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工作,是内地高校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应以党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为指针,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与宗教信仰、校园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厘清模糊认识,明确政策界限,既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合格有用人才。
【关键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工作;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内地高校都有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读,人数多的达数百人,少的也有几十人,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某内地高校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信仰宗教”的近90%,认为“宗教很重要”的近80% ,宗教作为显性和隐性的思想意识,影响着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做好他们的宗教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更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也关系到来内地高校求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1]这既对全党、全国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也为内地高校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讲话,并在工作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
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宗教与迷信、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界限和关系的认识上存在模糊性,在宗教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认识上存在片面性的现象,内地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确立以“导”为目标要求和基本方法的工作思路,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无神论、科学精神之间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受成长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绝大多数学生信仰伊斯兰教并认为“宗教很重要”,部分学生对宗教活动比较热衷。[2]如何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以唯物论教育,是内地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遇到的新情况、新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因顾及信教学生而弱化、淡化、简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这一态度和观点不容置疑。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这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理应同样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并以之启迪感悟、习得知识、确立信念、引导行动。在教育过程中,要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方案,用大量具体生动的事例特别是新疆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各族人民生活的实质性提高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领导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忌空洞说教和生搬硬套。
(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应予尊重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受法律保护,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作为正在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21世纪的大学生,宗教信仰不能也不应成为主流。宗教信仰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并不具有普遍性,表现为信仰者个人的意志、决心和生活态度,因此,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高校进行宗教活动的规定。高校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应予尊重,但尊重不代表鼓励,更不意味着放任,而是基于现状的一种理解和宽容。同时,必须明确不论是否信仰宗教,都不能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不能影响其他师生的学习、生活,不能违规进行宗教活动。
(三)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
宗教信仰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信仰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为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高校既要尊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更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全面认识、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学会区分合法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界限,区分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邪教的不同。通过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增强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杜绝宗教极端主义和境外势力的影响与引诱,更不能良莠不分甚至主动与之联系,做出损害国家利益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之事。
二、正确处理民族风俗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近代以来,新疆地区确立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总体格局,信教群众占全疆总人口的56%以上。[3]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七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比例较高,宗教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为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习俗的复杂交织。内地高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难以辨别哪些是民族风俗习惯,哪些是宗教习俗,给有效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疑难和困惑。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民族文化能够流传至今,具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和历史积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不可或缺的绚烂花朵。创造知识和传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尤其是在内地高校,各民族文化应和谐共处、互相包容,共同构建靓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二)扭转民族风俗等同于宗教习俗的错误认识
民族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节庆、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名片。同一民族可以信仰不同宗教,同一宗教也可由多民族信仰,因而宗教并不能作为民族的特征之一。民族风俗和宗教习俗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格区分民族风俗和宗教习俗,尊重并保护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防止宗教习俗借各种理由以民族风俗的面貌出现。如清真饮食就属于民族饮食习惯,其最初具有的宗教色彩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消退,基本不具有宗教意涵,办好清真餐厅是高校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内地高校应从政治任务和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权益的高度办好清真民族餐厅。
(三)纠正高校校园中出现的宗教习俗泛化现象
由于认识不统一,在部分内地高校,尤其是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宗教习俗泛化现象。如“穆斯林”是对伊斯兰教信仰者的通称,有的高校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称为“穆斯林学生”,以宗教信仰作为区分学生的标准显然十分不妥。再如部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封斋、作乃玛孜(礼拜),少数男生留大胡子,女生穿戴蒙面罩袍、黑色长袍等,这些都是宗教仪式或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具体表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必须予以坚决纠正。2015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乌鲁木齐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在公共场所穿戴蒙面罩袍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内地高校亦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管理,杜绝宗教极端思想披着民族风俗的外衣在高校校园出现,混淆视听,造成不良后果。
三、正确处理校园生活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校园生活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等方方面面,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而宗教信仰作为人的一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常常被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身处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其校园生活无疑会受到宗教信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造成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不适与矛盾。
(一)校园生活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园生活提倡多样化,但绝不意味着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高等学校的一切工作均应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校园生活同样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导向,任何与党的教育方针和法律规章相悖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予以禁止,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宗教文化不属于校园文化范畴
校园文化在大学的育人活动中具有其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改善人才培养环境的必须选择。[5]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各级党委和高校领导班子的关注点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内涵的是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核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宗教文化是宗教信仰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6]相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宗教文化更多展现的是其社会文化的属性,宗教文化和校园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彼此不存在交叉重叠,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中不应有宗教文化的成分、内容和概念,也不应有宗教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合理发挥宗教文化的有益作用
凡是正统的宗教都提倡真、善、美,强调治恶扬善、劝人向善。[7]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文化对广大信教群众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求学之前的成长环境中宗教氛围和神学意识较为浓厚,高校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和正确认识宗教文化中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相通、契合的有益内容,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提高警惕性和鉴别力,筑牢对“三股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和境外敌对势力的防线,引导他们坚持正信正行,反对偏执狂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歪理邪说,为健康成长成才打下长远而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民族学生宗教工作,要紧密围绕育人这一中心,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法依规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指导学生加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思想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民族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努力唤起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担负民族振兴以及改变家乡面貌的历史使命和认同感,鼓励教育他们努力成才,成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乡,服务于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EB/OL].(2016-04-24)[2016-10-16].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4/24/c_135306689.htm
[2]杨琦 焦晓燕.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35).
[3]新疆宗教概况.[EB/OL].(2013-2-19)[2016-09-28]. http://www.xjmzw.gov.cn/xjzj/zjwh/701.htm
[4]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EB/OL]. (2015-01-16)[2016-09-18].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xj/2015-01/16/content_19335075.htm
[5]眭依凡 俞婷婕 李鹏虎.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
[6][7]姚俭建.宗教文化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一种路径探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8]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EB/OL].(2014-05-29)[2016-10-20].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