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 初探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之道
吕子凡【摘要】格物之论是儒家思想进路的重要生长点,纵观历史长河,其可主要分为两个路径:即对“心的开显”与对“物的穷理”以求完成现象世界和个人的默契。两者虽在格物的路径上有所分别,但所谓根尘同源,对于格物之论最高点的思考以及最终想要达到目标却都有着共通之处。本文期望通过对朱熹和王阳明格物之论的梳理,为后续学者对于格物的研究贡献一份思想力量。【关键词】格物;道德;本心【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
今古文创 2023年42期2023-11-20
- 论王阳明的“格物”思想
张 振“格物”源于《礼记·大学》,自东汉郑玄开始为格物作注,到宋代朱熹注解格物,再到明代王阳明①解格物,格物思想逐渐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正如明末刘宗周所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阳明“格物”思想的诠释亦各有其说。其中,陈立胜教授认为阳明的“格物”是一种生活态度,将整个人生之事收摄至“心”的向度,成为观照与修炼的场域[2]。李靖新弘提出应当将“阳明学”视为“朱子学”的逻辑展开[3],认为阳明的格物思想亦受朱熹的格物思想的
西部学刊 2022年13期2022-08-08
- 宋画《水仙图》物理至画理的营造方式研究
水仙图》;画理;格物;吴炳;宋代花鸟北宋花鸟画异常繁荣,名家辈出,名作迭现。在花鸟画中,中原地区的常见动植物都已经有所描绘,甚至荔枝、鹦鹉等南方物种也有作品传世。成书于1082年的《洛阳花木记》,明确记载洛阳有水仙花。现存表现水仙花的宋代绘画作品,从文献、画风等各方面来看,应属于南宋作品。从文献记载及实物流传来看,南宋有双钩填彩的佚名《水仙图》、李嵩《花篮图》,水墨渲染的佚名《春光先到图》,以及赵孟坚的几幅水仙花图卷1[1]。一、水仙花及其精神隐喻“水仙”
书画世界 2022年4期2022-06-13
- “物”之呈现、聚集与诚明
物所役使。故而,格物的重点在于诚明工夫,物来顺应而不为物所役,最终回归源初的存在场域。究言之,阳明所论之“格物”,超越了单纯的事物认知而成为道德的工夫,“不诚无物”说也就获得了存有论的阐明。关键词:阳明心学 心外无物 格物作者龚晓康,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研究员(贵州 贵阳 550025)。“物”作为一个哲学的概念,在先秦时就得到了深入的讨论。《老子》第16章谓:“致虚极,守静笃;万
孔学堂 2022年3期2022-05-30
- 体用视域下朱子格物论的科学向度
阳中国古代有关“格物”的说法最早见于先秦儒家典籍《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汉唐经学家郑玄、孔颖达等虽对“格物”略作注解,但重视程度尚不高。北宋理学大家程颐(伊川)释“格物”为“穷理”,即“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1]316。在伊川这种训诂的基础上,“格物”逐渐发展成为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朱子有关“格物”的学说主要承自伊川,并进一步对“格物”做了阐释。朱子以“格物”和“致知”并称,他将此二者作为道德修养工夫的重要内容纳入自己的理学体系之中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2-04
- 心、意、知:王阳明“格物”之内在意蕴
710127)“格物”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格物”二字历来解释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深的,当属朱熹和王阳明的诠释。朱子与阳明对“格物”的诠释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理学与心学的理论建构。本文从阳明之“格物”的内在意蕴,以小见大,反观王阳明在其“格物”中的心学建构,凸显“格物”在阳明心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其心学研究有一定理论价值。一、王阳明“格物”之义(一)“格”的含义南宋朱子解“‘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1-21
- 阳明心学对徐渭艺术风格的影响
学;自然本色论;格物;禅机【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36-02明代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以其苏世独立的文学创作观、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风格和不羁个性为人称道。其涉猎甚广,可谓全才。文学创作偏爱俗文学,有杂剧《四声猿》传世。其绘画兼收前人精髓并融合书法笔法,近乎于抽象表现主义只求神似的“代草木花卉立言”,传达不同物事的本色、内蕴气质与精神,开创泼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2021-10-26
- 儒家思想创新进路管窥*
——基于格物诠释的考察
宁内容提要:对格物的诠释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宋明以降学者融会贯通,以明体达用为追求对格物进行了创造性诠释,提出了诸多新解,思想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莫衷一是的混乱。清代以降学者提出格物诠释要回归本义,以批评宋以来解经求诸心性的弊病,通过复古的方式还原经典的原意,虽能化繁就简,但却无法吸纳前人对格物诠释的成果。只有破除门户之见,取长补短,将创造性诠释与还原性诠释辩证结合,才能推动格物诠释的义理与训诂融通。格物的诠释进程显示了儒家思想在悠久历史中曲径
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04-15
- 浅析修身工夫
》;修身;明德;格物《大学》一书,是古时大学教人之法的著作。周之衰,君不作,政不修,孔圣取先王之法,后曾子得其宗,著《大学》传义发意,因异端惑民,蒙蔽而衰。天运循环,朱熹贤传圣经,使其复明于世。“修身”工夫贯穿《大学》始终,“修身”先修己,修己而推人,而后实现“平天下”的目标,最终达到至善之地而不迁。一、“修身”工夫之诠释大学是与小学相对的概念,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王公贵族子弟八岁皆可入小学,教之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礼乐、射御、书数的技艺。待到十五岁,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5期2020-11-09
- 论阳明由格物到格心的演化
性,需要人不断去格物才能获得;青年时期的王阳明曾受朱熹的影响尝试从事格物穷理的功夫,以庭前的竹子为对象,“格”了七天,结果未穷到“理”。龙场悟道成为阳明格物到格心转变的转折点,经过龙场“大悟”,阳明发展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说,打通了把格物穷理解释为心上做功夫的道路。既然格物不应向外求理,心即是理,意念所在即是所格之地,于是格物变成了格心、求心。关键词:格物;格心;龙场悟道一、“格物”与“格心”的内涵(一)“格物”的内涵“格物”一词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3期2020-10-29
- 化学教学之灵魂
张秀侠摘要:“格物致知”,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发现探究,获取知识。新课程的化学教材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使全体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即有个性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四大支柱──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无一不与化学紧密联系,说明化学本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联系社会和生活。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把化学教育上升到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7期2020-09-10
- 浅析朱子“格物致知”与“知行”关系
子的哲学体系以“格物”作为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作为内圣外王的起点。朱子本人也曾提出大学的用力之处在“致知”和“格物”。但是“格物”和“致知”仍停留在“穷理”的层面,真知的体认和推及还需要落实到“行”之中。本文通过梳理《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格物致知”思想,结合《朱子语类》分析其中的抽象义理与具体内涵,浅析朱子的“格物致知”与“知”“行”的关系。【关键词】 朱子;格物;致知;知行【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今古文创 2020年6期2020-09-10
- 试述宋代绘画中的“格物”精神
非常重视儒家的“格物”精神,这种精神在绘画中的应用使宋代绘画艺术登峰造极。本文分析“格物”精神在宋代出现的原因,及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绘画各个种类上的不同表现。关键词:格物致知;表现;影响;变化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50-01一、何为“格物”“格物”最早出于《礼记·大学》之中:“格物、致知……齐天下”;“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①,它在哲学层而是人们认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7-14
-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创新设计与应用思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亲自动手,深入理解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通过浅析初中物理实验的优势意义,以光学实验为例,给出了几点意见,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关键词:物理教学;搭建实验;格物;科学精神引言: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是初中物理不可或缺的一门学习内容,通过实验学习光的原理、折射、反射、傳播以及传播速度计算等等一系列光学知识,通过学习和实验探究光的各种特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应用到生活里。传统教学通常都是教师上面讲述教学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4期2020-05-11
- 从提升心灵能力到扩充真实知识
——朱子“致知格物”义涵新诠
0871)“致知格物”在朱子工夫论乃至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众所周知,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训解为“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1]4。由于“知识”“所知”和“物理”在后世渐渐形成固定词汇,用以指称经验知识和事物的属性、客观规律,所以论者多将朱子“致知格物”诠释为“研究、扩充经验知识”[2],甚至因此认为朱子偏离了儒家“尊德性”的基本精神①如牟宗三即认为,朱子致知格物说“将知识问题与成德问题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2-25
- 论朱子阳明“格物”之辨
475000)“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源于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中八条目。“格物”一词仅出现于《大学》开篇所论述的八条目段落中,后文再无“格物”概念的解释,也无任何先秦古籍论及“格物”义。自宋时《大学》成为官方科举考试必学书目,“格物致知”这一范畴也受儒家学者重视,其相关注释亦是甚多。明末刘宗周曾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1]刘宗周以降,又增加了很多不同的见解。自东汉郑玄始为“格物”作注,到宋儒朱子修订《大学》文本并为其章句作注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1-08
-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授则正式使用了人格物的概念,来命名并探究那些具有人格利益的特定物[3]。所以人格物是兼具人格和财产双重利益的特定物,对于它如何进行更好的保护是如今司法实践的当务之急。一、人格物的界定以及特征(一)人格物的界定关于人格物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早已存在,只是在法律上还没有对其概念进行系统梳理和阐释,博登海默说过:“法律概念作为工作性工具,为统一、一致地调整或处理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现象奠定了基础。”[4]501而若要成为一种新的法律概念,通常来自于一些现实案件的需要,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2019-12-30
- 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析论
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不同于朱子的格至事物之理,而是正其意念以归于正,因此,“穷理”在王阳明的理解中是指通过正自己的意念而存天理,“致知在格物”是在事物中落实自己的良知。基于此,其认为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无关身心的外在经验知识积累,其无法贯通自然知识和道德良心,即使朱子补充“敬”概念、作《格致补传》等举措在其看来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其支离工夫带来的弊端。其批评朱子析“心”、“理”为二,提出“心即理”的论断,并由此重新对“格物致知”等概念进行诠释,力图
西部学刊 2019年16期2019-12-25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要: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概念,可以作为语文文本教学对话的四个“向度”。格物,即探究文本之“言”;致知,即感知文本之“旨”;诚意,即探寻作者之“意”;正心,即建构读者之“心”。教师应在文本对话中关注言语作品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文本教学语文属性,因言察意,会意品言,言意兼得,最终实现立言以立人的终极哲学价值。关键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教学对话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28期2019-11-29
- “当代格物”
记·大学》有关于格物的记载:“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这句话谈及致知与格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下,受到的自身或者环境的局限性影响,观看不同,认知不同,表达也不同。文章通过对“当代格物”的阐述来说明数字时代的创作特征是新的观看方式所带来的,通过当下创作手法变化所带来的新视觉现象来分析时代语境下架上绘画创作的各种可能。关键词:格物;互联网;数码技术;形象;形式一、格物作为一种观看手段(一)格物的来源与绘画中的应用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2019-05-24
- 择物而格,格以择优
妮《大学》云:“格物以致知。”朱子曰:“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大道既得,那么究竟何为“格物”?我的理解是,所谓“格物”,做字面解释,便是 “择物体,究物理”。宇宙万物皆含理,我们在与一物一人一事接触的过程中,要努力探究蕴含其间的道理,这是求得为学为人之道的途径。但对于一张白纸来说,每一件事物都有着记录的价值。那么,在这个开始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进行选择。初“格物”时一看便知深浅的,第一个就要排除,因为它们没有更深一层的价值。但因为很多时候每件事物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8期2019-03-20
- 格其物致其知
“格物致知”最早见诸于曾子《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但是之后却从未对“格物”与“致知”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供参照,遂使“格
当代人 2018年12期2018-12-22
- 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
——兼与朱子之比较
230000)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修养功夫,尤其是宋明理学对格物问题做出了更加细致的探讨,在朱子看来,格物是《大学》最重要的部分,以致之后的宋明理学被格物致知学说所覆盖。但对格物论的探讨宋明理学并不是仅停留在认识论方面,而是侧重于道德与伦理方面。朱子之后的王阳明在其格物论中对道德实践和人格理想境界实现途径的研究对现在依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王阳明格物论的基础:心即理“格物”一词来自儒家经典《大学》一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1]。不过书
教学研究 2018年5期2018-11-30
- 论朱熹格物论视域中的“物”“理”与“知”
:在朱子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种以道德为进路的人生修养工夫。格物工夫的对象是生活世界中的切近之“物”,其前提与出发点是善端良知的“已知之理”。从内容上来看,格物之求其“所当然之则”是在具体情境中、始终围绕“本然”之道德倾向进行的道德认知与权衡,而求其“所以然之故”则是对“所当然之则”的反身体察与确信。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知至意诚”的道德自由境界。关键词:格物;致知;穷理;真知;儒学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
中州学刊 2018年7期2018-10-25
- “平语近人”观后有感
能力。【关键词】格物;变式【关键词】李翔(1983.09-),男,回族,湖北武汉人,武昌职业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最近一连十二天,每晚快到八时整,无论手头有何要事一律全部放下,毕恭毕敬的端坐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通过诵读习总书记语录,既实实在在的重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发思古之幽情明自身之得失。古人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校园英语·月末 2018年12期2018-07-04
- 两宋花鸟画与大学生审美教育
词:两宋花鸟画;格物;美学精神一、两宋花鸟画的艺术价值北宋画史评论家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论古今优劣所说到:“或问近代至艺,与古人何如。答曰;近代方古多不及。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进不及谷;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及近。”郭若虚多言非虚,两宋花鸟画确实是中国绘画史中难以逾越的高峰。两宋孕育了一批中国美术史中赫赫有名的花鸟画大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艺术高度无不令后世望尘莫及。无论当时山水画宗师李成、关仝、范宽的山水巨制,抑或者是徐黄“黄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2018-05-30
- 从“心”与“理”之争到“格物”之辩:朱陆之争与王湛之辩之比较
和工夫论糅合在“格物”的诠释中纠结在一起了。两次辩论之相同点在于:无论朱陆之争还是王湛之辩,都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关于“社会秩序维护与百姓教化方法”的探讨。从理学派与心学派两派间的争论,到心学派内部不同分支间的争论,从“理外心内”到“心与理糅合为一”,王湛之辩可以看作是朱陆之争的延续和深化。关键词:朱陆;王湛;心学;理学;格物朱陆之争与王湛之辩是分别发生在南宋和明代的两次学术争论,是宋明理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两个学术事件。表面上看,朱陆之争发生在
船山学刊 2018年1期2018-05-16
- 从苏轼茶诗看其豁达个性的由来
词】茶诗;豁达;格物;价值观;性格苏轼虽然才华冠世,却一生坎坷。从谈论新法的弊病惹怒王安石,被迫出京任职开始,此后,虽然有短暂的被“重用”,但总体说来却是不得志。他曾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他因“乌台诗案”受诬陷险些丧命,出狱后的被贬之地(任黄州团练副使);惠州是他59岁时的被贬之地;儋州是他63岁到66岁时的被贬之地。当他差点命丧“乌台诗案”,由知州贬为一个管理民兵组织的副官时,没有丝毫沮丧,写下了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办公室业务 2018年2期2018-03-26
- 简述“格物”的解释史
——以心物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510275)“格物”这一概念源出于《大学》。自西汉时期《大学》编入《礼记》并被确立为儒家官方经典之后,历代都有经学家和思想家对“格物”作出不同的解说。明末大儒刘蕺山已总结过:“格物之说,古今聚讼者有七十二家。”[1]显然,这意味着“格物”的内涵不会如其字面意思所表达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富含价值的思想史命题。因此,重提这一经典命题,从其自身的解释史出发,我们或可窥见其对宋明理学之学术品格和学术精神的塑造作用。通过与传统的深度对话,本文期望进一步厘清贯穿于宋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3-08
- “格物”之异
——王阳明与罗钦顺的论辩
顺平生专力于穷理格物之学,而力斥王守仁讲良知之非。”(《四库全书》本《整庵存稿》案语)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罗、王两人“议论相反”则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们就从格物问题上试窥其一斑。一、阳明格物学要义——“默坐澄心为学的”早年阳明曾一度信奉朱熹哲学,倾心于格物求理。十八岁那年他曾问学于吴与弼的弟子娄谅,“过广信,谒娄一斋谅,语格物之学,先生甚喜,以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也。后遍读考亭(朱熹)遗书,思诸儒谓众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年谱》)年轻气盛并急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2018-02-06
- 从居夷诗看王阳明龙场格物实践
晓蓉摘 要: “格物”是儒家自我修养的起点。王阳明在环境极端险恶的贵州龙场,通过自身经验而“大悟”,体悟到“心即理”,“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王阳明以成圣之志,动心忍性,格得万般“人情事变”,从王阳明居夷诗内容的前后变化可以探究其格物正心致中和的实践经历。关键词: 王阳明 居夷诗 格物 正心 成圣之志一、在动心忍性的实践中顿悟格物之旨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集立德、立功、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2018-01-22
- 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
872)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董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 100872)一、关于格物的定义比较(一)朱子对格物的定义朱子与阳明格物观的比较,首先要从定义入手。朱熹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1)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2)因此,朱熹的格具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至、到,另一个意思是尽、穷尽。格做至时讲,格物的物便指事,格物就是到事上去;格做尽讲时,物就是
黑龙江史志 2017年6期2017-08-23
- 简论对《大学》首句之理解
亲民;至于至善;格物;致知1 首章整体架构简述《大学》首章一共可分为九句话,首句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本章初始,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儒家在提出其理论之后也重视其方法论的功夫之学,第二、三句“知止而后有定……则近道矣”承接上文对于如何达到大学知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第四句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国治而后天下平”是八条目,最终,大学之道的明义和功夫都比较清晰的提了出来。第六、七、八、九句“自天
卷宗 2017年13期2017-07-19
- 古为今用的“格物”观念
了的古为今用的“格物”观念,解释了对伟大先人思想的探索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动态语境中。从而在艺术创作中学会对历史的借鉴,同时也能够适应现代审美的需要。【关键词】 山海经 古为今用 格物一、《山海经》的成书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释为核心,文化艺术的审美理念以三者为中心,呈现出了多种不同样式。儒家文化以“礼”文化为主要观念,强调现世的人格塑造和社会体制建设,《女史箴图》、《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等以人为主体认识社会自然,勾画理想的世界形象,
大经贸 2017年5期2017-06-19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论增加农民收入
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角度阐述其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格物致知”——分析农民收入的因素,“诚意正心”——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关键词:农民;格物;致知;增加收入引言近年來农业增速放缓,农民增收乏力,该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有9亿多的农民,在我国古代,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很有利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却变成了制约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巨大障碍。对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4期2017-05-19
- 阳明学的道问学开展途径
学; 道问学; 格物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7-5833(2017)05-0125-08就思想型态而言,宋明理学内部蕴涵主体修养(尊德性)与知识规范(道问学)的关系问题,存在着重主体与重知识两种进路。明代阳明学的兴起,标志着宋明理学实现从重知识规范到重主体修养的转向。这种转向在源头上是针对朱子学注重知识规范而导致的支离流弊;但是,阳明学对主体修养的注重并不意味着轻视和忽略知识规范,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囊括和扩展之。晚明蕺山学
社会科学 2017年5期2017-05-18
- 以《大学解》为例试析荻生徂徕的政论
生徂徕;大学解;格物;法先王;利民荻生徂徕在晚年曾经应德川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关于政治改革的咨询,写就《太平策》与《政谈》两篇政论文,分别从纲领到具体措施对德川幕府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其中涉及了停止大名参勤交代制度、從中下级武士中选拔人才等具体的改革条目,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徂徕的政治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帮助。①但是在这些具体的政治改革措施的背后,其实始终贯穿着徂徕以“先王之道”为宗旨的政治纲领。在徂徕看来,《大学》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将为政序列交代得清楚而周详,
船山学刊 2017年2期2017-04-21
- 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
266071)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黄涛周,马卫东(青岛大学 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基于人格物的特性,可将人格物分为团体人格物和个人人格物,针对不一样的人格物在适用继承制度时应有所区别。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人格物应坚持“一致决”原则,由所有具有人格利益的继承人进行管理和处分,且不发生善意取得的问题。当人格物侵权时,所有具有人格利益并主张继承的继承人应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且所受损失可以向最终确定的继承人追偿。人格物;团体人格物;个人人格物;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2-23
-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世间智的方法则是格物致知。【关键词】世间智;出世间智;明德;格物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儒家的仁义局限于世俗,没有超越性,他所倡导的是“不仁之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也看到了儒家仁义的狭隘性,甚至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就是仁,庄子说虎狼的行为体现了仁的精神,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说,这是对神圣的莫大亵渎。对于庄子的
商情 2016年43期2016-12-26
- 如何理解“格物”
魏礼芸如何理解“格物”文魏礼芸大学有“三纲八目”之说,“三纲”是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目”则是强调修养的八个条目,由近及远,依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上述八目中,排在最先的“格物”是指什么?这个问题向来争论不休,难以得到共识。最早的注解是东汉郑玄所提供的,他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这种解释的特色,是把“致知”放在“格物“前面
商业文化 2016年26期2016-11-04
- 重建“儒者之学”
词:补传;体用;格物;儒者之学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07-05一、朱子重建“儒者之学”的理论背景唐宋之际,儒学思想虽然依托经学余绪尚存,但其式微之势已成。面对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儒家思想必须摆脱其僵化的既有理论形态,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才能得以发展。唐末以来,包括儒林文士在内的有识之士,见之于现实文化环境,在包含经典文本和诠释方向上,开始愈加自觉地选择性凸显儒学中具有相关理论涵括力的部分。韩
中州学刊 2016年6期2016-07-04
- 蕅益智旭视界中的“格物致知”
益智旭视界中的“格物致知”黄世福(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合肥230022)《礼记·大学》提出“致知在格物”之说,汉宋诸儒提出了多种解释。澫益智旭站在佛教世界观的立场上,对儒学“格物致知”说进行了系统阐释,对格物、致知、致知与格物的辩证关系、格物致知之功效等理论问题进行诠释。作为出家人,智旭阐释儒学理论范畴之本义是为了介绍佛学,是藉儒说佛,会通儒佛。澫益智旭;格物致知;儒学;佛学澫益智旭(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幼时痴迷儒学,饱读儒书,著有
江淮论坛 2016年3期2016-06-04
- “格物”思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的启示
迷茫心理严重。“格物”是我国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更是儒家哲学重要的修养工夫。本文试图从“格物”思想中寻求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迷茫之道。关键词:格物;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34-01一、 格物本义不同时代的人对“格物”有着不同的解读,朱熹认为“格物”是“即物而穷其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视“格物”为“正心”;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则把“格物”看成“博取之象数,远证之古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2016-05-14
- 格物之“物”与“通彻无间”
——罗钦顺格物思想再考察
100871)格物之“物”与“通彻无间” ——罗钦顺格物思想再考察秦 晋 楠(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摘要:罗钦顺的格物说内容上一本程朱固有思想,他的核心目的或动力不在于修正程朱,而在于驳斥当时心学格物说之非。从工夫论的角度上讲,罗钦顺对阳明格物说的核心批评在于:阳明对格物的“物”理解错误。作为格物对象的所格之“物”从工夫的角度不应当是理之存主、被认取的理,而只能是理本身,这是逻辑上唯一的可能。罗钦顺以通彻无间训格,他所讲的通彻无间指境界,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2016-04-13
- 论熊十力对阳明心学的创新与发展
良知说、工夫论、格物论做了新的诠解和释读,以现代视角对阳明心学作了创新和发展,使现代新儒学实现了伦理与事功、德性与知性、内圣与外王的统一,达到修养心性与探究外物、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统一。关键词:熊十力;心;本体工夫;格物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奠基者,其心学与阳明心学紧密关联,学界对此有深入洞见,如杨国荣以宏观学术视野讨论了二者之关系,[1]P44-47王汝华从熊十力对阳明及其后学的评论以及王阳明的良知说、体用论、立志说对熊十力的影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2-14
- 格物者方雷
“格物致知原来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格物者的含义延到设计师,就是追求极致设计的人。”格物者,专注工业设计!我是格物者方雷,总结一下2014年,一个格物者深耕工业设计的一年。当年高考语文几近满分,但现在已经想不起上次提笔是什么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在感慨我们每天的忙碌,在感慨我们每天的奔波,在感慨我们创业的脚步。在创业路上的伙伴们,是不是和我一样,需要一个给自己的2014年的总结?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我们格物者的故事。格物者是我第二次创业,
中关村 2015年5期2015-06-08
- 格物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人生修身养性体悟天道人心,一切都要从格物肇始。不格物,就无法放下名利;不格物,就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格物,就无法真正放下。芸芸众生,很多人都是因为没有办法放下外物,甚至追求名闻利养,不断满足自己的贪欲物欲,最终欲壑难填,为物所困为物所累。当下,物质极大丰富,这是好的。能够满足人正常的衣食住行,这是物质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但,物,始终是外,不是内。物只能为人所用,万物不会为我所有。格物,就是让我们明心见性,通透物心和谐,物心一体的修行。
醒狮国学 2015年5期2015-05-30
- 格物·志:朱湘闽个展
日,朱湘闽个展“格物·志”于圣点空间成功开幕。朱湘闽早期的作品色调偏暗,人物造型比较规整,在寻找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色调和造型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并选择“气球”作为转换此种“能量”的符号元素。“格物”概含了任何生命体,包括生硬的日常物、一个简单的生活素、任何一个大脑皮层的跳跃,没有筛选,它笼阔包容万象变得更加真实和直接,抹杀了灰色的中间地带,相对的纯粹才会反馈出共通。时间在风隙中流过,被停下来的“志”,取得的是所有藝术的根源,它关乎了课题文字、关乎了所有
艺术财经 2015年4期2015-05-30
- 八目
八目“八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它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体系。
学语文 2015年2期2015-02-27
-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科学
把《大学》里的“格物”诠释为“即物穷理”,以为天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理”,这个理在天是阴阳五行,在人是“健顺”“五常”,格物就是通过分析各种事物,把握其中的理。民国时期,胡适认为,朱熹所谓格物,“含有科学的基础”,“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有趣的是,李时珍把自己上山采药的过程理解为格物的过程,他指出:“(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并且还说,“医者,贵在格物也。”笔者以为,这里对“格物”的理解,与胡适的理解有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12期2015-02-10
- 格物求真
程,写生的目的在格物与求真。文章试图通过对格物与求真的概念的分析和梳理,阐述作者对山水画写生的认识。关键词:格物 求真 写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无法离开自然而生存,中国人更将融入自然作为自我修持的一个载体。山水画萌芽于晋代,在宋代成熟,历千余年而不衰,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正是基于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传统山水画是中国人追求理想思想境界和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所谓“诗意的栖居”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因而成为人们实现理想生存环境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科
艺术研究 2014年3期2014-08-29
- 折衷朱王 去短合长
——高攀龙格物思想平议
一。景逸论学特重格物,四库馆臣谓“其学以格物为先”(《高子遗书》提要)。景逸《论学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学必由格物而入”(《高子遗书》卷三,明崇祯五年刻本,第12页,以下简称《遗书》)。除了工夫次第上格物为先的意涵之外,景逸更强调为学当以格物为本,格物乃是入道之要枢,故云:“物有本末一节,最为吃紧。先后二字,示人入道之窍。失了先着便不可入道,先着即在格物。”(《遗书》卷八上,第13页)又说:“无工夫则为私欲牵引于外,有工夫则为意念束缚于中,故须物格知至,诚
江海学刊 2014年5期2014-04-17
- 析《周易时论合编》“时”的形上学意义
最后,他还利用“格物”说表达了本体和认知统一的思想,实现了本体之“时”和价值之“时”的沟通。关键词:时;中五;中统有无;格物中图分类号:B248.99;B24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10)02-0071-07方孔熠(1591-1655),字潜夫,号仁植,为桐城方氏易学的集大成者。方氏易学在其先驱方学渐、方大镇时以义理为主,自方孔熠始则吸收了象数方面的内容,实现了象数和义理的结合,《周易时论合编》(以下简称《时论》)便是其思想
周易研究 2010年2期2010-01-10
- 格物致知曾国藩
张世旺“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大家,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