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

2005-04-29 00:44:03卓晓宁
唯实 2005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发展战略

卓晓宁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后,对国际战略问题深思熟虑,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改善与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关键词:江泽民;国际关系;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2-0030-03

国际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就对外关系所作的带全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谋划。江泽民同志在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后,对国际战略问题深思熟虑,形成了一系列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指导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新时期,深入研究和领会江泽民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对于我们加快发展步伐,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准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系列论述,是我们准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

1.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经济市场化、贸易与投资国际化、区域经济合作化的步伐加快,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合作增强,摩擦和竞争也在加剧。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争夺矛盾更加尖锐,世界范围的贸易竞争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二是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各国更加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三是国际金融越来越活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来看,当今世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越出国界,形成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越来越多地与外部资源的利用和国际市场的开发联系在一起。而其国家利益和安全,也遇到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这种全球化的趋势,既会打破传统的经济上的壁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精神、文化上的壁垒。

当今世界,各国人民虽然都渴望实现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然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因此,各国政府和人民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原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在我国最近五十多年的外交实践中,它始终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对于我国的外交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一个主权国家只有独立自主才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才能有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才能不被人欺侮和控制,才能改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才能改变自己的面貌,才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有国际关系中的平等互利。当今世界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界,各国在竞争中发展,在相互协调中前进,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尤其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独立自主地处理有关国际事务,这是维护中国主权与安全的保证。中国人民恪守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中国人民也决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进行历史选择的神圣权利。我们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世界各国互不干涉内政,每个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都应受到尊重,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应享有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思想道德的自由。

(二)坚决维护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

江泽民同志认为,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至关重要。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每个国家有维护自己平等地位的权利。也有义务承认和尊重别国的平等地位。某些国家只要权利不承担义务的做法,必须予以批评和约束;某些国家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行为,必须予以阻止和改变。其二,每个国家都有权参与有关人类生存和命运大事的讨论和决定,同时也必须尊重和欢迎其他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由一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或者由几个大国共同主宰世界,显然是违背平等原则的。“我们一贯主张,各国应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Ⅲ中国坚持所有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应该一律平等,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中国尊重别国的独立自主,尊重别国的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中国同时也希望别的国家不能染指和干预中国的一切内部事务;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备竞赛,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要“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趋向缓和,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减弱了;另一方面,因全球性的力量失衡和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使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变幻莫测,天下并不太平。特别是旧秩序中存在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少数热衷于搞霸权主义的西方国家,除了妄图继续控制和垄断国际事务外,还变本加厉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推行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并以此作为给予援助、进行合作的前提条件。如果遭到反对和抵制,就对有关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和制裁。与此同时,它们还打着“捍卫”所谓“民主”、“人权”的幌子,肆意干涉别国的内政,践踏别国的主权,甚至到处插手,制造动乱,从而导致国际局势的动荡多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竞争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减少,南半球国家债务危机的加重,以及不平等贸易引起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等原因,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成为国际局势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新形势下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当前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就必须继续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必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仅是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持续繁荣发展;以平等互利的姿态促进共同发展,对第三世界的贫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最不发达国家的开发问题作为一个影响人类整体利益的全球性问题来对待,这不仅是发达国家的政治责任,而且是它们最大的利益之所在。江泽民同志指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安全环境,因为建立在以猜疑和敌对为特征的冷战思维之上的安全观,不可能使人们携手共同缔造美好的未来。二是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造就人类的共同繁荣。

四、努力改善与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一)努力改善与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构成世界格局的基础,改善与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协调、合作,有利于改善世界竞争与冲突的环境。“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彼此之间的分歧,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加以解决,反对动辄进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

一是求同存异,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对话与交流。中美两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促进全球的发展与繁荣,负有重大责任。搞好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中美两国合作则两利,对立则俱伤。中美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双方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加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同存异,而不应让它们干扰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对于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我国也是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努力寻求共识,大力发展友好关系。

二是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今天,各国在对外交往中越来越重视经济因素,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在与发达国家关系中纵横捭阖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发展要求,美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物质力量,两国之间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日两国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两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扩大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经贸已成为中日两国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面。同样,在中欧、中俄之间,经贸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二)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同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各自国家的独立主权上相互支持,在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开展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潜力很大,多年来我们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效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政治和经济权益。江泽民同志强调,我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和长远利益基础上的,可以经受住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展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增进往来,探索扩大经贸合作的新领域,同发展中国家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加强团结互助,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一是扩大交往,加深传统友谊。通过各种交往,特别是高层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对话,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密切彼此间的关系。

二是相互尊重,世代睦邻友好。我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行径,自己也永远不称霸。我国历来尊重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希望自己完成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立场能得到别国的理解和尊重。我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信赖的朋友和邻居。

三是互利互惠,促进共同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经济技术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和开拓合作的新途径,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

四是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我国和各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点,共同利益是主要的,邻国之间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或争议。我们主张求大同,存小异,对分歧或争议要着眼于长远,从大局出发,通过协商谈判,求得公正、合理的解决,有些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国家关系。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浩宇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发展战略
宗教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东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 11:33:00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商业经济(2016年3期)2016-12-23 13:36:04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01:17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41:27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46:14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