培养“慎独”能力。

开展“自主队会我最棒”活动为了丰富队员的活动空间,利用一周一次的中队课开展“自主队会我最棒”10分钟队会,让每个队员自己寻找10分钟队会的主题,自己设计活动。活动课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自信,以自信的姿态、健康的心理步入社会,面对人生。这个活动的开展证实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动主体,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调动起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弘扬其主体性,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提升能力,与时俱进,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活动使队员人人有收获。

总之,只要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创造良好的环境,就一定能把少先队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小团体中队队员
我热爱的中队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引领班级小团体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我爱我的中队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