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

  • 基于学术性情境的大概念教学
    选择性必修“原子结构”主题为例,在“激光与晶体”学术性情境中,以跨学科大概念“能量”和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为统领,围绕激光光源的发光原理和晶体的光学性质两个板块设计系列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原子结构”主题的基本概念,形成化学思维,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 原子结构; 学术性情境; 大概念文章编号: 10056629(2023)08003307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

    化学教学 2023年8期2023-09-08

  • 液态铅基合金中铁素体/ 马氏体钢腐蚀的微尺度模拟计算研究
    介质的超晶胞原子结构模型,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获得了FM/PbBi 和Fe3O4/PbBi 的稳定界面,计算了界面的结合性能,揭示了FM钢及其Fe3O4氧化膜的铅基合金腐蚀性能和微观腐蚀机理。1 计算方法和模型构建1.1 计算方法本文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开发的商用软件VASP 进行计算,计算中使用超软赝势和平面波基组、缀加投影平面波(PAW)等方法对离子实和电子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采用传统的自洽循环计算的方法计算电子的基态性质。首先分别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5期2023-03-30

  • 原子结构中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的拟人化表述
    构的讲解是以原子结构为基础的,而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则是此部分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进行拟人化,将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形象而合理地表述出来,以期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关键词:原子结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拟人化屏蔽效应反映的是多电子原子核外的其它电子对所讨论电子的排斥作用,这一作用会抵消一部分核电荷对所讨论电子的吸引,从而使得所讨论电子的能量升高。从该角度看,被讨论电子处于被动的受其它电子屏蔽的地位。钻穿效应反映的是所讨论电子本身钻穿到核附近运动的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2022-07-04

  • “模型认知”指引下的“原子结构”一课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境柳摘要:“原子结构”教学容易成为陈述性课堂,师生之间只进行知识的传递,缺乏学生思维的参与,无法实现深度学习。依据已有的原子结构模型知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原子结构的兴趣,引导学生构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去进一步探索原子结构,实现化学素养的提升。关键词:模型认知;原子结构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6x-004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 Bdoi:10.3969/j.issn.1008-0546.2

    化学教与学 2022年12期2022-06-12

  •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微粒运动;原子结构;金属物理性质;溶质质量分数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8-0072-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8.015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学科水平。因此教师必须使用好教材。很多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

    化学教与学 2022年15期2022-05-30

  •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词:大概念:原子结构;教学设计一、研究背景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是课程内容结构化,凝炼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各界学者纷纷展开研究,然而,真正建立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逐步探索,其落实也面临诸多困境。“大概念”具有统摄性,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更新教学内

    科学家 2022年4期2022-05-10

  • 关于原子结构学科理解新视野
    : 教师通过原子结构学科理解挖掘其学科素养功能,实现原子结构的学科育人价值。通过梳理化学史明确原子思想、原子概念、原子结构概念发展历程,明确原子结构包括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方面。基于量子力学和概率统计学等明确微观粒子基本特征是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基于原子轨道视角、电子云视角描述原子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关键词: 化学学科理解; 原子结构; 原子轨道; 电子云文章编号: 10056629(2022)04000905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20

    化学教学 2022年4期2022-05-07

  • 融合科学阅读 发展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原子结构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4-0002-06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4.00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1]确立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第一方面是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这些都与阅读相关。科学阅读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信息阅读,指的是对他人

    化学教与学 2022年7期2022-04-02

  • 基于POE策略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英锋摘要:“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中采用了POE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运用预测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碱金属元素之间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提供案例参考。关键词:POE策略;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预测;解释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2x-004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獻标识码:Bdoi:1

    化学教与学 2022年4期2022-03-16

  • 从新旧教材对比看学习物理学史的意义
    年新教材中《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一章与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新教材在物理学史处理上的要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阐明了物理学史在本章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新教材;物理学史;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5-0054-02物理学史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等特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2期2021-12-19

  • 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
    性必修模块“原子结构”单元整体教学。分析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与蕴含的素养价值,对实验证据与科学模型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系统梳理,并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在课堂学生活动和板书设计当中。关键词: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原子结构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8-0043-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 设计理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具体表现为“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

    化学教学 2021年8期2021-09-10

  • 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编写说明
    三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的编写意图进行梳理、说明.明确本章结构的设计特点,展现教材编写的逻辑线索,对教材中如何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了解读.在具体说明中,围绕本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说明并给出教学建议.关键词: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物理核心素养;编写说明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7-0016-03作者简介:魏昕(1986-),男,青海人,博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材.在量子力学

    中学物理·高中 2021年4期2021-06-06

  • 自制教具在网络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学。本文以《原子结构》一课为例,精心设计了契合教学内容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披萨模型”,详细记录了此教具的制作过程以及借此教具模型为载体的教学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反馈以及与往届教学情况对比得出自制教具在抽象内容的学习,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本节课试验的结论基础上,笔者指出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开发出契合教学内容尤其是抽象内容的教具模型,发挥出其特殊的作用,那么其对教学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关键词:自制教具 网络教学 原子结构2020年在历史的长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6期2021-05-24

  • 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
    等奖《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化学史料的甄选与呈现上令人耳目一新: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课堂上传递的是科学方法,彰显的是科学精神。关键词:原子结构;化学史;重水2020年10月21日—23日,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在江苏省清江中学举行。我校徐敏姬老师参加了比赛并荣获一等奖。徐老师执教的《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新授课),为2020年审定的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上册专题2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和原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21年1期2021-05-04

  • “模型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及教学启示
    自由基反应;原子结构;苯化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从微观视角认识宏观物质,揭示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内在联系,实现物质的转化和应用。纵观化学发展历程,正是化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计算,持续不断地建构与修正模型,才使得人们对物质形成与转化的内在规律认识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接近科学本质。1模型法对化学研究非常重要模型(model)的拉丁文——modulus,指“样本、尺寸、标准”。吉尔伯特认为,除了物理模型之外,模型还包括思想、事件、概念、过程或系统等的表示”。。

    化学教学 2021年1期2021-02-07

  • 《序数1-18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磁力贴》的制作和使用
    周琼【摘要】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这几个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更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分水岭”。由于知识点抽象,大部分教师只能通过播放视频辅助教学,实验室中又没有相应的教具仪器可供使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者利用黑板磁力贴设计制作了一件《序数1-18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磁力贴》,首先在作者任教的初三年级第三章的教学中投入使用,随后又推荐给其他化学老师使用,师生反映很好,很好地解决了中学化学中的这一教学难点。【关键词】化学教具;磁力贴;

    红豆教育 2021年29期2021-01-21

  • 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设计原则与应用
    升。本文从“原子结构模型”这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入的设计以及应用进行讨论,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原子结构;化学教学;问题导入;研究与应用“问题导学”是一种与当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十分吻合的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拥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要完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导学的方法来进行教

    高考·下 2021年10期2021-01-10

  • 高中原子结构教学中几个概念的深入认识
    本文笔者对“原子结构”有关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助于读者对微观粒子有关的概念深入理解,避免教学中进入误区,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后延伸。关键词 原子结构;电子自旋;电子云;原子轨道;构造原理金属性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97-02物质结构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一样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且要用实践来检验其结论是否正确

    读写算 2020年32期2020-12-17

  • 新研究绘制出副粘病毒3D 原子结构
    键酶的3D 原子结构,可帮助开发包括抗冠状病毒药物在内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副粘病毒是包括麻疹、腮腺炎、人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一类病毒。由于同为RNA(核糖核酸)病毒,副粘病毒与冠状病毒作用机理相似。酶在RNA 分子组装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常成为抗病毒药物的靶点。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深入分子内部观察,捕获了人副流感病毒5 聚合酶的数十万张2D 影像,并使用计算机算法重建了这种酶的3D 原

    医药前沿 2020年9期2020-12-03

  • 人教版新旧教材对比看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科核心素养;原子结构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8-0059-3本案例选自人教版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的第4节《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模型》,在人教版旧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的第3节《氢原子光谱》和第4节《玻尔的原子模型》。1    教材对比分析从教材编排视角来看,新版教材将《波粒二象性》和《原子结构》两章

    物理教学探讨 2020年8期2020-09-22

  • 元素推断题分类突破
    断题;分类;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物质性质;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0-0090-03收稿日期:2020-01-05作者简介:穆玉鹏(1976.2-),男,山东省滨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一、根据原子结构与物质组成推断1.元素推断中常用的两条规律(1)最外层电子规律 = (2)“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0年4期2020-09-10

  • α粒子散射模拟实验教具的制作
    验.关键词:原子结构;模拟实验;教具制作文章编号:1008-4134(2020)11-0060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α粒子散射实验是1909年卢瑟福指导其学生盖革和马斯登进行的实验,实验中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该实验为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提供了基础.由于本实验的要求很高,无法在高中课堂为学生演示,但如果能利用模拟实验来演示类比整个实验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1 教具的设计利用PVC管材料搭建一个

    中学物理·高中 2020年6期2020-06-27

  •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实践探索
    ;核心素养;原子结构;教学设计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2-004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0.02.01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五

    化学教与学 2020年2期2020-02-28

  • 渗透物理学史对高三学生复习效果的影响
    在高三物理“原子结构”部分尝试设计以物理学史为主导的复习课,渗透物理学史的复习课不仅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 物理学史 高三复习 原子结构【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20-020高三物理复习是一场马拉松赛,基本没有学生实验,没有新概念、新问题,老师们研究过考试要求和高考真题之后会整理出考试涉及的公式、定理、定律,各种小结论和典型题型及其拓展,之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2020-02-10

  • 基于科学要素的化学史教学设计
    值;文章以“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为范例,立足科学要素,探索变讲述为探究的化学史教学设计。关键词:科学要素;原子结构;教学设计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2-0066-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2.020科学史能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是初中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笔者尝试从科学要素出发,设计基于体验重历的化学史教学,将“走马观花”的讲述变为“身临其境

    化学教与学 2019年12期2019-12-23

  • 渗透科学史实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原子结构作者简介:张叶琴(1991-),女,浙江嘉善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科学教学研究.1案例背景“原子结构的模型”选自浙教版《科学》第四册第二章第3节第一课时,本节课属于微观世界中原子结构的学习,涉及到原子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大量科学史实,具有非常大的学科育人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穿越古今中外,感受科学家们的智慧,体会科学家们不断求真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是一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学科,需要不断地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9年8期2019-09-19

  •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化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研究
    ;问题驱动;原子结构;离子键本文以“原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问题驱动下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核心素养。以“原子的结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首先采用问题驱动法复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定义,从而创设问题情境——原子是否真的不可再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望,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原子可否再分的问题,因在物理上学过电子,所以学生知道原子可以再分,但学生并不清楚构成原子的微粒在空间上是如何排布的。因此通过创设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5期2019-09-10

  • 西宁市高中化学教师认知结构的诊断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化学教师;原子结构;认知结构;词语联想法教育部发布的高中化学课标(2017版)明确提出化学是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物质结构模块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基于“位”“构”“性”关系来掌握原子结构等内容[1]。由此,我们需要研究教师的学科认知结构。根据文献,大量研究集中在生物学科的认知结构方面,其他学科的研究相对薄弱;目前有概念图、词语联想法、树状图以及流程图等方法测查个体的认知结构,多数采用概念图,但该方法的评分带有很强的主觀性,并不能客观说明个体的认知结

    教育界·中旬 2019年6期2019-08-06

  •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教学研究
    00048)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关系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学生最开始接触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内容是在初三学习《原子的结构》的时候[1],在这个阶段,学生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本含义,并在后续更深入的学习中,继续巩固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密不可分.对于原子结构的相关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5-07

  • 基于化学史的教学设计
    大有帮助。将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口,并利用多媒体巧妙地将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加充分、近距离地接触化学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体会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端正科学态度,培养化学素养。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史;原子结构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采用的科学方法,以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2019-01-30

  • 浅谈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对化合物性质影响
    化学学习中,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是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认知与理解物质化学性质,掌握相关联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碳(C)、硅(Si)原子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阐明原子结构存在的异同,并联系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硅(SiO),探寻了原子结构对化合物性质存在的影响,以供参考。关键词 无机化学 原子结构 化合物性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是无机化学物质结构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范围涉及内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2018-09-17

  • 普通化学教学中原子能级知识的扩展应用研究
    摘 要 针对原子结构中原子能级的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加强学生对原子能级概念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扩展性引入其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应用的简单实例,以期帮助学生突破原子结构中原子能级知识的难点。关键词 普通化学;原子能级;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结构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3-0077-03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to teach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3期2018-04-23

  • 台湾海峡两岸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对教材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文本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两岸教材内容编排各有特色,可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高中化学教学实际,也为两岸高中化学教学交流与课程教材的改版和编写提供参考。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09-256-02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a's cross-st

    数码设计 2017年9期2017-10-20

  • 使用Mathmatica软件绘制原子轨道
    计算机模拟;原子结构;结构化学Mathematica具有数值计算、符号演算、图形处理三大功能,是由美籍英国物理学家Stephen·Wolfram为进行量子力学研究而开发的一个数学分析型的软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通过运算得到方程的解析解。用户可以通过Mathematica具有的强大函数作图功能,制作出各种二维函数和三维函数图形,也可以生成三维 函数的等值图和密度图。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Mathmatica软件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等相关问题的计算

    科技视界 2017年14期2017-10-09

  • “诱思探究教学”在《原子结构》上的应用
    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通过介绍原子的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从而得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很明显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课堂先只是直截了当的给出了卢瑟福的实验原理图,然后通过动画来重现这一实验过程。虽然高中的条件没办法实际来操作这个实验,但我很期待学生置身于卢瑟福的时代,像他们一样的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他们研究科学的信心和兴趣。基于此,本节课笔者采用“诱思探究教学”。1.运用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2017-05-31

  • 基于历史进程的化学史课堂教学实践
    堂教学融合;原子结构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B-0036-03化学史中有科学、人文和审美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则给人以智慧。研究也表明:化学史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科学探究品质[1]。因此,自有科学教育以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一直得到关注,进入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2017-05-07

  • 氧化物界面的原子/电子结构
    构界面的三维原子结构。此外,通过采集包含不同比重界面信号的一组实验数据,可通过数学分析方法分离出界面信号。这种方法在研究界面和界面的电子结构等问题上具有一定优势。关键词:氧化物;界面;透射电子显微术;原子结构;电子结构1前言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定义了材料体系的周围环境和周围环境影响的边界[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诺贝尔奖得主Herbert Kroemer教授曾提出过“界面构成电子器件”的概念[2]。诸如晶体管、激光等电子器件均是基于两相界面特性而设计制备的。

    中国材料进展 2016年5期2016-07-02

  • 对《原子结构》中一个常见问题的浅析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的《氢原子光谱》这节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变化较大。新课改可能从减轻学生负担方面考虑,删去了发射光谱、吸收光谱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光谱分析的内容也删去。这部分内容难度上虽然降下来了,但学生对这部分的兴趣与疑问并没降低,如连续光谱与明线光谱是如何产生的?物质为何有时产生的是连续光谱有时产生的却是明线光谱?对于前一问题在课改前从课本上就可以解决,而对于后一问题现行课本没涉及,阅读材料上也未解释。并且一些教师在后一问题上还存在知识上的不足,或

    物理教学探讨 2015年5期2015-07-15

  • 原子结构教学的科学观与历史观
    庄凌摘要:原子结构是认识了解各种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美国主流教材原子结构部分的内容设计和编排方式融合了科学观和历史观,值得借鉴比较和深入研究。关键词:原子结构;科学观;历史观;美国高中;化学教材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5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23一、概述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化学这座大楼的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2期2014-12-12

  • 原子结构教学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摘 要:中学原子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缺乏严谨性的情况。针对能级交错与分裂、洪特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例子进行探讨。关键词:原子结构;问题;教学化学上经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新课改后,高中化学引入了部分大学内容并结合高中原有物质结构知识,组成《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课程。在该教材实施过程中,涉及原属于大学内容的原子结构部分,由于教材的语言不详、教辅的误导、忽视经验规律的适用条件等因素影响,长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给广大师生造成困扰。一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2014-11-04

  • 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中核外电子排布的教学
    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教学研讨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5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近期读了Eric Scerri发表在EIC(Education in Chemistry,英国《化学教学》)的一篇文章“The trouble with the aufbau principle”,文章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1]:(1)几代化学教师用“aufbau principle”(构造原理,aufbau源自德语,意为建造、构

    化学教学 2014年7期2014-10-17

  • “钠及其化合物”复习导航
    金属钠(1)原子结构:钠的原子序数为1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一、知识归纳1.金属钠(1)原子结构:钠的原子序数为1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一、知识归纳1.金属钠(1)原子结构:钠的原子序数为1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4年1期2014-04-23

  • 基于化学史的科学探究教学尝试
    新华摘要:对原子结构的内容教学进行了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提出可以化学史为线索进行原子结构探究教学的有效尝试,并深度剖析了原子结构探究教学的新价值。关键词:化学史;科学探究;原子结构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6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

    化学教与学 2014年3期2014-04-03

  • 原子结构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志雄[摘要]原子结构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了原子结构课堂教学方法,其中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堂预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做好重难点突破。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原子结构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

    考试·教研版 2013年9期2013-08-15

  •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教学反思
    朱郁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现代的“电子云模型”以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等六个方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增进对科学的认识,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然而,在有关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的

    江西教育B 2009年11期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