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人生修身养性体悟天道人心,一切都要从格物肇始。不格物,就无法放下名利;不格物,就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格物,就无法真正放下。芸芸众生,很多人都是因为没有办法放下外物,甚至追求名闻利养,不断满足自己的贪欲物欲,最终欲壑难填,为物所困为物所累。当下,物质极大丰富,这是好的。能够满足人正常的衣食住行,这是物质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但,物,始终是外,不是内。物只能为人所用,万物不会为我所有。格物,就是让我们明心见性,通透物心和谐,物心一体的修行。
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山中藏古寺,门外尽劳人。”人们忙忙碌碌多为名利而忙,有的人甚至奉“人為财死鸟为食亡”为人生圭臬。重物的人,把外在的一切看得很重,患得患失,重名重利重权,为了私利可以不择手段。和珅重物,贪婪10亿两白银以上(相当于清政府15年国库收入),结局是一条白绫人生50岁自缢身亡,和珅一倒喂饱嘉庆。“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和珅在狱中死前所作诗)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离开官场瞬间丢下的这句话,是格物的人生境界。轻物者,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安贫乐道。轻物者,惜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只有真正的格物,才是慧命的开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理——格物之因;修行——格物之事;修心——格物之果。修身者,安身立命谋道不谋食。修身者,才可以治国平天下。