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义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困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走出“就业难”的“死胡同”,就必须摒弃传统就业思维定势和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理念。
(一)树立通过各种方式从事社会劳动,取得一定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新观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毕业生只有拿到<报到证>,有干部身份,端上“铁饭碗”,才算真正意义上就业。毕业生就业依赖政府、学校,缺乏竞争意识,用人单位全凭“等、靠、要”,没有主动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有的自谋职业,有的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就业新的内涵。目前不少高校实施“创业行动计划”,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或利用专利技术争取风险投资或政府小额贷款,创办民营公司,承包国有企业;或进军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承担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研究工作等,从而使就业的途径越来越宽。
不可否认,我国每年为100多万的毕业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每年都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出现了暂时待业的现象。可以说,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是正常的,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也不能做到毕业生一出校门就就业,总需要一定时间的待业期。按照国际惯例,失业是一种机制,它可以调节社会各方面的矛盾,100%的就业率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能的。美国政府认为,通货膨胀率在3%以下,失业率在6%(美国大学生的失业率为2.7%)以下是有好处的,适当的失业率对调整劳动者就业心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失业的存在还能增加上岗者的危机感,形成一种有效的竞争压力,这也促进高校要转变观念,提高“产品”质量。因此,面对适度的大学生暂时待业的现象,社会应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必然。
(二)在“双向选择”中体现主动性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就业双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允许有个人意愿,主体性旁落,供需双方互不见面,互不了解,全凭组织安排或计划调控,养成了依赖性,有人戏称这种就业方式为“包办婚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择业”、“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自主恋爱”,供需的主体双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种就业观最突出的价值理念是自主性和权益性,即就业双方的自主选择,该选择既是其权力也是其利益所在。毕业生有权选择用人单位,并就自己的待遇、要求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用人单位也有权选择毕业生,并就岗位要求、工作安排等对毕业生提出要求、签订协议。供需双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爱好、志向、兴趣等选择目标,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方,在“选择”和“被选择”中,双方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正是在这种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了大学生人力资源在全社会的合理配置。
(三)高等学校必须确立“市场”意识,发挥中介作用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一直由国家完全包下来,实行指令性的计划分配,既包当干部又包工作岗位。在这种体制下,高校只管培养不问“销路”,自我封闭,缺乏开拓“市场”意识和树立“品牌”观念,缺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僵化、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率不仅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生源。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强化“市场”意识和质量观念,提高大学自身的品位。要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投入,开展咨询和服务,逐步培育和完善以高等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使就业工作朝着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四)树立流动就业的观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一旦被分配到某一单位就业,就捧上了“铁饭碗”,一次就业就定终身。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不再有终身职业。由于现代人力资源呈现流动性、市场化、多元化等特点,劳动者将根据个人爱好、兴趣、能力等轮换职业,实现自己的择业理想,体现个人价值。同时劳动者职业选择和流动已由不注重职业的经济报酬,转为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把职业的经济报酬作为择业的主要因素。
职业的“流动性”,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充电”,“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明确提出:“终身学习是2l世纪的生存概念。”把终身学习提高到“生存概念”的高度,这是人类对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响应,也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习扩展开来,并从少数人学习扩展到所有人,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从被动的学习到主动学习,不断拓宽知识结构,培养选择和有效利用知识与信息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
树立大学生就业新的理念是一场革命。要转变职能,把过去单纯的行政干预和指令性分配变成科学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准确、有效的需求信息、政策、心理咨询和择业指导。并能及时满足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合理要求和正当权益。此外,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毕业生就业体系事关我国改革的全局,又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利益,它不是独立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户籍制度的改革等相配套。
作者单位:徐州师大学生工作处
(徐州221116)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