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

2003-04-29 00:44熊德平朱银芳
求是学刊 2003年3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经济发展逻辑

熊德平 朱银芳

摘要:文章从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界定和明确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若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经济发展理论和事实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市场制度,继而分析出市场制度创新的逻辑要点以及我国市场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和基本要求,以期能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丝基础性启发。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创新; 逻辑

作者简介:熊德平(1962-),男,江苏东台人,扬州大学副教授,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金融学研究;朱银芳(1978-),女,江苏如东人,扬州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2BJY081)。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3)03-0059-06收稿日期:2002-12-03

一、问题与概念界定

按黑格尔的解释,逻辑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P100)。研究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就是探寻制度创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寻找其正确的起点和路径。研究这一问题是因为:(1)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实质上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2](P35)理论,以及一些“转型”或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告诉我们,选择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发展,“转型”必须通过起点和路径正确的制度创新才能成功,否则将可能落入“制度锁定”[2](P35)的陷阱。(2)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制度创新推动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制度创新的热潮中,理论上依然存在“制度创新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问题;在实践上制度的冲突、矛盾十分普遍,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失衡、扭曲现象十分明显,并引发了许多“转型”时期特有的社会矛盾和消极腐败现象。因此,探索制度创新的逻辑,对制度创新给予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制度创新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把“发展”界定为黑格尔的“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与孔德、斯宾塞的“变迁”与“进步”[3](P21)的整合。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数量和质量上增长[1](P80),是人类进步的历史与逻辑过程在经济上的体现。“制度”是指规范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行为规则[1](P81)。“创新”则在熊彼特“执行新的组合”[4](P68)意义上,扩展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制度创新”是指制度总体或基本特征得到了更新和优化,也就是通过提供更有效的行为规则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已有理论与事实评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经济发展就是分工和交换规模扩张的原理,倡导人的自利行为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可以实现人类福利最大化的思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理论奉此为“斯密教条”[5](P1),认为人的“自利性”就是经济发展的逻辑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斯密同时还出版了一本《道德情操论》来赞美人类同情心和道德。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这是斯密思想和其理论的悖论,把它称为“斯密问题”[5](P1)。今天深入研究“斯密问题”发现,斯密其实已经开始意识到“看不见的手”的运作规则基础,即已经开始注意到市场机制、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但斯密的这一发现却被忽视了,经济发展理论并没有沿着斯密的初衷发展。自斯密以后,人们只是热衷于“斯密教条”,沿着“自由放任”道路前进[5](P1-5),而忽视了“看不见的手”赖以存在、发展和作为的规则基础,更没有涉及制度创新的逻辑问题。经济发展成了“无制度的”市场经济结果。然而“经济人”之间的“交易”和“缔约”,恰恰是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做出的,市场经济的绩效与政治、法律、文化、观念等社会运行规则密不可分,“市场失灵”以及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的“看不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更说明了经济发展不是也不能是“无制度的”。

针对“无制度的”问题,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纳入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使经济发展理论表现出“亚当·斯密复兴”的趋势。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工具,证明了“制度是重要的”[2](P35),但其仍然是以遵循“自发秩序”的市场经济自然演进为背景的[6](P11),实质上只不过是亚当·斯密所认为的,没有外部性的自由放任经济,会被“看不见的手”引导向生产更大的财富的一种制度经济学表述,其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产权”、“交易费用”以及微观领域,并没有为“转型”的制度创新逻辑提供具体的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转型"的制度问题十分普及和深入,但主要是把“产权"、“交易费用"等理论应用于我国改革实践,制度创新的逻辑问题涉及不多,甚至被一些人误解为禁区。汪丁丁、茅以轼等人所做的研究是最具有开拓性,但也是局部的或隐含的,并没有系统、明确地提出制度创新的逻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马克思的制度研究是系统的、开创性的。正如道格拉斯·C·诺思所指出的那样“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有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7](P11)。马克思所提出的“计划经济”,无论从理论逻辑还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看,与“市场经济”相比,确实是一种非常诱人的、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合乎人类理想的经济制度,正是如此,“计划经济”从理论、理想走向了现实。但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哲学前提的,即作为社会主义手段的“计划经济”必须以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为前提,而人的社会主义觉悟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结果,这样“计划经济”便和其主体——人形成了互为前提的逻辑矛盾,经济发展必然是“抓革命促生产”。这正是“计划经济”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事实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计划经济的诞生——运行——失败的事实说明了制度创新必须遵循内在逻辑,不然只是乌托邦。我国改革开放的事实更是从另一方面做了同样的回答。中国人民自“五四”就开始追求“科学”和“民主”,谋求经济发展,但中国革命成功才使之成为可能。可是“计划经济”20多年的“抓革命促生产”,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异化”了意识形态,人民追求的不再是“民主”、“科学”,而是“温饱”和“公正”。相反,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经济增长了,而且“科学”和“民主”也悄悄临近了,尊重科学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国家管理开始从“人治”走上“法治”和“德治”并重的道路。改革之所以就能创造出“革命”和“计划经济”没有取得的“科学”、“民主”与“经济增长”,是因为改革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交换带来了对“平等”的需求,“平等”意味着“民主”的出现。同样,平等竞争的市场交换中,利润激励着人们追求科学,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生产力无非是用一种一般的资源替代了另外一种更加稀缺的资源,而对稀缺性的判断正是市场所提供的。不仅如此,市场还对科学技术的形成提供了激励[8](P2)。带来生产力巨大进步的科学技术都是出现在市场经济之后,以及前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科技发展但经济落后的事实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一切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经济发展有赖于市场经济。

但市场并非等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带来“民主”“科学”和“经济增长”。中国有三千年的市场历史,但并没有形成市场经济,更没有产生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因为,市场交换“平等”“自由”的前提被封建制度扼杀了。一些“转型”或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增长仍然缓慢,而且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矛盾和冲突不断,贪污腐败盛行,道德伦理与日俱下,并没有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其原因是在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的冲突,并没有能创新出支撑市场经济的制度,甚至陷入了“制度锁定”的陷阱。已有理论和事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市场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内在逻辑的市场制度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三、市场经济的制度内涵

1.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

“市场经济”的概念无非是市场经济的历史和现实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市场经济自然与“市场”有关。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阶段。“市场”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显然,市场经济属于商品经济范畴。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使用“市场经济”的概念,更没有回答“市场经济”的涵义[9](P51)。“市场经济”概念的真正形成开始于19世纪末,以A·马歇尔、M·瓦尔拉、V·帕累托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研究重点放在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机制做出详尽的高度数理化的研究,得出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可以通过供求形成的均衡价格,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揭示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机制,使市场被看成经济运行的中枢,在概念上则将“商品经济”或“货币经济”引向了“市场经济”,并使“市场经济”的概念得到规范并开始流行。我国主流的“市场经济”概念——“资源配置由市场引导方向的经济”①一般都是来自于此。

在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商品经济发展的自发产物,是市场上商品交换双方长期、反复博弈而产生的商品交换规则的形成、发展与扩大化过程。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使在商品交换场所——“市场”上,形成的商品交换规则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当这些规则扩大为社会普遍行为规则时,商品经济便进入了它的高级形式——市场经济。因此,西方市场经济的形成完全是一个遵循“自然秩序”的自发过程。“市场经济”概念作为这一过程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自然只需强调市场的“机制”和“功能”特征。而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实质上是在几千年封建制度压制商品交换规则形成、发展和扩大化的背景下,从排斥“商品”和“市场”的“计划经济”开始的“转型”过程。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必然会因为缺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扩大化了的商品交换规则——市场制度的支撑,而受到“封建意识”、“计划经济”的抵制,使其“机制”和“功能”难以发挥功能。因此,“转型”时期,应该从制度角度把握“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而不能照搬西方现成的概念,仅界定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和以竞争为特征的运行机制上,把“市场经济”仅作为“工具”、“手段”看待。这样不仅没有能抓住隐藏在“功能”和“机制”背后的制度本质,而且还有“市场万能”的误解,更重要是经济发展会失去市场制度的支撑,落入“制度锁定”的陷阱。

2.市场经济的制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定义“市场经济”,但却给出了分析其内涵的方法论工具。马克思指出:商品使“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形式”,“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0](P248)列宁曾经指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1](P444)在马克思的理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形式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是这里的“制度”。因此,马克思分析商品经济的方法,完全适用于揭示“市场经济”隐含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内涵。

市场经济是高级形式的商品交换经济,在市场上,商品交换的双方只能交换属于自己的产品。商品是个天生的“平等派”,交换双方“只有通过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交换关系必然是一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关系”,关系双方“只须默默地彼此当作被让渡物的私有者,从而彼此当作独立的人相对立”[10](P248)。可见“私有”、“契约”和“独立”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前提。按制度经济学的解释,这些前提分别是以“产权”、“平等”和“自由”为基础的。然而“产权”、“平等”和“自由”只有得到“制度”的保护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这样,以保护“产权”、“平等”和“自由”为内容的“制度”——商品交换的游戏规则,便在市场上就出现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市场上形成的这些“制度”也必然发展、扩大而普遍化为整个社会的运行规则,这时,市场经济便产生了,市场制度自然成了市场经济的核心。所以,西方学者也常常把市场经济称为“自由市场制度”或“市场制度”[12](P213)。然而,所有这些制度都必须通过包括法律、道德、文化、习惯、风俗等等在内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市场制度创新就是使这些制度形式包含的内容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保持逻辑的一致。

据此,市场经济的制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维护产权,促进平等和保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愿合作为前提,以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为特点,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核心并不在于“市场”和它的“机制”与“功能”,而在于承认和保护“私有”、“契约”、“独立”,以维护“产权”、“平等”、“自由”的市场制度前提。“市场经济的成功依赖于大量长期建立起来的制度,而不仅仅取决于一个抽象的市场概念。而且,要使经济出现繁荣,所有这些制度都必须很好地发挥作用。”[13](P367)

四、市场制度的逻辑要点

1.市场制度的合理性标准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交换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经济发展就是分工和交换规模的扩张。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则指出:交换是一个比分工更本质的概念,一旦交换开始,分工就成了交换的一种形式,而交换又是人们合作的一种方式[1](P80)。所以,合作比分工和交换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分工与交换规模的扩张,必然使得参与其中的人们面临的不确定性随之而增长,只有当分工和交换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效率能抵消不确定性的损失,产生净收益,并能使参与分工和交换的人们享受到这种净收益时,分工和交换才有扩张的动力。于是协调人们分工与交换、促进合作降低不确定性的制度就产生了。随着分工与交换规模的扩大,制度的复杂性随之而增加,当制度复杂到交换当事人难以执行时,进而又有了维护、执行和协调制度的机构以及协调这些机构的制度和机构。因此,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哈耶克的“合作秩序”扩展过程[1](P81)。“合作秩序”其实就是市场制度。但市场制度及其机构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只有当这些成本投入小于因此减少的不确定性损失,产生制度净收益时,这些制度及其机构的存在才是有效率的和必要的,这便是市场制度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2.市场制度形成与创新的逻辑起点与路径

分工和交换中市场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市场制度又是如何不断地适应并促进分工与交换规模扩大的,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探寻市场制度形成与创新的逻辑起点与路径。而这仍然要从分工和交换开始。分工不是形成制度的充分条件,因为,分工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世界也有严格分工现象。所以,亚当·斯密说交换是人类的本能,准确地讲是特有本能。人类之所以要交换,是因为人类特有的复杂多变的欲望与自身所拥有的能力、资源的不对称性为人类的大脑所感知,也就是说人类是能意识到自身利益并具有追求其最大化本性的动物。

从逻辑上讲,这种交换首先是从基于性和血缘基础上部落内部开始的。因为,彼此的熟悉(信息对称)和信任使这种交换的不确定性最小,但它带来的好处使人类产生了交换的意识,并进一步促进交换发展。当交换范围扩大到部落之间时,由于缺乏部落内的那种信息和信任,一种可能是在彼此对交换好处的共识下,协商进行交换,为防范“自利”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对执行协商达成规则的监督和监督机构以及规范监督的制度(最高形式是国家和宪法)便出现了。这时,追求自身利益的人们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同意相互尊重彼此的权利,这便是作为交换前提的“自利”。因此,这些制度实质上是对信任的替代或者说就是为了建立信任关系。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以冲突和暴力来获得自己想得到的好处,这取决于交换双方的势力和对自身利益的认同与维护。一般势力差距越大,协商的可能性越小,冲突和暴力的可能性越大,人类陷入“霍布斯丛林”。“囚徒困境”原理可以证明,在势力均等或悬殊不大时,多次重复博弈,理性的人们可能为求自保,同意达成尊重洛克意义“产权”(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权利)的“社会契约”,组成“文明社会”[1](P82)。也可能以暴力实现了强制统一,但奥尔森的“流动性匪帮”模型证明了这种情况下,同样产生了以国家强制为特征的制度。总之,交换使人的私欲受到了限制,绝对自由的人不得不在彼此关于交换规则的“共识”下,选择了相对意义上的自由——“消极自由”,即仅仅是与自己的生命、财产相对应的自由权利,而不干预别人的自由[1](P178)

可见,制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自发的,基于传统的,而不是人为设计的。当然不论哪种制度形式,在交换规模一定的假设下,一旦形成,制度主体总是使制度朝着维护和执行成本最小化方向不断演进,以获取最大化的制度净收益。而制度成本的降低又使交换规模扩大,从而进入新的制度形成过程。这便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减少制度成本的最好方法,一是建立类似于原初部落内交换的彼此信任关系,在交换量不大,博弈参与者规模小,并且稳定时,“囚徒困境”同样可以证明,追求自身利益的主体多次重复会建立信任关系。但当交换量大,主体规模扩大和流动性大时,实现信任博弈则十分困难,信任就不能单靠个人利益最大化来实现,必须建立让每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责的制度加以教化和强制。因此,根源于信任的“责任感”或“信誉”机制则产生了,这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当“负责任”和“守信”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道德基础时,制度效率最高。二是保持制度足够的威慑力量,使交换中人意识到违反制度的收益效益小于成本,从而自觉按制度行事,并形成行为习惯,这就是法治的效果。然而,一切制度的维持和变化都要以运行那个制度的人所积蓄的“共识”为基础。首先是关于对交换好处的共识。其次是关于如何协调交换中彼此行为的“共识”,即对制度的“共识”,复杂的制度必须建立在关于权利的彼此共识基础上。德姆塞茨说:“交换就是财产权利的交换”,洛克认为最基本的权利就是关于生命的权利,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财产权利和相应的自由权利[1](P83)。这些“共识”构成了制度运行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把市场制度形成与创新的逻辑起点与路径概括为:基础——人的自利性;起点——血缘基础上的信任;手段——博弈与强制;条件——交换及其制度与产权的“共识”;目标——增进信任与责任感;形式——道德与法治;动力——规模收益最大与制度成本最小带来的制度净收益的分享;终极——自我约束。所以,市场制度创新首先要承认人的自利本性,把人类利他行为普遍化的一切倾向和行为都不利于市场制度建立;其次,要增进人们关于交换及其制度与产权的“共识”,保证交换双方能在产权清晰、平等、自由的基础上进行博弈,以此促进交换过程中信任的产生与发展;再次,制度在涵盖所有当事人,并保持足够的强制力的同时,要能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分享到制度净收益;最后是一切制度的运行都必须以提高“信任程度”和“责任感”为目标。

3.我国市场制度创新的特殊性与基本要求

在西方,市场制度的形成是和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原罪”和“自然法”的基础上,与“启蒙运动”形成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密不可分的一个自发形成的过程。我国具有悠久的是市场历史,之所以没有形成市场制度,是因为与西方相比,我国市场制度形成具有特殊的背景。首先是我们的“传统”、“文明”中的人际关系。根据费孝通的解释,我国的传统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以“血缘”为中心的“血缘、地缘、业缘”基础上的,就好似在水里抛石头形成的波浪那样,一圈圈地由近而远递减扩散。这种人际关系下,交换中的人是难以获得真正平等的产权保护,产权的有效保护往往难以到村落以外[1](P180)。其结果必然是合作秩序难以大规模扩展,正如周其仁所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总是苦于市场半径太小[1](P180)。其次是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形成的、和“自利”不相吻合的、“言义不言利”、“实业报国”、“士志于道”、“集体主义”的“儒商”道德。再次是“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动荡和“西力东渐”,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下形成的“信”、“义”道德体系和“选贤举能”的用人制度的崩溃。“投机取巧”、“违约失信”、“机会主义”、“短期行为”盛行无不与此有关。再就是建国后30多年的计划经济以及在“集体利益”名义下,无视个人“自由”和“产权”的后果及其深刻影响。

面对这些特殊性,正如哈耶克在《法,立法与自由》第二卷中所说过的那样,“我们只能在传统中理解和改变传统的制度”。我国市场制度创新在遵循制度创新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无法真正抛弃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充分意识到建立市场制度的艰巨和长期性基础上,从承认人的自利性、防范把利他性普遍化开始,倡导和维护消极自由观;通过“立宪”对个人“产权”给予最高可信度的法律保证,积极将计划经济形成的国有产权主体人格化,建立以提高“信任度”、“责任感”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利用舆论和“干中学”机制,不断加强市场经济关于产权、平等和自由“共识”的形成;在“对等”条件下,鼓励竞争、推行“法治”的同时,培植在“非对等”条件下的“同情心”,倡导“德治”。

①对当前有关“市场经济”主流概念各种表述的概括。

参考文献

[1]汪丁丁.永远的徘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贾华强.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姚洋.道德情操[J].读书,2001,(1).

[6]盛洪.科斯教授和新制度经济学[J].天则,2000,(23).

[7]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茅以轼.市场经济与对等性[J].天则,1999.

[9]赵放.对市场制度及其相关概念的再认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1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赵亚乔]

The Logic of System Innov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XIONG De-ping,ZHU yin-fang

(Commercial Colleg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China 225009)

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blems confronted by system innov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several fundamental viewpoints of defining and confirming system innov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is article analyses problems of system innovation in existing theories and fa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explores deeply that the core implication of market economy of market system , then deduces the logical main points of innovation of market system as well as the speciality and basic requirement in China for thepurpose of supplying a preliminary elicitation in system innov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lative research.

Key words : economic development;system innovation;logic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经济发展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