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决策思想的鲜明特征探析

2005-04-29 00:44耿庆彪
唯实 2005年12期
关键词:特征

耿庆彪

摘要:邓小平的决策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度政策的行动指南,它有五大鲜明特征:强调现实性;提高科学性;突出战略性;力求辩证性;倡导前瞻性。

关键词:邓小平;决策思想;特征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2-0045-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无不闪耀着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光芒。深入探讨邓小平决策思想的鲜明特征,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决策现实性

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进行决策。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清醒地认识基本国情,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绝非易事。我们党和国家为此曾付出过沉重的代价。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是因为它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客观实际。

二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出发进行决策。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决策,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是邓小平决策思想具有较强现实性的突出表现。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从总结成功实践经验和汲取某些失误的教训中,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决策。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不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所动摇,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战略上,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同时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动力上,指出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等等。这些决策,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筑了政策框架,而且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决策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三是从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进行决策。邓小平同志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科技革命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的关键在于振兴科技;要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大好机遇,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等等。这些决策,为我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提高决策科学性

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重大问题一定要由集体讨论和决定,决定时,严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邓小平同志能做出一系列科学决策,与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并完善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密不可分。

纵观邓小平同志的诸多决策,无不体现出民主化的特点。首先,每一项重大决策总是在领导集体中充分研究,经过反复修改,意见一致或基本一致后再行使最终决策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在决策上的“一言堂”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克服个人迷信的思想,反对盲目崇拜。其次,决策的民主化还表现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它对决策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邓小平同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新经验、新创造,加以理论概括,使之成为英明的决策。他指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的创造:“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出来加工,作为全国的指导”。

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必须善于集中,也只有善于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并且加以提炼和升华,才有可能作出科学决策。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中央要有权威,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才能卓有成效地制定对内对外大政方针;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兴办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现代化全局的大事。同时,邓小平同志还强调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而且在这个领导集体中要有一个核心。他认为没有形成领导核心的领导集体,是靠不住的。只有这个环节坚如磐石,不发生问题,中国才能稳如泰山。

三、着眼全局,把握重点,突出决策战略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也是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它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着眼全局,把握重点,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决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运筹中,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着眼全局。他认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就各个重大领域而言,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等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注意保持相应的比例协调,以互相促进。在具体制定处理各方面关系的决策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政治思想,一手抓制度建设等等。“两手抓”可以达到系统全局最优化,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突出重点的内容会有所不同,每当一个时期突出一个重点时,邓小平同志总是及时地提醒不要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也就是不能离开全面而孤立地强调重点。

四、逻辑严谨,思维缜密,力求决策辩证性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实施和完善政策,是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又一鲜明特征。

一是创新性与连续性相统一。创新原则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在宏观决策中,邓小平同志

坚持决策的创新性,表现在他强调敢字当头,大胆探索,要通过不断的试验达到正确的决策。他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这就必须克服僵化的保守思想,树立开拓进取精神,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试决策模式,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否则,“没有一些试验,一些尝试,肯定达不到我们的战略目标”。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试验,逐步变革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决策,制定出新的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进步的方针政策。但是,强调决策的创新性又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决策的目的在于行动,科学决策一旦作出就要坚决执行,不能轻易改变。针对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怕政策多变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在决策过程中始终注意各项宏观决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他反复强调:政策稳.人心定;政策多变,人心必乱。必须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决策的原则性,要求决策内容必须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十分明确;要求决策的实施必须坚持原则,把握政策界限,充分领会决策的精神实质。决策的灵活性则是坚持决策原则性的必要手段。邓小平决策思想充分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决策的原则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之中,他认为一项政策朝令夕改,就无所谓原则性,也就无法使其得以贯彻和实施;二是体现在决策的权威性上,要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旧决策的灵活性则是必要的,因为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制定政策应具有极大的适应性,执行政策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邓小平同志指出:“违背中央政策根本原则的‘土政策要反对,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确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得到群众拥护的”。他认为,对于中央的政策,对的就要坚持,不妥当的或者说不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就要改。要讲求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而不能片面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此外,邓小平决策思想的辩证性还包括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历史与现状相统一,等等。

五、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倡导决策的前瞻性

邓小平是放眼世界、着眼未来的思想巨人。他强调研究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但他的眼光总是以世界发达国家为参照系;他研究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但回顾与总结都是为了改变现实,走向未来;他清醒地看到中国的贫穷与落后,有“开除球籍”的危险,因而把实现现代化作为所有决策的基本目标。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世界是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制定战略和筹谋发展规划必须与世界形势和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之间,除了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外,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竞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他说:“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始终强调,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未来的蓝图,也是未来中国在世界坐标中的地位。虽然我们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20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但是,我们应该有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决心和志气。因此,在各项具体决策中,既要从中国还贫穷落后的实际出发,又要把眼光紧紧盯着世界和未来,使一个个具体政策措施与宏伟战略目标相衔接,使一个个具体决策汇集成总决策的实现。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现在我们不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不从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出正确结论,好多问题就下不了决心,处理不下去”。正因为他具有发展眼光,始终把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放在世界坐标中考察,所以能够深思远虑,高瞻远瞩,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提出各种既切合实际,又合乎时代要求的方针和措施,创造性地解决种种棘手的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如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现代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改革旧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制以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开放政策以借鉴和利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文明成果,“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的新政策,以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等,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又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可以说,一切问题向前看,从大处着眼,从未来着眼,从现代化着眼的特征,在邓小平的决策思想和决策实践中处处表现出来。

(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黄杰

猜你喜欢
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21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鉴定与特征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