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舟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6)
1.1 推进产学深度结合。积极建立健全、落实有关校企合作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是政府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技工院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深入到企业宣传这一有利政策,一是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企业捐赠,充实、改善校内实习条件。积极探索招企入校,充分利用学校场地、配套设施、税收等资源和优势,吸引一些小微企业到学校投资办厂,减少校企双方资金投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建立好一流的校内实习场所。在实习场所上做大文章,才能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人才。
1.2 探索建立用人服务中心。探索提供散工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探索在工业园区,电脑城、商场密集的地段,设置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短期用工服务,由专职教师负责片区管理和跟踪指导,实现动态实习,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和社会实践。
2.1 技工院校教师要德才兼备,教书育人。技工院校要培养一流的技工,就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处事风格。
2.2 按照一体化教师标准,加强一体化教师培养。现在的技工院校,大多数是政府将所属的几个技工学校整合组建而成,现在技工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留校工作,理论课教师由高校毕业生录用,大部分缺乏在企业的生产工作经历。为加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很多技工院校在探索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被选派的教师要珍惜到生产一线学习的机会,少说,多看,多做,扑下身子投入到企业生产中。要虚心向生产一线的工人师傅学习、请教,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形成教学讲义,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对部分优秀专职实习指导教师,选派到高等学校对口专业进行专业知识脱产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进行知识更新,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3.1 技工院校的教材要与职业技能鉴定相适应。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时既要取得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还要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要两证合一,这也是一些用工单位在招聘时经常要求具备的条件之一。结合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要认真研究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标准编写与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相应教材,去实施教学。编写的教材要适用绝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基础知识,内容选择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和能力;要为培养技能服务,要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时代在发展,教材要创新,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发现、挖掘、研讨一线工人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3.2 教材要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对于职业教育,现在国家提倡要建立终身教育理念,最早的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要求达到中级工的技能标准,现在的技工院校可以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还可达到更高层次。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开放兼容,以满足大家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此技工院校的教材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开设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数个可供选择的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3.3 实现教材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学近来在各种教学、培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技工类院校在校生入学时学习基础差别很大,不像普通高校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按成绩录取,学生的知识储备基本在一个区段内。因此,多媒体技术讲授课更适合技工院校的教学,可组织具备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教师制作生动有趣、动静结合、声光动影的多媒体课件,对难点、重点问题直观化,对技工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工作原理、构造、电路等,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课本、讲述、板书、笔记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适合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学习。
总之,技工院校必须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推行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