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期
刊物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吴中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类刊物)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在《吴中学刊》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创办公开出版的《常熟高专学报》(文理综合版),2004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促进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努力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刊为双月刊,全年6期,每期124页。单月20日出版,1、3、5期为社会科学,2、4期为自然科学,6期为教育科学。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富于创造性以及理论性或应用性较强的稿件,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赐稿。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订阅。 本刊将继续发扬原有的优势,在内容和风格上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除重点打造“现代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吴文化”、“数学”、“理论物理”等栏目外,还将根据情况适时增设新的栏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历史语境中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
- 断裂·扩展·互动:新中国政治的解读──兼评米斯拉的《从后毛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
- 从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视阈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库诺的经济决定论思想探析
- 民主政治:实现权力制约的根本途径
- 关于我国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践的思考
——以张家港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 - 民本经济视角下的碳税政策初探
- 试论文化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 银行监管理论研究综述
- 社会资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支点
- 江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研究
- 试论高校BBS的社会职能
- 大学新生消费异化行为浅析
- 建筑物抛掷物侵权责任刍议
-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刍议
- 试论《论语》篇章结构的逻辑性
- 在悲苦不振中沉沦自灭——谈秦观贬谪词的情感轨迹
-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妇女观与文人学士的雅文化
- 论中国电影第四五六三代导演的价值取向
- 从模因视角看咆哮体的流行
- 徐州方言倒装语序的语用考察
- 《太霞新奏》用韵研究
- 白茆山歌的量词分析
- 河东裴氏与江左政治
- “文学作品”的利用与新文化史研究
——以民国时期报刊文学中的“苏州评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