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

  • 认罪认罚案件确定刑量刑建议规范化探析*
    下应当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1]《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第33条规定:办理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检察院一般应当提出确定刑的量刑建议。对新类型、不常见犯罪案件,量刑情节复杂的重罪案件等,也可以提出幅度刑量刑建议。这为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探索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提供了明确的制度支撑。在此,拟立足基层检察工作实务,剖析确定刑量刑建议在实践中面临的障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完善路径,着力推动确定刑量刑建议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一、认罪认罚案件确定刑量刑建议的理

    中国检察官 2022年5期2023-01-08

  •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完善进路
    30012)一、量刑规范化改革概述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不仅是实现量刑公正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法官权力的规范与司法程序的完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受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相结合的影响,关于量刑制度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和深入的探讨,[1]阐释量刑规范化的含义,是研究量刑规范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2]量刑在本质上是法官在对案件事实进行考察判断以后,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的一种思维决策活动,[3]因而量刑规范化的关键点在于“量刑”,量刑规范化,即对于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2-04

  • 检察机关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的可能性证成
    商的核心内容正是量刑[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办法》第十一条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应当在起诉书中写明被告人认罪认罚情况,提出量刑建议,并同时移送被告人的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包括主刑、附加刑,并明确刑罚执行方式。检察机关可以提出相对明确的量刑幅度,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建议判处财产刑的,一般应当提出确定的数额。规定了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提出量刑建议。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2-04

  • 认罪认罚制度背景下 量刑程序独立化改革之发展趋势
    是否采纳辩护律师量刑意见”进行说理。这表明量刑辩护意见经常受到法官忽视,其效果因量刑程序不独立而得不到法庭重视。虽然量刑规范化改革致力于实现量刑公正目标,但其过于重视实体标准的作用,却未从诉权角度考察量刑公正问题,导致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缺陷一直未受到改革者的重视。本文以该案件为契机,重点对我国量刑程序独立化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目前,这一改革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在认罪认罚从宽背景下,80%的案件属于被告人认罪的案件,法庭审理重心已转化为量刑问题,而“以审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1-30

  • 认罪认罚从宽中的量刑建议研究文献综述及其引申
    摘要: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成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的关键,使区别对待、繁简分流的多层次刑事诉讼制度体系构建成为可能。通过内容描述的定性分析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量刑建议”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整理的2018年以来的核心期刊文献为载体,归纳并引申关于量刑建议权属性、精准量刑以及量刑建议效力的学术观点,以期对深化研究认罪认罚从宽中的量刑建议机制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量刑建议、精准量刑量刑效力2018年《刑事诉讼法》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入法律,确立量刑建议制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S省检察机关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量刑建议工作的实证调研
    罚从宽制度,同时量刑建议也被首次写入《刑事诉讼法》。量刑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后,就被告人的量刑种类、幅度和刑罚执行方式向法院提出的法律意见,它是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整个制度是否能够实现预想效果的必不可少程序。但在实践中,量刑建议工作现状面临诸多困难,本文结合S省的实际情况,就当前量刑建议工作开展情况、面临困难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思考与研究。一、量刑建议工作基本情况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以来,S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提出量刑

    法制博览 2019年35期2019-12-13

  • 量刑偏差的司法表现与量刑规范的实现路径 ——基于抢劫罪刑事判决书的实证考察
    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量刑偏差问题,我国在部分法院试点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量刑规范化工作。然而量刑规范化改革以来,不少研究发现实际量刑情况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如有学者在量刑规范化改革推行两年后,发现很多犯罪数额相当的案件,有犯罪前科的与初犯之间量刑大体一致,甚至出现了有前科者的量刑反而轻于无前科者的情况[1];还有调查发现,部分案件中虽然量刑遵循了规范化的要求,但得到的量刑结果并不合理[2]。由此可见,从2010年以来

    天津法学 2019年3期2019-09-14

  • 量刑程序改革的辩护视角:误区与辩正
    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量刑失衡化现象日益严重,广大民众反映十分强烈。量刑规范化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同案不同判、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司法不公现象,直接影响司法公平正义的实现。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为回应实践之需求,量刑问题逐渐成为改革之重点。为有效解决现有的量刑困境,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量刑程序为中心的量刑规范化改革成为人民法院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规范量刑程序,促进量刑活动的公开、公正,“两高三部”①“两高三部”包含最高人民法院、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2-10

  • 量刑规范化对量刑的动态平衡 ——学习陈光中“动态平衡诉讼观”的体会
    长、教授)我想从量刑规范化对量刑的动态平衡上谈一下自己对动态平衡诉讼观的看法。简单来讲,就是说量刑如何实现动态平衡。为什么选这个题呢?因为,一是我自己从事量刑规范化研究多年,认为量刑规范化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一个“动”,并通过“动”最后达到量刑平衡的目的,实际上规范化是手段,量刑公正是目的,开展量刑规范化的目的就是实现量刑的动态平衡。二是前几年全国搞量刑规范化试点,有相当多的检察院和法院积极参与试点探索,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从2013年施行以来,量刑规范

    中国检察官 2018年13期2018-08-14

  • 量刑建议制度
    100081一、量刑建议制度的内容(一)量刑建议提出的时间和方式量刑建议提出的时间和方式具有紧密的联系。2010年10月1日施行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简称《量刑程序意见》。其中规定量刑建议应以起诉时提出为主、以出庭支持公诉时为辅。并且确立了两种量刑建议的提出方式:一是随同起诉书一起向法院提交,从而使量刑建议出现在法庭调查之前;二是在公诉意见书中提出量刑建议,使得量刑建议出现在法庭调查结束之后,法庭辩论开始之前。(二)量刑建议的范围量

    法制博览 2018年21期2018-01-22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检察机关精准量刑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以提出相对明确的量刑幅度,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此为“精准量刑”的由来。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精准量刑”的现状“精准量刑”是指综合考虑法定及酌定量刑情节、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案件的社会危害性等的基础上,检察官对案件在法定刑幅度内提出相对确定的、精密的量刑建议。“精准量刑”区别于不确定的、有较大幅度的概括的量刑建议,其内涵特点是相对确定、趋于精准。笔者所在的检察院目前所采用的精准量刑做法是:在讯问笔录及审查报告中提出幅度相对较小

    法制博览 2018年35期2018-01-22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的困境与对策
    罪认罚制度背景下量刑建议制度运行的困难和问题(一)思想上的困惑一是在认罪认罚制度下,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不是单纯的程序性权力,而是对审判量刑具有相当预决效力的实体性权力。有人认为,量刑权是法官的权力,因此对量刑建议的正当性心存疑惑,量刑建议时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二是在认罪认罚制度下,量刑建议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准性,然而,在缺乏详细的量刑指南与丰富的量刑经验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个目标绝非易事,因此有人存在畏难情绪,害怕得不到法院的认可。三是当前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的矛盾

    法制博览 2018年26期2018-01-22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问题研究
    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问题研究●刘占勇*/文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必须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否则不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制度。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中,检察机关量刑建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核心问题是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性质与效力、确定量刑建议的风险、相对确定量刑建议的幅度、司法责任制与量刑建议的提出与变更、制定量刑指南、确立不采纳量刑建议说明理由和容错机制等,需要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

    中国检察官 2017年11期2017-01-25

  • 量刑证据在量刑建议中运用实证研究 ——以107份量刑建议书为样本
    710063)量刑证据在量刑建议中运用实证研究 ——以107份量刑建议书为样本焦悦勤(西北政法大学 刑事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以量刑建议书为样本的实证考察,可大致勾勒出量刑证据运用存在的问题:个案中量刑证据偏少、证明力偏弱;酌定量刑情节的收集和运用存在不平衡现象;定罪量刑混合证据使用较少;量刑证据作用未得到全面发挥。未来量刑证据的运用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量刑信息收集,夯实量刑建议基础;提升办案人员评估能力,增强预测准确性,降低建议风险;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12-22

  • 量刑建议实证研究 ——以江西部分地区为样本
    /潘申明 周耀凤量刑建议实证研究 ——以江西部分地区为样本文/潘申明 周耀凤导 读量刑建议有助于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有助于全面实现公诉权,有助于法官作出科学合理的裁判,量刑规范化改革也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量刑建议,但在司法实践中,量刑建议已经被检察机关广泛应用。量刑建议的实施效果如何,成为今后量刑规范化改革如何推进的重要参考。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量刑规范化研究”课题组选取江西省为调研对象,对量刑建议做了深

    21世纪 2016年7期2016-05-24

  • 以交通肇事罪为视角看量刑规范化下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
    通肇事罪为视角看量刑规范化下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王学柳本文以十五种常见犯罪中的交通肇事罪为视角,对量刑规范化实施以后十五种常见犯罪之交通肇事罪在刑事判决书中的量刑说理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从个罪微观的角度找出目前我国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之不足,增强刑事判决书的量刑说理,提升司法公信效果。一、具象:交通肇事罪刑事判决书量刑说理现状(一)缘由:视角与对象选取的说明2014年1月1日全国法院全面实施量刑规范化后,笔者所在法院交通肇事罪的缓刑适用率达88.65%①笔者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山东审判) 2016年6期2016-03-16

  • 论实践中的量刑建议制度及其完善
    杰/文论实践中的量刑建议制度及其完善●齐杰*/文长期以来,由于对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致使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全面顺利地开展。笔者拟对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对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全面构建有所裨益。量刑建议司法实践量刑公正制度完善一、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基本现状关于量刑建议制度,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在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进行充分审查和指控的基础上,依法对其应当判处的刑种、刑期、执行方式向人民法

    中国检察官 2016年15期2016-02-12

  • 影响量刑区间差异的因素和改善建议
    四川 成都)影响量刑区间差异的因素和改善建议李兰君(611130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量刑是对罪行的确定与裁量,量刑规范化是提高司法水平,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课题,因而长久以来,量刑差异问题一直受到司法界关注。本文对量刑区间差异的提出、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并提出了改善量刑差异问题的措施。量刑差异;量刑规范化;法制量化量刑是对罪行的确定与裁量,而量刑偏差侵蚀了公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和尊重,威胁到整个刑事司法体制的有效性。因此量刑规范化问题长久以来受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18期2016-02-01

  • 量刑建议实证研究——以江西部分地区为样本
    潘申明周耀凤量刑建议实证研究——以江西部分地区为样本潘申明*周耀凤****周耀凤,法学硕士,宁波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助理检察员。本文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2014年度自筹经费“量刑规范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量刑规范化改革作为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诉讼制度改革之一,非常契合这一诉讼制度改革的主题。通过量刑规范化改

    司法改革论评 2015年2期2015-07-25

  • 量刑证据的司法适用——以交通肇事罪判决书为样本的分析
    1 日《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两项规范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后,我国确立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自此,有关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制度都受到学界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量刑证据的研究存在个案研究不充分、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1],为了探讨量刑证据在个案中的司法适用情况,本文以2010 年1 月1 日至2013年1 月1 日B 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所辖范围内已审结的198 份有效的交通肇事案件判决书为样本,对其中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7-22

  • 量刑规范化的逻辑层次关系解析
    摘 要:量刑的规范化构建是确保量刑公正的法律保障。量刑活动的逻辑层次关系和对具体要素本质属性的共识是确保量刑规范化构建的理论前提。确立量刑证明的事实观、量刑刑罚幅度的价值观和量刑裁量的方法论,有助于深入探索量刑规范化的逻辑层次关系和理论体系构建。以量刑证明事实观引导量刑证据、量刑证明的规范化体系构建,排除量刑请求与量刑证明的直接关联;以价值观为指导,确立刑罚的基本单元和刑罚幅度;以量化裁判的理念确立量刑的计量方法。最后,运用系统论思想协调量刑证明、量刑刑罚

    东方论坛 2015年2期2015-03-29

  • 被告人与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的重要性
    国“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2010年《量刑程序意见》确立了我国“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及其司法解释吸收了前者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之中,在保持现有法庭审理程序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构建了一种定罪与量刑相对分离的审判程序。即在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案件中,在被告人知悉被诉罪名及法律后果的基础上,法庭调查可以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法庭辩论也主要围绕量刑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展开;在被告人不认罪及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案件中,将法庭调查分为“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26

  • 量刑规范化路径选择
    州450046)量刑规范化路径选择臧冬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同案异判”并非意味着量刑失衡,绝对的“同案同判”不应成为量刑规范化追求的目标;量刑规范化应当是对量刑过程的规范化,而非量刑结果的规范化,量刑规范化不应以限制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为代价;量刑规范化的重点和突破方向应当是构建公开、公正的量刑程序,通过量刑程序规范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量刑;过程规范;结果规范;量刑程序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3-17

  • 一场关于中国量刑改革的积极探讨 ——评《中国量刑改革之路》
    新研一场关于中国量刑改革的积极探讨 ——评《中国量刑改革之路》□文|汪新研在我国,何种量刑模式最能体现刑事正义并符合中国国情,这是法学界多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由赵廷光教授所著的《中国量刑改革之路》(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一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民情,探索能体现量刑公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量刑模式。书中的一些观点凝结了他多年来对我国刑法量刑改革的诸多思考,其中量刑公正标准及具体表现形式为中国量刑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规范化量

    中国出版 2015年18期2015-01-31

  • 量刑程序的独立
    布试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到现在已三年有余,但是从我国司法实践上看,量刑仍然没有实现统一化、规范化,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舆论影响司法问题。近些年来,一些案件经过媒体报道,社会关注度增加,给案件主审法官一定的外在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干涉了法官的独立判断。例如,很多案件如果没有媒体的报道,其判决结果就可能会相差很大。有些人认为,司法独立应该得到尊重,舆论不应该给司法过多的压力。[1]但是舆论之所以能影响司法是因为司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4-08

  • 量刑建议书纳入检务公开范围的必要性
    文◎张红强量刑建议书纳入检务公开范围的必要性文◎张红强*检务公开,是指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以及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开。目前,对于公开的终结性法律文书的范围有哪些,最高人民检察院还没有给予明确回答。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对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范围,大都为不立案通知书、不批准逮捕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已生效判决的起诉书等,并未将量刑建议书纳入。笔者认为,量刑建议书作为检察机关行使刑罚请求权的载体,是通过审查起诉对案件提出的量刑性意见,集中代表检察机关在个案

    中国检察官 2014年21期2014-02-03

  • 克服量刑失衡二元体系之构建——基于对我国量刑失衡现象的实证分析
    02202)一、量刑失衡相关概念界定实证研究传统的缺失,导致中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在涉及量刑失衡的问题上,往往习惯性地从一种直观感觉上得出中国存在量刑失衡的结论。然而,如果单纯以一种直观感觉将中国司法实践贴上量刑失衡的标签,这既是学术研究的不严谨,更是对法官群体职业劳动的不尊重。基于此,本文拟先对中国量刑失衡的存在与否以及其程度进行实证检视,在此基础上,归纳当前域外法治发达国家存在的三种量刑失衡克服模式,从而构建量刑指南与量刑信息系统二元体系来解决中国的量刑

    政治与法律 2013年11期2013-12-23

  • 量刑规范化背景下的量刑说理制度及其完善
    权威性遭受质疑。量刑规范化改革,客观上消解了恣意处刑、“同案不同判”带来的质疑。但在量刑规范化基础上,要增强刑事判决的说服力,提高被告人的服判率和公众对刑事司法的认可度,还需要构筑和完善量刑说理制度。一、量刑说理的内涵与价值量刑说理是刑事裁判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裁判说理,就其广义而言,是指各诉讼角色进行裁判表达所运用论证方法的总称,即法官、当事人、律师、证人、审判委员会等诉讼角色在裁判过程中论述各自理由的总称;就其狭义而言,是指裁判者即法官在裁判过程中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8期2013-08-15

  • 对我国量刑基准的建议与对策
    10034)一、量刑基准的现状纵观整个法学领域,刑法学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法学领域,但是其成熟的背后却隐藏着可怕的危机,量刑失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刑法学成熟背后所隐藏的一种危机。正是因为刑法学的这种成熟对法学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造成了影响,于是任由其发展,以至不可收拾。解决量刑失衡的问题,不是去具体的完善某种制度就可以解决的,无论如何总是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确立量刑基准。虽然国内外有不少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制度,它的成熟过程都需要集中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2013-08-15

  •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反思与建构
    02160)一、量刑建议权概述从各国司法实践看,量刑建议是指公诉机关在公诉活动中对被告人应当适用的具体刑罚提出具体意见的诉讼活动。从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来看,由于对研究主题的视角不同,表述各不相同,以下是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表述:(1)量刑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对被告人应当适用的具体刑罚而向审判机关提出的具体意见。[1](2)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对被告人提起公诉时,对被告人所应当适用的具体刑罚向审判机关提出的意见。[2](3)量刑建议是指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活动中,对被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8-15

  • 量刑建议模式的选择
    潘申明量刑规范化改革可以说是本世纪刑事司法改革最为重大的内容之一。2010年10月1日,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的正式实施,标志着量刑规范化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展开。根据现有量刑规范化的相关文件规定,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一般应当是一个相对明确的量刑幅度,只有当确有必要时,才可以提出确定的刑期。[注]200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应当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04-08

  • 量刑建议实证分析 ——以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采纳率为对象
    都610068)量刑建议实证分析 ——以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采纳率为对象苏镜祥(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8)对我国量刑建议采纳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尽管法官群体对量刑建议的主观评价不高,但其客观上确实对法官量刑产生了实际影响,表现为量刑建议的刑度上限对法官量刑发挥了“天花板作用”,同时,在量刑建议刑度范围内的量刑呈现“轻刑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量刑建议高采纳率与准司法化量刑建议形成机制、协商式量刑建议采纳机制等机制性因素有关,侦查决定型、案卷

    政治与法律 2013年2期2013-03-01

  • 实施量刑建议应完善四项工作机制
    文◎冯少辉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的公诉权能之一,新刑诉法第193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和辩论。这就意味着将量刑纳入了法庭审理程序,量刑建议工作作为公诉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使其真正产生监督效果,需要注重量刑建议工作的前伸后延,收集量刑证据准确提出建议、与侦查审判机关的侦查审判活动相衔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以保障量刑建议的准确性、严谨性和实效性。一、规范量刑建议的提出机制量刑

    中国检察官 2013年13期2013-01-30

  • 量刑建议制度视野下的法律监督
    ◎张朝东 赵 婕量刑建议权作为检察机关公诉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2010年2月,高检院公诉厅制定下发了《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工作。2012年10月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也明确指出,公诉人在法庭上应当依法提出量刑建议和理由。量刑建议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内容逐渐被认可。一、量刑建议制度在法律监督中的价值取向促使量刑程序规范、公

    中国检察官 2013年21期2013-01-30

  • 刑事案件量刑建议实践探研
    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这一规定是对量刑规范化改革经验的肯定。检察机关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量刑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参与量刑程序的载体,是公诉权的必要延伸,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制衡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重要手段。《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2012版》(下称刑诉规则)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起诉、出席法庭中如何行使量刑建议权做了规定。一是提起公诉时,检察机关有义务向法庭全面提出被告人有罪、罪重、罪轻的证据;二是量刑

    中国检察官 2013年13期2013-01-30

  • 量刑激励机制探析
    江212013)量刑激励机制探析姜涛a,沈香b(江苏大学a.法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13)作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量刑激励机制,其蕴藏着一种集合法性和有效性于一体的合理性。激励机制是动力机制,它提供量刑权威意义上的活力源泉,能够激发量刑客体、量刑关系人确立与自己同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目标,并选取与自己相同的行为方式或行为手段。从有效性结构看,只有当激励机制能普遍地促成刑罚功能有效发挥时,才是充分、有效的,而此应该是犯罪成因、利益关

    理论导刊 2012年3期2012-12-21

  • 独立量刑程序语境下的量刑建议改革初探
    00088)独立量刑程序语境下的量刑建议改革初探裴爱敏(中国政法大学 刑事司法学院,北京 100088)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量刑的公正性逐渐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量刑建议作为量刑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实践中,都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各地检察机关都不同程度地开展量刑建议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制定了相关法规,这些举措无疑都为量刑建议的改革、量刑程序的规范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建立在传统“定罪量刑一体化”模式上的改革,都是“脚痛医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量刑建议制度
    00089)一、量刑建议制度概述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着“重定罪,轻量刑”的现状,同时在定罪与量刑关系上,我国采纳的是与大陆法系国家相类似的定罪与量刑程序相统一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主要围绕着定罪来展开,而量刑问题与定罪问题相比,处于附属和次要的地位。而量刑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量刑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被告人、被害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利益,完善量刑程序不仅有助于实现定罪的准确性,而且有利于从总体上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随着我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7期2012-08-15

  • 简论量刑机制
    行的整个过程都是量刑。现实中的量刑作为一项专业的司法活动,是以动态的面貌呈现的,要实现量刑的整体公正和平衡,对于量刑机制的研究必不可少。一、量刑机制的运行规律根据 《辞海》的解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机制一般是指事物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1]至于量刑机制,有学者认为,量刑过程就是根据量刑标准对量刑中的事实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宣告刑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之为量刑机制。[2]也有学者认为,量刑机制就是量刑主体根据量刑标准和量刑规则,采用一定的量刑方法,在对量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4-12

  • 我国刑事诉讼量刑规范化问题研究
    2)我国刑事诉讼量刑规范化问题研究袁曙光(济南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22)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我国刑事审判改革的重要内容.量刑规范化要求在量刑方法上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量刑步骤上实行"量刑起点---基准刑---宣告刑"的方式,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正确处理量刑程序中的定罪与量刑、公正与效率的关系.量刑;规范化;刑事审判;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二、以实体与程序改革实现量刑规范化第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体方面涉及量刑步骤、量刑起点、基准刑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8期2012-04-12

  • 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机制研究
    践·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机制研究刘宝霞(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天津 300101)量刑建议制度是当前我国量刑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量刑建议权也是公诉权不可或缺的一项权能。量刑建议对于实现量刑公正、提高效率、加强人权保障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考察量刑建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推进历程,分析量刑建议的定位,从量刑建议的适用范围、类型、提出、审批、结果监督等方面,系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量刑建议运行机制,并对相关配套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进行阐释,力求实

    天津法学 2012年3期2012-02-15

  • 量刑事实的界分
    ■杨春洪论量刑事实的界分■杨春洪量刑事实是合理、准确量刑的基础,传统的证明理论主要围绕定罪活动进行,对于量刑事实的研究较少,因此在量刑程序改革背景下来讨论关于量刑事实的讨论显得意义重大,量刑事实可分为法定量刑事实和酌定的量刑事实,纯正的量刑事实和不纯正的量刑事实等。一、引言201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随后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同年10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3000多个基层和中级

    群文天地 2011年18期2011-08-15

  • 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的应用与规范
    71400)一、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基础量刑建议权,是指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就被告人所应判处的刑罚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议意见的一种权力,与检察官的定罪请求权一起,称为求刑权。曾经量刑建议权在司法界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并未阻挡改革的脚步。随着2010年9月,高检院与最高法、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会签《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两高三部”《量刑程序意见》),量刑建议工作在刑事审判中全面展开,作为公诉权应有之意的量刑建议权也最终回归到检察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量刑改革:让法官的“内心活动”明确起来
    章文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现阳光审判、透明司法同往年一样,3月11日将被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参与报告起草的人士透露,量刑规范化改革将是此次报告的亮点。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今年他提交了一条“关于政法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的建议。周光权认为,推进量刑规范化,关键在政法各部门协调配合。长期以来,“同案不同判”现象使司法公正遭受质疑。在2008年全国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9期2011-05-14

  • 从司法公正角度审视量刑建议应对电脑量刑
    已不多见。然而在量刑问题上,量刑偏差乃至畸轻畸重的问题长期存在。量刑司法公正的规范化问题成为刑法理论中最棘手、最尖端的研究课题。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出台的《量刑指导原则》作为量刑的规范指导标准,在实践中已成为省内法官办案量刑的依据。而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廷光教授作为国内研究量刑问题的资深专家,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研制出一套涵盖我国刑法规定的所有刑事犯罪类型的《计算机辅助量刑系统》。另据新闻媒体报道,早在2003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法院已进行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2010-06-29

  • 试论在我国建立专门的量刑程序
    在我国建立专门的量刑程序赵 蓉(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000;象山县人民法院,浙江 象山 315700)定罪与量刑是整个刑事司法活动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虽然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了电脑量刑、数学量刑、基准点量刑等方法,但仍不能解决被告人获刑的实际不公。因没有专门的量刑程序,使我国的量刑公开透明度不高,程序性不强,当事人参与度不够,进而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文章试着将定罪和量刑分开,成立一个专门的量刑程序,并对它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量刑程序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2010-04-07

  • 量刑程序独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高科伟摘要量刑是刑事审判的中心任务之一,定罪是为其服务的,两者都是刑事审判中的两大基本活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重定罪,轻量刑”思想影响下,忽视量刑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对量刑问题的关注仅集中于实体法领域,没有将其纳入程序法的轨道。司法公正没有一个良好的程序制约,没有程序保障各类诉讼主体的有效参与,量刑只会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可能性加大,正是我国量刑实践的窘境和程序正义的理念深入,促使我对量刑程序独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探究,以求循序渐进,探索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