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9-01-18 06:00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

邬 薇

摘要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来。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不能保证大学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尤其值得我们从各个方面加以关注,由于他们具有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需要我们研究。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 实践 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还指出:“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些不仅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肯定了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民族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具有独特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他们有的来到本自治地方的民族院校上大学,有的来到其他省市的民族院校上学,还有的来到汉族学生占多数的普通高校上学。不管去哪里上学,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与原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相脱离,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难以适应现有的学校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1.1学习方面

大学时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阶段。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偏远的农、牧、经济、文化、教育都比较落后的地区,刚刚从中学校园走出来,从小学到高中都习惯了在老师指导和督促下学习,习惯于这样的学习环境的新生往往不适应大学宽松的育人环境。有的认为上大学很轻松,根本没人管自己的学习情况,课程安排不紧凑,除非是上课,否则很少能见到老师。每天也不会为了赶作业而熬夜。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放松了学习,长此下去恶性循环。到学期末他们往往会考试不及格或者为了通过考试而作弊。还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里所涉猎的知识和高中比起来广泛而有深度,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原来自己在本民族、本地区的高中就是佼佼者,但是上了大学却跟不上了,或者少数民族学生会和身边的汉族学生比较,心理产生落差,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因此很苦恼、忧虑、自卑。

1.2生活方面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生活在本民族、本地区,由于信仰、风俗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步入大学校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生生活在一起,有的学生很难适应这样的环境,就会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冲突。轻者同学间会发生口角,重者可能会发生暴力事件,这样严重影响了民族团结。有的同学则会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与其他人不同而封闭自己不与任何人交往。这些都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1.3人际交往方面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彼此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交往的频率越来越高,交往范围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学生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渴望被他人理解和尊重,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喜爱。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大学的交际比高中复杂的多等原因,导致交往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产生困惑和烦恼的心理。大量的研究也表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大学生情绪稳定,人格发展健全,充分感受到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少数民族学生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生活环境,改变了生活方式,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组成新的群体,形成新的群体文化,使很多学生不适应,必然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科学研究表明,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民族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与特殊学习环境以及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1主观因素

大学生一般年龄都是在17-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中期,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1)个性因素。在民族学生中有一部分人,性格内向、孤僻,心胸狭窄,不愿意与人接触,总是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独来独往,遇到问题不善于与老师、同学、朋友沟通,封闭自己的心灵,消极厌世,愤世嫉俗。他们往往不关心外部世界,只注意自己的观念。有的则自命清高,冷酷,尖刻。也有的人有很强的交往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他们便会感到空虚、苦闷,产生孤独感。

(2)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尊即自我肯定,自我感觉良好,并认许自我。在心理学上,自尊感可以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可以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民族自尊心就是民族学生希望得到其他民族同学的认同和尊重,并要求民族平等。但是如果这种自尊心过分强烈,就会导致民族冲突,影响民族团结。

(3)基础知识薄弱。大部分民族学生都是来自偏远的、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与城市学生相比,所受的教育质量、经济条件、汉语水平都是很差的。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能和汉族学生相比,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由此产生困惑、自卑的心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人竞争,不敢实践,害怕出丑,认为成功总是属于别人,而与自己毫无关系。如果这样的心理得不到很好的纠正,必然阻碍他们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最终导致学习能力的下降。

2.2客观因素

(1)历史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使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被压迫、被统治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客观限制,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有差异,文化教育上有先进和后进的差别,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却被社会上一些不了解各民族历史与现状的人,有意无意夸大了少数民族某些落后的东西,把少数民族与贫困落后划等号,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民族地区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处边远深山区、高原荒漠地区,地广人稀,村落分散,土地匮乏,生存环境恶劣,这些不利因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分散,交通不便,这种现象一时还难以改变,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也影响到民族大学生在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方面的健康发展。

(3)一小部分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同学的歧视心理。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部分人来自非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接触到少数民族,一方面他们对周围的少数民族同学产生好奇的心理,会慢慢喜欢上他们的服饰、语言、文化、习俗等等,另一方面一小部分人也会因为少数民族同学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与他们不同,而产生歧视的心理。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而且更有害于民族团结。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基于以上原因,少数民族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状况,探索一种具有民族特色、本校特色的,集多种教育形式于一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本土化、民族化

(1)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相关课程,定期举办讲座。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要有针对性,如新生进校时举办“从中学到大学的新生心理适应”;考试期间,“考试焦虑及其解消”;毕业生离校前,“走上社会必需的心理准备”;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民族教育相结合,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受到外界汉族主流文化的影响,这两种文化必然引起冲突,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因此民族高校要把民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中注意交际艺术,最终使他们相互包容、相互接纳。

(2)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本人以及学生的心理。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必然会影响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对心理学的学习,及时纠正、调整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更应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教师不仅要做良师,而且要做益友,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适应学校、社会复杂的环境。

3.2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产生不同影响。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态度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使人和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让同学们获得力量。相反,就会使人感到孤独、寂寞、离群,而影响学习与其他活动。因此,大学生应主动为保持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和传统校风,以及和谐的班风尽自己的力量。

3.3加强沟通,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

(1)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大学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与同学间的摩擦,爱情上的失意等都可能带来挫折感。有了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就可能在挫折面前应付自如,保持心理平衡。

(2)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民族大学生中有很多人都存在自卑心理,就是过低地评价自我,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要充满信心,不苛求自己,不为自己的缺点不足而沮丧。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目标,踏踏实实地通过努力就可以达成。

(3)加强沟通,自觉地调控情绪。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要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必须(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5页)学会疏导不良情绪,合理宣泄、转移不良情绪。沟通交流不仅是增进同学间感情的纽带,而且是调控情绪的最佳方式。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有的学生一头扎在学习中,置其它于不顾,而有的生活没有规律,随心所欲都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时间下去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所以,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接班人整体素质的状况,也将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加强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菊华,王保军,张彩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8.

[2] 康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5]康春英,朱为鸿.大学生心理卫生与自我成长[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5.9.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