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作用的新认识

2008-10-11 09:01卢晓进
大舞台 2008年1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体验创造性思维

【摘要】本文从优化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视角出发,剖析普通高校音乐欣赏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完善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结构、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凝聚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优化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从而把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体验;创造性思维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与载体,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有的方式与人类的情感相融合,深层次地满足着人们日益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音乐欣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感官性的快乐,也带来理性的思考、真挚的情感和心灵的震撼。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因其长期处于传统教学体系中,使其应有的价值功能难以凸显。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厚积薄发的,全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理念和富有成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手段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积极渗透,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有效地凝聚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音乐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主宰着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学生的音乐素质较差,很多学生进人普通高校后,对音乐这门学科虽感到新鲜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教得辛苦而学生学得痛苦。普通高校是培养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人才的摇篮,以全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理念和富有成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手段,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积极渗透已经成为一项现实而重大的课题。有效地激发与唤醒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动机,理应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音乐欣赏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不像技巧训练那样枯燥无味。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丰富的音乐宝库又给了我们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由于多数学生对戏曲、交响乐以及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等音乐接触不多,使他们听到此类音乐时会感到神秘而陌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产生一种距离感。声乐作品则因歌词本身就赋含了广博的思想情感,加上相应的曲调给人以直接的艺术感染,听起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我们首先可以从声乐作品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使学生逐步熟悉音乐语言,找寻音乐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导引,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音乐的兴趣。在欣赏歌曲时,可以尝试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结合歌词分析歌曲所表现的内容等等。老师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导航员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对歌曲的感受,为每一位学生畅谈感想提供平台,这样也容易在心灵深处引发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这些分析、讨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律与情感发展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学生也容易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深入理解音乐的钥匙。为了进一步强化与拓展学生接受与理解音乐的能力,他们必然希望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从而心悦诚服地、主动快乐地接受必要的音乐技能训练。实践表明,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构建厚重而良性循环的音乐欣赏学习平台,是激发学生迫切渴望接受、理解更多音乐知识的热情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音乐欣赏有利于学生完善音乐理论知识结构

音乐欣赏也可以与其他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如教授基本乐理中的音区与速度时,可以先导入某些音乐旋律进行教学,如:

1=C 2∕4

1 -∣24 32∣5 5∣56 34∣2 2∣24 321ⅰ 7654 32∣1 -∣…

这段旋律最早出现在奥芬巴赫的一部轻歌剧《天堂与地狱》中,是一首轻快炽热的康康舞音乐。圣·桑在他的作品《乌龟》(《动物狂欢节》之四)中,完整地借用了这段旋律,只是将速度变成了“庄严的行板”,并放在低音区演奏,旋律顿时变得有气无力,形象而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乌龟迟钝、缓慢的行走姿态。从而使学生对音区、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学习大、小调时通过两种调式的歌曲聆听、分析、比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大调明亮、小调柔和的色彩。《伏尔加船夫曲》通过音乐的强弱变化来表现纤夫由远渐近、由近渐远,让学生充分理解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绝妙作用。其实,在音乐学习中,器乐作品主题富有歌唱性的表现,加上欣赏与视唱的有机结合,既可加深学生对音乐欣赏形象的理解,又极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

三、音乐欣赏有利于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更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想象始终贯穿并渗透于音乐的创作、欣赏的全过程。阅读一本科学名著,探求一个科学原理,人们绝不能随意加以发挥,而欣赏音乐恰恰相反,特别是音乐欣赏中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对于欣赏者的想象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欣赏者必须调动自己整个心灵通过审美再创作达到对艺术作品的超越,使艺术欣赏活动成为个人欣赏活动”。[1](P.19)音乐欣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程。

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性。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去欣赏音乐,则会使艺术游离于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之外。教师的主导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名家的经典之作,许多教师往往顶礼膜拜,不敢产生异议。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是个人经历的缩影,它在反映社会的同时又极具个性色彩。而学生思维灵活,富有创新精神,极具时代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往往出人意料。“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各种视角的理解。音乐创作中自由联想的特点以及音乐形象自身的丰富性,显然有利于人的个性培养和思维的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音乐欣赏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优良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首富有律动、感情温存的《摇篮曲》能够使人在恬静、安宁的气氛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一首庄严雄伟、刚毅豪迈的《祖国颂》能够使人意志坚定,情绪高昂,充满进取精神;一首欢快明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能够使人驱散悲哀和忧愁而变得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疲惫、烦恼时听一听《春江花月夜》,品一品其间的诗情画意,你会变的宁静而又恬淡,在淡雅深远的意境中,产生一种对生活的热烈的爱。欣赏教学所提供的这些优美的作品及作品中所渗透的积极的社会精神,团结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参与者的感情随着乐曲的旋律起伏波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人格得以提升。同时,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现代音乐研究的实践表明,音乐对人的气质、性情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柔和清幽、端庄高雅的双簧管音色可以帮助人静心修养,潜心思考;光辉华丽、丰满圆润的黑管音色可以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辉煌嘹亮、坚定有力的小号可助人克服困难,增强意志;深厚响亮、强劲雄壮的长号声音则容易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其他各种乐器也都以其不同的音色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心境。利用音乐欣赏对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去欣赏音乐,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性情、气质,陶冶自己的情操,必将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五、音乐欣赏有利于学生凝聚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与音乐教学中的其他内容相比较,音乐欣赏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我国早于西方一百多年产生的“三分损益法”,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探索,轰动世界的中国戏曲以及使小泽征尔泪流满面的《二泉映月》,走向世界的民族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都极大地增进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谁不说俺家乡好》、《太湖美》等歌曲的欣赏,使我们从优美的旋律中真正体会到祖国的山清、水秀,增进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高亢激昂的《大刀进行曲》又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面对强敌英勇不屈的形象。它们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欣赏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些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全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理念渗透到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与感悟获得情感的体验,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从感性上的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与体验音乐,再良性地过渡到理性地理解、评价、分析音乐,通过优化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把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重在艺术欣赏[J].中国音乐教育,1997(1).

[2]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薛金炎.音乐博览会[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4]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卢晓进,男,1969—,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实验师。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情感体验创造性思维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