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瑾
学校要树立环境育人思想,建设优美的学校环境;教师要树立教育新理念,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生活净土,才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办法。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改变现有教育体制及评价办法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子弟全凭教育功”[1],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并针对情况适时加以引导。
树立环境育人思想,使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
试想,如果一所学校绿树成荫、幽雅安静、秩序井然,个别学生即使想随地吐痰、狂奔乱吼,恐怕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因此,优美的学校环境能使学生从审美情趣的熏陶中产生一种聚合力量,激发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近年来,学校在治理学校环境、建设花园式学校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学校绿树成荫,鲜花满园。学生到了学校,在树阴下学习、玩耍,怡然自得;欣赏花坛里的鲜花,赏心悦目,不知不觉就过去很长时间,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要树立教育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要有主动与学生交朋友的“童心”,多与学生接触,讲课时,要能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只有身体上接近了,心理上才能相容,才能保证沟通和传知的速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先坐到一块,才能说到一块,想到一块,干到一块。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鼓励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和进步,一改以往的“挑错式”教学为“鼓励式”教学,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和正确的成份,及时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其能够尝试到由此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鼓足勇气,勇往直前。如果一味地“鸡蛋里挑骨头”,学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变得胆子起来越小,不知所措,甚至不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以冷落、不予理睬,甚至讽刺、挖苦,正是一些教师抱怨上课时自己很投入,讲得头头是道,可就是没人“捧场”的原因。
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因素,适时进行教育,让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学校应让学生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河渠校区中心小学组织师生在校园和操场四周植树600多棵,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极大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成活率达98%。通过植树活动,增进师生友谊,加强团结合作,由此也使广大师生体验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爱护和珍惜;使广大师生体会到学校的建设并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极大地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队伍的独特优势,让他们面向学校、社区和家庭,贴近未成年人。这样既教育下一代,又充实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孤独生活,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河渠校区经常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系,并多次请老干部到学校做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退休老教师崔东海所讲的《一块砖头的故事》在广大师生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后,热心的崔东海老师成为学校的义务宣传员,为学校在周围群众中良好形象的树立及在师生中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起到积极的作用。崔东海老师更是乐在其中,感到晚年生活的充实和意义,深切感受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他本人却从没有吃过学校一顿饭、拿过一分钱。《人民日报》2004年6月12日第2版《绚丽的晚霞奉献给明天的太阳——天津近四千离休干部情注未成年人成长》对天津市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曾作过报道。各校不妨试试,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庭、学校、社区 “三位一体”,环环相扣,消除盲点,为未成年人筑起“防火墙”,营造健康成长的净土。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单独从学校内部着眼的办法并非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仅仅靠学校力量远远不够,家庭、社会、政府都要承担起各自的义务[2]。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都是很好的方法。另外,学校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学校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对影响学校安定的不良因素早发现、早解决,从一开始就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居委会作用,使学生在“休学”期间也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担当起保护祖国“花朵”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冯梦龙.东周列国志[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
[2]李柯勇,王思海.“为了‘花朵不再遭受摧残”[N].河北日报,2004-9-23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河渠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