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 UFLC法测定不同地区博落回果实中生物碱的含量
    e,SA)以及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等[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博落回具有抗菌、抗肿瘤、镇痛、抗氧化、抗肿瘤、杀灭钉螺、杀灭血吸虫和改善肝功能等活性[2-7],广泛应用于药品、生物农药和兽药中[8]。生物碱含量作为评价博落回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博落回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叶、根部位。曾建国等[9]采用HPLC法测定了博落回果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苏海兰等[10]采用HPLC法研究了野生与种植博落回各部位

    福建农业科技 2023年10期2024-01-11

  • 白屈菜碱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肾癌增殖机制的影响
    10%〔3〕。白屈菜白屈菜属(隶属于罂粟科植物)干燥全草的总称,经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白屈菜碱可抑制许多癌细胞增殖,如乳腺癌(MCF-7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及人口腔上皮样癌(KB细胞)等,且有研究证实,该中药单体也有助于逆转多重耐药(MDR)的乳癌细胞作用〔4~7〕。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肾癌进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白屈菜碱基于TGF-β1/Smad通路对肾癌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探究中药白屈菜碱调控TGF-β1/Smad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6期2023-08-22

  • 白屈菜药理作用综合研究进展
    200433)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系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为干燥全草入药。首载于明代《救荒本草》[1]。《北方常用中草药》载:“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富含多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白屈菜碱、原阿片碱、黄连碱、小檗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等[2]。传统中药研究发现白屈菜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镇痛抗炎的功效,被广泛用于百日咳、小儿肺炎早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随着对白屈菜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更加广泛,现对白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期2022-12-31

  • 白屈菜生物碱研究进展
    0118)中药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的植物来源是白屈菜的干燥全草,为罂粟科(Papaveraceae)白屈菜属(ChelidoniumL.)多年生草本植物。明代朱橚所著的《救荒本草》中即有关于白屈菜的记载[1]。白屈菜民间常用的别名有八步紧、土黄连、地黄连、牛金花、断肠草、山西瓜等。白屈菜在欧洲和亚洲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吉林省道地药材[2]。《中国药典》中描述,白屈菜于“春、秋两季采挖,除

    人参研究 2022年2期2022-12-08

  • 白屈菜红碱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264300)白屈菜红碱属于异喹琳类苯并菲啶型生物碱,可从白屈菜、博落回、血水草、飞龙掌血等药材中获得[1],具有抗肿瘤、消炎、改善肝功能、抑菌、抑制胆碱酯酶、镇痛、抗糖尿病等活性[2-4],但该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58.46 μg/mL[5],口服给药后半衰期短[6],体内易被代谢[7-8],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7.46%[8],而且其固体分散体[5,9]稳定性可能存在问题,容易析晶。赵义军等[10]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制备了固体脂质纳米粒,但该辅料可能会

    中成药 2022年10期2022-12-04

  • HPLC同时测定东北产区白屈菜6个生物碱成分的含量△
    101200白屈菜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最早收载于《救荒本草》[1],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的干燥全草。其别名为土黄连、山黄连、八步紧、牛金花、断肠草、雄黄草、小野人血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于山谷的湿润地带,林缘水沟边,是北方山区常见的药用植物[2],作为吉林省的道地药材,被收录于《吉林药材图志》[3]。白屈菜味苦,性凉,有毒,归肺、胃经,具有镇痛、止咳、利尿、解毒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等疾病[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10期2022-11-27

  • 白屈菜人工栽培及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
    1 植物学特征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是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又称地黄连、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雄黄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 cm。主根比较粗壮,圆锥形,侧根发达,暗褐色。茎聚伞状多分枝,叶片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宽倒卵形,常有短柔毛,节上较密,后变无毛。长8~20 cm,羽状全裂,全裂片2~4对,裂片边缘圆齿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具白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2~5 cm,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扩大成鞘;花梗纤细,长2~8 cm;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5期2022-10-19

  • HPLC法对不同厂家博落回注射液质量评价的研究
    不一。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是博落回提取物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也是博落回注射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本论文旨在以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为有效成分指标,建立HPLC同时测定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评价不同厂家博落回注射液的质量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与试剂甲醇购自天津市四友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乙腈购自安徽天地高纯溶剂有限公司;磷酸、浓盐酸等购自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血根碱及白屈菜红碱对照品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落回注

    现代牧业 2022年3期2022-10-08

  • 血水草中苯并菲啶类生物碱研究进展
    龙丽娜[8]以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为指标,测得血水草总生物碱含量为3.2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水草中生物碱成分能抑制酶活性、阻滞心肌细胞通道、抑制人白细胞、影响细胞有丝分裂,此外还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8-9]。本文对近五年来血水草中苯并菲啶类生物碱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近十年来生源合成、化学合成以及衍生物合成进行归纳,以期为血水草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1 化学成分血水草中的化学成分多为生物碱[3],且主要为苯并菲啶类生物碱,目

    中成药 2022年5期2022-06-15

  • 醋制白屈菜的镇痛作用研究
    究前期试验醋制白屈菜的最佳工艺已证明,醋制后白屈菜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有增加[1],因此本研究将炮制品与生品分别对小鼠灌胃给药,比较醋制前后白屈菜药效作用的变化。目前制作动物疼痛模型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热刺激法、化学刺激法、机械刺激法[2-3],本研究采用热刺激法制造热板致痛模型,并采用化学刺激法制造醋酸扭体模型[4-5]。这两种模型具有既简单,效果又明显的优点;其中,热板法测定的药物镇痛效果属于中枢性的镇痛作用;醋酸扭体法测定的镇痛效果属于外周性的镇痛作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5期2022-06-09

  • 7个指标的微波酒制白屈菜炮制工艺研究
    116600)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是一种属全草类的罂粟科植物[1],俗称山黄连、断肠草等。白屈菜药性凉、苦,有小毒,归肺经、胃经[2],常用于解痉止痛、镇咳平喘[3]。白屈菜中富含的原阿片碱、别隐品碱等生物碱类活性成分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4]。目前,对白屈菜饮片炮制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除净制外,还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醋制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5]。本研究对白屈菜进行酒制炮制,结果发现,经酒制,白屈菜生品中难容于水、难煎出的游离型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5期2022-06-09

  • 白屈菜红碱的研究进展
    ine[1]。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是一种从罂粟科、芸香科等自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季铵型苯并菲啶类生物碱。早期药理学研究显示,白屈菜红碱可以降低麻醉中猫的血压,抑制呼吸作用,麻痹平滑肌,并具有一定的毒性[2]。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白屈菜红碱在农业上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等多种有害菌具有抑制能力,甚至对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日本血吸虫尾蚴、福寿螺等生物也具有毒杀作用。除此之外,白屈菜红碱在

    人参研究 2022年6期2022-02-09

  • 白屈菜碱对肉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显的生物活性。白屈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罂粟科白屈菜属,而白屈菜碱是从白屈菜中提取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杀虫、保肝护肝、解痉镇疼等作用(王雪等,2016)。已有研究表明,白屈菜碱可以提高固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徐丹等,2012),能够提高蛋雏鸡育雏期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清抗氧化能力(徐丹等,2021)。目前,鲜见白屈菜生物碱应用于獭兔生产的报道,本试验在獭兔饲料中添加白屈菜碱,研究其对獭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血

    中国饲料 2021年21期2021-12-05

  • 白屈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显的生物活性。白屈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罂粟科白屈菜属,而白屈菜碱是从白屈菜中提取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白屈菜碱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杀虫、保肝护肝、解痉镇痛等作用[3],现有研究表明,白屈菜碱能够提高固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4],白屈菜碱能够提高蛋雏鸡育雏期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清抗氧化能力[5]。白屈菜生物碱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白屈菜碱作为添加剂饲喂断奶仔猪,探讨白屈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饲料工业 2021年19期2021-11-04

  • 贵州省民族药飞龙掌血根质量标准的研究
    分[2]。其中白屈菜红碱具有具有抗菌、抑菌,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3-4]与飞龙掌血根的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目前贵州省收载于2003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5],仅用其根皮。但是若仅仅使用根皮而不使用根,不仅是对中药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也不利于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飞龙掌血根中白屈菜红碱进行含量测定,以达到完善质量标准及用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稳定,为生产、使用、流通等提供科学合理数据参考。飞龙掌血根生境及性状如图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2期2021-08-18

  • 白屈菜蜜炙工艺的优化
    要 目的:优化白屈菜的蜜炙工艺。方法∶以水与炼蜜质量比、蜜水与白屈菜质量比、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白屈菜碱、盐酸黄连碱、血根碱、小檗碱、白屈菜红碱总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蜜炙工艺并验证。结果:最优蜜炙工艺为水与炼蜜质量比1 ∶ 1.9(g/g),蜜水与白屈菜质量比21 ∶ 100(g/g),炒制温度122 ℃,炒制时间10.40 min。经3次试验验证,5种成分的平均总含量为10.37 mg/g,RSD为0.23%,

    中国药房 2021年12期2021-07-12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白屈菜红碱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疗领域的热点。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是一种天然的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图1),具有抗菌[3-4]、抗血小板[5]、抗炎[6]、抗寄生虫[7]、抗肿瘤[9]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白屈菜红碱对多种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肾癌、胃癌等)显示出细胞毒活性[9 -13]。在抗乳腺癌方面,白屈菜红碱可选择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6 μmoL。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活性氧而导致细胞凋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2021-07-09

  • 白屈菜碱对固始鸡雏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烈的生理影响。白屈菜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多年生草本。白屈菜全株含有多种重要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成分比例最高,目前报道主要有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和小檗碱等,白屈菜碱为其主要有效生物碱类物质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镇痛、保肝护肾、抗菌、抗病毒、抗炎、杀虫等众多药理学价值。我国多数山区及丘陵地带均有野生白屈菜白屈菜生物碱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良好。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虽然对白屈菜生物碱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试验

    饲料工业 2021年6期2021-04-16

  • 白屈菜和费菜应用于大兴安岭地区室外环境装饰植物墙的可行性探索
    良好的本土植物白屈菜和费菜,在本土环境下进行室外环境装饰植物墙上应用驯化探索。关键词:白屈菜;本土植物;室外环境装饰;植物墙引言植物墙能够充分利用立体墙面空间进行绿化,既节省地面空间,还能增加空气湿度,改良空气质量。植物墙绿化的关键是植物选择和配置,要根据所处区域的气候特点和应用需求来选择植物。现北方室外植物墙绿化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需要每年更新,工程量大、造价高、植物观赏效果受限,急需开发应用于北方室外植物墙的多年生植物资源。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有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期2020-12-28

  • 耄耋中医为何钟爱白屈菜
    ”的学术思想。白屈菜是房山区野生数量较多的中草药,创院之初,他经常带领医务人员上山采藥;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他对白屈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也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白屈菜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断肠草、胡黄连、小黄连等,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的干燥全草,味苦、性凉,有毒,全草入药,具有镇痛、止咳、利尿、解毒的功效。西医研究发现,白屈菜有镇痛、镇静、抑菌、延迟平滑肌痉挛等作用。韩臣子利用白屈菜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急、慢性炎症等。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11期2020-12-03

  • 川椒炮制前后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物碱成分主要是白屈菜红碱,是川椒中的另一主要活性成分[7],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8],治疗疥疮、腹痛、胃寒冷痛等疾病,可见川椒中的生物碱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川椒炮制前后生物碱含量变化的研究,为花椒炮制前后生物碱成分的差异提供依据。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表1 仪器设备�1.2 试药表2 试药�2 方法2.1 花椒的炮制2.1.1 清炒法。取川椒放入炒锅内,用小火炒,直到出汗,渗油,呈现油亮光泽,颜色加深,有香气逸出时,取出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4期2020-11-30

  • 博落回中四种生物碱的薄层鉴别研究
    品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这四种生物碱,富集于博落回的果荚和叶片中。博落回散和博落回注射液都是以博落回果荚为原料进行开发的新兽药,其它药用部位现在也在进行系列产品开发。目前应用液相方法检测生物碱在博落回各个部位中的含量报道很多[3~6],未见报道相关的薄层方法定性鉴别,但在博落回药材质量检测中薄层鉴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故对博落回各个部位中四种生物碱进行薄层鉴别研究。1 材 料1.1 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托勒-托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4期2020-07-16

  •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
    116600)白屈菜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的干燥全草,主要含白屈菜红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1]。现代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等属原鸦片碱类,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有类似吗啡样的镇痛及催眠作用[2]。目前白屈菜饮片除了简单的净制方法外,未见报道其他炮制方法。本课题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利用焖制法炮制的白屈菜在汤剂煎煮过程中,其提取率较高,是生品提取率的近两倍。且白屈菜具有止痛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醋制后能引药归肝经,并

    食品与药品 2020年3期2020-06-24

  • 吉林省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对白屈菜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接影响其疗效。白屈菜最早记载于明代早期朱橚所著的 《救荒本草》[6],是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干燥全草[7],夏、秋二季采挖,全草入药,归肺、胃经[8],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9]。研究表明,白屈菜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包含白屈菜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黄连碱、小檗碱等[10]。目前,白屈菜在吉林省范围内分布较广泛,但存在不同产地、采收时间上的差异,导致白屈菜生物碱的含量及其疗效存在差异。本文通过

    人参研究 2020年1期2020-03-27

  • 白屈菜炮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20版药典关于白屈菜的记载,缺少白屈菜的饮片项目,这样不利于在市场上应用白屈菜这味具有良好疗效的传统中药。本实验室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是为增加2020版药典白屈菜饮片的质量标准。在研究中发现,白屈菜在临床中其饮片除了净制的简单方法以外,别无其他炮制内容。但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发现白屈菜的炮制是有必要的。白屈菜具有止痛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醋制后能够引药归肝经,并增强止痛的作用。同时,现代研究表明,白屈菜当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那么是不是在经过炮制以后,能够更好的发

    化学工程师 2020年2期2020-03-11

  • 白屈菜对大鼠软组织损伤中炎性因子1L-1β的影响
    、副作用小等。白屈菜是一种传统满药,近年来药理学研究表明,白屈菜碱具有抗肿瘤、镇痛、解痉、抗炎、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肿胀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满族民间验方中常使用白屈菜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本实验通过研究白屈菜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中1L-1β含量的变化,探讨其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制,为满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实验动物SD大鼠52只(48只正式实验,余备用),雄性,体重220±10 g,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5

  • 白屈菜的生物防治应用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150040)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是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又名地黄连、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雄黄草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生物碱,包括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小檗碱、黄连碱等。医学领域的应用最早记载于《救荒本草》,曾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1],具有镇痛、止咳、利尿、解毒的功效。有研究表明白屈菜红碱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菌、杀虫等生物活性[2-4]。在介绍白屈菜在病虫害上的生物防治应用的基础上,探讨其人工栽培技术,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12期2020-01-15

  • 耄耋中医为何钟爱白屈菜
    ”的学术思想。白屈菜是房山区野生数量较多的中草药,创院之初,他经常带领医务人员上山采药;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他对白屈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也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白屈菜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断肠草、胡黄连、小黄连等,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的干燥全草,味苦、性凉,有毒,全草入药,具有镇痛、止咳、利尿、解毒的功效。西医研究发现,白屈菜有镇痛、镇静、抑菌、延迟平滑肌痉挛等作用。韩臣子利用白屈菜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急、慢性炎症等。

    家庭医药 2020年22期2020-01-03

  • 白屈菜红碱对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系MHCC97-H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
    疗的不良反应。白屈菜是传统中药材,具有止咳、镇痛、解毒等多种功效。白屈菜红碱是白屈菜中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活性[1,2]。近年来研究发现,白屈菜红碱对多种肿瘤细胞系有抑制作用,如鳞状细胞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神经瘤等[3]。笔者以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MHCC97-H为研究对象,探讨白屈菜红碱对其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白屈菜红碱(纯度>98%,CAS:34316-15-9)购自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年2期2019-09-05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
    要含有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等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润肠止泻的功能,主要用于仔猪黄白痢的防治[1-3]。博落回注射液现收载于《兽药质量标准》(2017 年版[4])中药卷中,质量控制主要是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进行鉴别,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作限度检查,未对这两种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该制剂为罂粟科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的果实经提取分离制成的生物碱硫酸盐水溶液。因博落回果原料稀缺,制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7期2019-08-22

  • 白屈菜碱对活化后大鼠肝星状细胞CFSC-8B的增殖、胶原合成及TGF-β1受体的影响Δ
    重要意义。中药白屈菜为罂粟科白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的全草,花盛期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其味苦,性凉,有毒,主要活性成分为白屈菜碱(Chelidonine)、原阿片碱、白屈菜红碱等生物碱,具有抗菌、镇痛、兴奋平滑肌作用,白屈菜治疗各种肿瘤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5]。但关于白屈菜碱抑制肝纤维化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前期研究结果发现,白屈菜中活性成分白屈菜红碱可抑制肝纤维化小鼠的病理学改

    中国药房 2019年13期2019-07-27

  • 微乳液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白屈菜中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
    350116)白屈菜(Chelidoniiherba)来源于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的干燥全草[1],其味苦、性凉,有毒,具有抗癌、抗菌、镇静催眠等作用,临床上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胃痛、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肠炎等疾病[2 - 5]。白屈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异喹啉类生物碱,并以根部含量最高[6 - 7]。因此,对白屈菜中异喹啉类生物碱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白屈菜中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的分离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分析科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11-07

  • 白屈菜红碱对肝纤维化小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导[3-4]。白屈菜为罂粟科白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全草,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白屈菜碱(chelidon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和原阿片碱(protopine)等,具有抗菌、镇痛和兴奋平滑肌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黄疸和疥癣疮肿等。我们前期研究表明,白屈菜对小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5-6]。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以四氯化碳(carbo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年7期2018-07-27

  • 白屈菜和八宝景天的光合蒸腾特性研究
    哈尔滨宿根花卉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八宝景天[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 (Miq.) H.Ohba]的光合及蒸腾特性进行研究,并计算植物在蒸腾释水和固碳释氧方面的生态效益,为植物应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白屈菜;八宝景天;光合特性;蒸腾特性;生态效益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08-0010-02Study on Photosynthetic and Trans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8期2018-05-14

  • 白屈菜对低温胁迫应答的生理学研究及分子机制解析
    130118)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是罂粟科白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富含多种生物碱,有止咳、抗炎、止痛等多方面药理作用,[1-6]是止咳、胃肠消炎及止痛类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7].在对白屈菜驯化栽培的研究中发现,白屈菜对生态环境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对土壤酸碱性、强光和荫蔽环境、干旱及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强,特别是抗寒冻性极强,在冬季气温-50℃以下的地区(如内蒙古根河市),其莲座状丛生叶及当年种子萌发的幼苗可以自然越冬,并在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4-03

  • HPLC-Q-TOF/MS鉴定白屈菜中异喹啉类生物碱△
    OF/MS鉴定白屈菜中异喹啉类生物碱△杨鹏1,卿志星1,左姿1,余坤1,曾建国1,2*(1.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农业大学 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目的:利用HPLC-Q-TOF/MS分析技术快速、系统地鉴定白屈菜中异喹啉类生物碱。方法:采用XAqua C8色谱柱(150 mm×2.1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2期2017-09-21

  • 白屈菜总碱对舞毒蛾离体酶活性的影响
    150040)白屈菜总碱对舞毒蛾离体酶活性的影响吕春鹤,张国财*,邹传山(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通过对白屈菜粗提物纯化获得白屈菜总碱,对舞毒蛾3龄幼虫5种离体酶活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白屈菜粗提物,得到5种生物单碱,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连碱>白屈菜碱>盐酸小檗碱>血根碱>四氢黄连碱。纯化后的白屈菜总碱对5种离体酶活均有不用程度的抑制作用,对GST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5.333 mg/mL,对CarE的抑制作用最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4期2017-09-03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屈菜总生物碱的研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了10种大孔树脂对白屈菜总生物碱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从中筛选出适合分离纯化白屈菜总生物碱的大孔吸附树脂,并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PD600树脂为纯化白屈菜总生物碱的良好树脂,确定最佳吸附流速2.0 BV/h,吸附液pH对吸附影响较小,解吸剂为70%~80%乙醇。经HPD600树脂精制得到的白屈菜总生物碱相对含量为39.8%,该结果可为白屈菜总生物碱的开发利用提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8期2016-10-19

  • 解痉止痛消咳喘的白屈菜
    程技术开发中心白屈菜别名八步紧、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泥砂,阴干或晒干,贮存于通风干燥处。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江西、四川等地。白屈菜的根呈圆锥状,多有分枝,密生须根。茎干瘪中空,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的可见白粉。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者为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近对生,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绿灰色,具白色柔毛,脉上尤多。花瓣4片,卵圆形,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5期2016-10-14

  • 白屈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及其不同步性分析*
    34002)白屈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及其不同步性分析*李国泰,张益飒(通化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摘要:以白屈菜为材料,采用压片和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制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不同步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白屈菜的取材时间与其减数分裂存在着相关性,上午时段采取的白屈菜所观察到的减数分裂过程最佳;(2)对白屈菜的减数分裂观察中可得知存在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不同步现象,由此推断花粉的早熟和晚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7-21

  • HPLC法测定白屈菜不同器官多种生物碱的质量比
    HPLC法测定白屈菜不同器官多种生物碱的质量比邹翔1,方月妮1,曲中原2,3,石鑫2,刘欣1,汪波1,陈敏1(1. 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 150076;2. 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哈尔滨 150076;3.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尔滨 150076)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白屈菜不同器官生物碱的种类及质量比.取白屈菜不同器官粉碎,以甲醇∶水溶液(4∶1, V∶V)热回流提取,提取液蒸干后用50%甲醇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7-05

  • 白屈菜红碱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系统的影响
    物活性多样性。白屈菜红碱是从中草药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生物碱, 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如抗肿瘤、抑菌、抗炎作用[5]等。铜绿微囊藻是我国最常见的水华蓝藻种类, 也是产微囊藻毒素的主要种类之一。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因此利用白屈菜红碱削减水体蓝藻水华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6]。光合放氧生物的叶绿素光诱导荧光与PSⅡ及反应中心电子供体侧和受体侧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7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1期2015-11-05

  • 不同产地博落回各部位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分析
    .其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是其两个含量最高的生物碱类成分.已有文献报道采用HPLC法测定博落回各器官中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含量[7],而对于不同产地博落回中各部位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含量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实验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博落回根、茎、叶和果实4个不同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为更好地利用博落回植物资源获得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提供参考依据.1 实验材料1.1 供试药材博落回的根、茎、叶和果实4个不同部位采自安徽省绩溪县的6个不同地点,分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5年4期2015-10-16

  • 白屈菜综合研究最新进展
    袁磊摘要白屈菜作为我国一种传统中药植物,在医学药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此对其药理活性、人工繁殖、合成制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提炼分析,指明了白屈菜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明确了白屈菜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以及其活性物质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白屈菜;药理活性;人工繁殖;提炼;质量评价;合成制药中图分类号S567;Q9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7-015-03Research Progress of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7期2015-07-13

  • 黔产飞龙掌血茎皮部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皮部的有效成分白屈菜红碱含量进行测定。1 材料与方法1.1 药材供试药材于2013年8月采自贵州贵阳市云岩区(1)、龙里县(2)、贵阳市花溪区(3)、兴义市马岭镇(4)、兴仁县(5)、贵阳市白云区(6)、贵阳市乌当区(7)、关岭县(8)、都匀市平浪镇(9)、贵阳市南明区(10),经贵阳中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孙庆文老师鉴定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干燥茎皮。同时还采集了贵州不同地区和云南省红河州产飞龙掌血的根皮部作对照。1.2 试剂与仪器试剂:白屈菜红碱(纯度97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5期2015-04-11

  • HPLC法同时测定白屈菜白屈菜碱和白屈菜红碱
    150040)白屈菜又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断肠草、雄黄草、假黄连,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全草.味苦,性凉.有毒.具有解痉止痛、止咳平喘的功能,用于胃脘挛痛、咳嗽气喘、百日咳[1].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小檗碱、原阿片碱等[2].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3-5]同时测定了药材白屈菜中含白屈菜碱和白屈菜红碱的量.1 仪器与试药戴安Ultimate3000高效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9-14

  • 博落回总碱胃内漂浮片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碱类物质,其中白屈菜红碱为一种异喹啉衍生物碱。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还存在于飞龙掌血、白屈菜、血水草等植物中。CHE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杀虫等多种药理活性,特别是抗肿瘤活性,倍受人们的关注,CHE的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抗癌活性。利用白屈菜红碱治疗肿瘤疾病的研究也较多,本研究是将博落回总碱制成胃内漂浮片发挥其在胃内长时间滞留,达到治疗胃癌的作用。1 仪器与试药岛津公司LC-2010A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德国Sartoriu

    中医药信息 2014年4期2014-08-11

  • RP-HPLC法测定人血草中黄连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
    连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黄连碱别隐品碱、原阿片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黄连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较大,且为其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4-5].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血草药材中黄连碱和白屈菜红碱进行了含量测定,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方法.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Varian210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210型二元梯度泵,210型紫外检测器,美国 Varian公司;ME215S型1/10万电子天平,德国Sarto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10-22

  • 博落回药材采收及初加工工艺研究△
    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及其前体原阿片碱(Protopine)、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等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止咳平喘、镇痛、改善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由于茎部为博落回的运输器官,上述生物碱含量较低[7],一般以博落回根、叶、果为获取上述生物碱的原料。目前国内外关于博落回的报道集中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活性成分合成途径等方面,缺乏研究博落回根、叶、果的产地初加工方法的相关文献。本

    中国现代中药 2013年10期2013-09-26

  • 二氢苯骈[c]菲啶类生物碱的制备及其抗乙肝病毒的活性
    物中的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混合物进行还原、分离,得到了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并初步评价了其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利用硼氢化还原方法制备二氢苯骈[c]菲啶类生物碱的产率较高,还原产物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二氢苯骈[c]菲啶类生物碱;二氢血根碱;二氢白屈菜红碱;制备;抗乙肝病毒活性苯骈[c]菲啶类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物,其中完全芳香化苯骈[c]菲啶类生物碱是一个平面型的分子,分子中季铵离子的亲电性使它能与反转录酶形成三维复合物,据推测,这是它

    化学研究 2012年4期2012-10-24

  • 白屈菜碱对SGC-7901细胞Cdk1、cyclinB1表达影响
    150076)白屈菜碱(chelidonine)是从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全草中提取分离出的苯并菲啶类生物碱[1],是白屈菜的有效成分之一.目前发现它除了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外[2],还对胃癌、白血病、鼻咽癌、肝癌有抑制作用[3].本文前期研究表明,白屈菜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将其阻滞于G2/M期.本文主要研究白屈菜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Cdk1,p-Cdk1(Thr14)和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0-17

  • 四种植物提取液抑菌作用的分析
    杀菌活性.其中白屈菜、胡桃楸、细叶杜香为长白山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4].白屈菜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物质,包括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小檗碱、黄连碱等[5].已有关于其对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研究[6],发现其对蘑菇根霉病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也有研究白屈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报道,发现白屈菜提取液对这些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白屈菜的有效成分中,以白屈菜红碱的研究最多,范海延等人对白屈菜红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1-11

  • 白屈菜人工栽培技术
    134001)白屈菜又名土黄连。属于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圆锥形茎直立,有毛刺,多分枝,株高30~60cm,叶奇数羽状分裂,裂片5~7枚,互生卵形至长卵形,叶面淡绿,叶背面有绒毛呈白色。花黄色,数朵,排列成伞形、聚伞形花序;花柄长短不一,萼片两枚,早落,花瓣四枚;卵圆形。蒴果,线状、圆锥形,具细毛,成熟时自下而上二瓣裂,种子很小,卵形。断其茎则有金黄色稠汁流出。花期4~6月,果期6~8月。白屈菜以全草入药,味苦,性温,具有解毒、镇痛、利尿、止咳、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7期20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