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丽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林丰学校 辽宁 盘锦 124000)
所谓的物以类聚,在初中班级中出现的班级小团体,就是一些不同兴趣、爱好以及禀赋的初中生会因为一个话题或者价值观而自主组成的团体,在班级中这种小团体是一直存在的,甚至一些班级小团体还有整体的队名,班级小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是相互影响的,整个班级则是因为这些班级小团体形成了稳固的结构,班风与班级小团体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教师要重视这种班级小团体的现象,并对每个班级小团体进行正确的引导。
班级管理中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建立班级文化,班级小团体则是会形成一种特殊的亚文化,是一种团体的文化,表现是班级小团体的成员形成的预定俗称的行为指南,因此班级小团体的文化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想进入到班级小团体的文化圈,就要借助首次效应。也就是与班级小团体的首次接触中,教师要保持足够的尊重,而不是伤害或者拆散。让班级小团体的成员感受到教师是接受并且欣赏的,拉近教师与班级小团体之间的情感距离,教师需要接近班级小团体的学习以及生活,让班级小团体的成员接纳。教师融入到班级小团体中后,自身的定位就是班级小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朋友,对班级小团体的成员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让班级小团体感受到教师其实是与自己处于同一个阵营的。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渠道,这是班级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助力[1]。
班级小团体的实际发展是以团队协作为主要驱动力的,也是班级小团体中的重要行为准则。班级小团体形成以后,成员之间就会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若是班级小团体中的一个成员发挥出积极的示范作用,就能让整个班级小团体得到正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利用这样的原理,借助班级小团体的协同效应[2]。促进班级小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健康成长,让班级小团体的每个成员可以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帮助,在价值观的引导下班级小团体间也是可以产生协同的效应。比如一个成员在值日这个方面的表现并不良好,但是其他班级小团体中其他的成员进行示范和劝说,就会让这个成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对自己的行为以及风格进行改变,促进自身的不断提升。教师需要顺利融入到班级小团体中,然后将其中成员积极性激发出来,让班级小团体内部可以形成相互监督以及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最大程度上对班级小团体内的协同效应进行发挥。教师本身也是要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形成一个积极和谐的班集体是顺理成章的。
只要是一个团队,往往是以其中的某个人为首,因此在班级小团体中也是有这样的“首席成员”存在的,这个人往往在班级小团体中有一定话语权,并且也是班级小团体的带头人。教师需要与这个班级小团体的领头羊建立良好的关系[3]。然后借助这个人的力量,带动整个班级小团体的成长。教师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智慧,结合班级内的活动,以班级小团体中核心成员为纽带,让班级小团体的成员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关系,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和追赶。班级小团体要以团队精神为基础,不断提升进取心,这样在班级管理以及学习中班级小团体的潜能才会得到良好的发挥。
要想让班级小团体的进取心全面暴发出来,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帮助班级小团体争先创优。并且在班级小团体的积极影响下,若是班级小团体中的一个成员取得不错的成绩,并且表现一直都是积极进取的,其他的成员也是会进行反思以及效仿,这样整个的班级小团体就会形成积极进取的氛围,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就会形成非常良好的氛围,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论
总之,班级小团体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但是班级小团体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师需要对班级小团体足够正视,然后利用好班级小团体的诸多积极效应,帮助班级小团体中的每个成员实现健康的成长,促进班级整体的管理效果以及班级文化的良好建设,也是促进班集体的整体发展以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